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4435 字 17 圖 預計閱讀時間: 12 分鐘
「三生有幸,肆不可擋」,9月22日,杭商大學三期精英董事長班畢業典禮暨四期精英董事長班開學典禮順利舉行。
藍色燈光烘托下,電子螢幕以一本書的形象呈現眼前。頒證、授獎、發言……一個個環節有序進行,這本「書」一頁頁翻轉,呈現出杭商大學無數個精彩故事。
有個篇章叫傳承。當三期精董班學員代表沈芸向四期精董班學員代表何珊遞過杭商大學校旗時,台下掌聲不斷。這樣的傳遞從一期到四期,已成為220多名成長型企業家凝聚為大集體的一個象徵。
有個篇章叫拓新。典禮舉行新校董、導師聘任儀式,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中南集團董事局主席吳建榮、萬事利集團董事局主席屠紅燕擔任杭商大學校董,浙江省中小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蔡章生、每日互動CEO方毅、靜博士美業集團董事長祝愉勤等擔任杭商大學導師。未來,「最強智庫」的陣容將繼續擴大,能級將持續提升。
有個篇章叫創新。杭商大學校董、鴻雁電器總裁王米成擔任杭商大學四期班班主任,與同學們深度連結,共同學習。今年,杭商大學和求橙商學院、浙江省中小企業協會達成合作,整合資源、共同賦能。
有個篇章叫堅守。三期精董班向校方贈送一份禮物——龍泉首席技師、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周唐強的作品梅·君子劍。劍身刻有「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一詩,創意源自杭商大學校訓「以成器為形,磨礪自我;以知道為本,迎風破局」。
在杭州城北,一個由老底子重機廠經過工業遺存的保護、開發、利用而形成的「新天地」,杭商大學以一場典禮的形式詮釋傳承與創新,講述在新時代奮鬥者的故事,展示老牌媒體的初心。
事實上,三年多來,杭商大學始終堅守「培育明星企業家,共創杭商共同體」的初心,打造浙江省最具活力的成長型企業家學習交流和資源整合平台的定力,自我革新、多維突破、快速成長。
杭商大學不是投資人,而是投資「人」。對杭商大學而言,每一位學員正是杭州澎湃經濟里的一顆種子。他們將在杭州這片創業沃土之中,在杭商大學的全面陪伴之中,向下紮根、向上生長,成為明日之星。
校長宗慶後開講:
當代民營企業家該做什麼?
在熱烈掌聲中,杭商大學校長、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步入會場,向同學們揮手致意……對每一位「杭商大學人」而言,這位杭商傳奇人物、實體經濟堅守者的出現,都為自己的下一段全新征程增添了某種力量。
一雙黑色布鞋,仍是他的「標配」。雖然工作繁忙,但每次杭商大學開學、畢業典禮,宗校長定會抽出時間參與、見證,給予年輕企業家鼓勵、支持。
現場,宗校長不僅為三期班同學頒髮結業證書,更是發表主題演講,圍繞「當代民營企業家該做什麼」分享觀點。
談實體經濟發展
「我認為實體經濟是創造財富的經濟,習總書記亦講過,無論經濟發展到什麼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宗慶後說,雖然實體經濟幹起來比較累、利潤比較薄,但它是強國之本,對企業家個人而言也是一個穩定的基業,「我們企業家要沉下心來搞實業,讓自己有一個穩固的事業,同時為國做貢獻。」
宗慶後說,要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我們有14億人口的大市場,如果我們每個人每年增加一萬元的消費,即增加14萬億。」
談實體經濟轉型
宗慶後分享了娃哈哈的轉型,從安全轉向健康以及智能製造與數字化