速看|石嘴山警營,這些「糧草官」們!

2020-04-09   石嘴山公安

俗話說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物資供應保障歷來都是應急的重頭戲


2020年,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個冬天顯得格外不平凡,面對這場突發的災難,石嘴山市公安警務保障部門的民警輔警們迅速集結,默默耕耘在後勤保障戰線,全力做好抗「疫」保障工作,為奮戰一線民警輔警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在這場戰「疫」中,逆流而上、奮戰一線人們應當被銘記,而那些默默耕耘在後方保障疫線的同志們也不應忘卻,他們都是抗擊疫情最勇敢的「逆行者」讓我們記住這些名字


石嘴山市公安局警務保障處

戰役路上的「糧草官」


警務保障處處長 吳占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在石嘴山市公安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公安2421民警輔警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晝夜堅守、不眠不休,連續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對全市公安機關和廣大民警輔警的疫情防控保障任務異常艱巨、責任十分重大,石嘴山市公安局警務保障處處長吳占雲率警務保障處全體同志勇挑重擔、爭分奪秒、多方協調、廣開渠道、連軸運轉,全力開展疫情防控保障工作,以實際行動時刻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


疫情不滅,警保不撤。為切實做好全市公安機關疫情防控防護物資和後勤保障工作,他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市和市局黨委關於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團結帶領全處同志始終保持最高站位、最高標準、最嚴作風,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警保戰中。


面對異常艱巨的保障任務和巨大的防護物資需求,1月23日以來,他不分晝夜,帶領大家全力協調各方貨源、爭取多方支持,先後組織全處民警輔警赴多地,採購急需使用的防護口罩、防護手套、測溫儀、84消毒液等防護物資,並努力對接公安廳、市防疫指揮部及相關職能部門爭資調物及社會各界捐贈等方式,第一時間發送到一線民警輔警手中。


在他的帶領下,警務保障處共籌措到防護口罩113691餘只、防護眼鏡1673副、防護手套11939副、防護服1232件、測溫儀116個、消毒液4929升、鞋套250副。


同時,警務保障處根據一線民輔警使用需求和防護需要,合理分配、優先發放,及時為奮戰一線的民警輔警提供了有效的防護物資保障。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警保部門不僅要充分保障一線防護物資,還要堅決做好公安機關內部防控和後勤伙食保障。他第一時間組織警保人員對各類消毒物資的使用規範進行集中培訓、部署具體工作、提出細節要求。

啟動餐廳分餐工作方式,在確保不扎堆、不聚集的前提下,為單身民警協勤、值班備勤人員提供盒飯便餐。


同時開啟餐廳零售點售賣油餅、饅頭、花捲等方便食品,儘可能為機關人員提供便利。組織戰時慰問、解決民警的「頭等大事」。防控任務依然嚴峻,任重而道遠,吳占雲的工作仍在繼續……


疫情防護一線的普通「一兵」

警務保障處副處長 馬罡平

「口罩、手套、消毒液等防疫物資還準備的不夠充足,怎麼辦?執勤的民警需要裝備,不能坐等著區廳配發啊!」 馬罡平感嘆後立刻行動起來。


從1月23日到24日,他一直連軸轉地打電話跑藥店,聯繫醫藥公司,結婚13年一直與妻子分隔兩地的他沒和家人吃上一頓團圓飯。


當時,藥店裡已買不到這些防疫物資了。他多方打聽,發動各方關係,終於聯繫到民安醫藥公司。


在防疫初期,為市局及分縣局採購了2000隻口罩、50公斤消毒液、70個額溫儀等防疫物資,並在第一時間配發到了各分縣局,緩解疫情初期防疫物資緊缺的燃眉之急。


從1月28日起,他又奮戰在執勤卡點。24小時三人輪換執勤,執勤後,他又急忙轉回市局處理公務,連著一個多月都沒法回過家。


2月3日,他的岳父因肺部感染,心臟病復發住院。此時正逢全市公共運輸停運,妻子只得每天騎行二十多公里,往返於家中和醫院之間。但談及丈夫,妻子卻善解人意地說:「知道他忙,單位離不開,家裡的事我自己能克服。」


正是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他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對家庭,他做的很不夠。可是對工作,他一直投入無限的熱情。這正是一名有著16年警齡的老黨員,用心在詮釋對黨和事業的忠誠。


雙警伉儷攜手戰「疫」

警務保障處副處長 張洪娟

市局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以來,張洪娟主要負責採購防護物資,積極對接公安廳保障部門,聯繫市級相關部門企業,整合力量調撥採購防護物資。其丈夫郭志力是平羅縣公安局交巡警大隊大隊長,主要負責協調平羅縣內8個卡點人員配備、卡點的設置和交通設施配備。

自抗「疫」以來,夫妻倆堅守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中,認真負責,始終以模範帶頭先鋒作用引領隊伍,完成上級安排的各項任務,期間,夫妻倆全天候堅守崗位,未曾休息過一天「舍小家,為大家」。


1月23日,張洪娟本準備下班後帶著兒子跟丈夫去平羅的公婆家團聚,卻接到單位要求返崗的通知,為此張洪娟夫婦二人忍痛將年幼的兒子交給公婆,迅速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崗位當中。


「小兒子剛兩歲多,長這麼大第一次分開這麼久,已經12天沒見過兒子了,每天撕心裂肺的哭著找媽媽,而我只能通過視頻哄哄他,大兒子一直是班裡的三好學生,假期沒時間輔導作業,成績下滑到20多名....」說到孩子張洪娟哽咽了。


大武口公安分局保障室


危難之處顯身手的「全能」民警

警務保障處民警 甄志瑞

疫情防控特殊時期,車輛、電梯、電腦等維保商都關店歇業,而分局一百餘台車輛和幾百台電腦和印表機都在不停地連軸轉,「頭疼腦熱」就成了它們的「常患病」。

為了讓車輛、電腦等正常運轉,不給抗「疫」工作設置障礙,保障室民警甄志瑞主動當起了「維修工」。每天利用給卡點送三餐的間隙,趕緊修理這些不能工作的車輛和電腦、印表機。經他的「妙手」,一些小毛病很快解決。久而久之,他的這項「技能」被廣為人知,設備一出問題就直接打電話找他,雖然很累,但他卻很快樂。為此,戰友們盛讚他為「全能」民警。


他常說:「一線的人在戰鬥後方的人也在戰鬥,方式不同而已."


惠農公安分局保障室

衝鋒在前的「糧草官」

警務保障室主任 周 寧

當市局向各分局下達緊急採購防疫物資的要求時,周寧被任命為惠農分局保障室主任還不足一月。

但作為惠農分局的「糧草官」和後方的「最後一道防線」,他沒有絲毫猶豫,始終衝鋒在前,加班加點採購、配發抗疫裝備物資。

他深知自己採購運送的每一件裝備物資都是一線戰友們與疫情廝殺的「鎧甲」,讓「糧草」與「兵馬」同行,努力做到戰「疫」推進到哪裡,警保服務工作就跟進到哪裡。


1月25日,全區已經進行下發防疫管理規定,多家醫藥公司出現口罩等防疫物資供給不足的情況。


周寧果斷出擊,與外地的醫藥公司聯繫,千方百計地用最快速度採購一次性醫用防護口罩、酒精、消毒液等各類防疫物資,以確保抗擊疫情第一線的公安民警輔警的健康安全。


隨著疫情形勢愈發嚴峻,分局大量民輔警相繼投入到一線的防疫工作中。現有的防疫物資已遠遠不能夠滿足防疫工作的需要。

於是,他積極聯繫全國各地的醫藥公司,採取網絡預約的方法,想方設法採購一線所需的防疫物資。

在周寧的不懈努力努力下,共籌集防控裝備一次性口罩820個,手套550雙,護目鏡400個,紅外測溫槍10個,84消毒液200公斤,95度醫用酒精100公斤。這些疫情防控防護物資第一時間全部分發到防疫一線,為防疫一線的民警輔警的健康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護。

「作為防疫工作中的保障人員,作為惠農區局全體民警的後盾,我和全體保障室的戰友們會盡我們最大的能力,最大程度的保障一線防疫的民警輔警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周寧堅定的說。


平羅縣公安局警保室

牢記使命顯擔當的「後勤兵」


警務保障室民警 丁月善


「口罩8000個,消毒液500公斤,噴霧器15個,防護服40套,交警多功能服100件,醫用手套500副,手套100副,防毒面具3套。」這是54歲的平羅縣局警保室民警丁月善每日奔波後採購到的防護物資。

有著22年警齡的他,自疫情防控阻擊戰開展以來,全力以赴投身於全局疫情防控保障工作中,無論事情再多、再忙、再累,他從不抱怨,迅速將以上物資採購回來,並全部配發至一線執法執勤民警和窗口服務人員,實現了各方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力量聯動作用發揮最大化,為在一線衝鋒陷陣的民警建起一道「防護牆」,彰顯了「後勤兵」在疫情防控中的一種使命擔當。


交警分局防控辦公室

奮戰在「保供攻堅戰」一線的女警

防控辦公室民警 鄒 潔

「口罩有貨了!那太好了,謝謝!」 接到電話的鄒潔興奮的叫了起來,這是比任何一句新春祝語都讓她感到欣慰的電話回復。

自接到分局的調令,放下剛一歲的兒子就從老家海原奔赴到了新的工作崗位。此時,防疫物資短缺的信息從各個一線執勤卡點彙集而來。

沒有防疫物資,就等於士兵沒有子彈上戰場!作為分局疫情防控辦公室一員的鄒潔,自此就以單位為家,打響了與時間賽跑的「保供攻堅戰」。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尋找廠家供應商;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關係,向朋友圈、同學群求助。一個一個電話的打過去,一家一家廠商的詢購……無論白天夜晚,總要煲很長時間的「電話粥」。聽到電話那頭一聲聲「沒有」的回答,她從未放棄,繼續聯繫下一個。想到奮戰在一線的戰友們一個口罩戴十多天,洗了曬乾噴些酒精繼續戴,她告訴自己:「只要能打贏這場戰『疫』,只要能多爭取些口罩,嘴皮磨爛了、手機打爆了也值得。」


經過多渠道全方位籌措,終於有了「糧草」,可由於疫情嚴重物流滯後,無法在短時間內到位,她毫不猶豫和同事連夜奔赴鹽池、寧東、內蒙等地採購防護口罩7500個、防護服215套、防護手套2200副、護目鏡100副、消毒液120瓶、紅外線體溫檢測槍18支和噴霧器12個,並及將這些「糧草」分發到抗戰在一線的戰友們手中,看著他們戴上新的口罩,鄒潔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了。


他們只是

抗疫前線眾多「戰士」中的一個縮影

還有許多像他們一樣舍小家

顧大家的奮勇向前的人民警察


他們

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

用實際行動展現出人民

警察的責任擔當和忠誠盡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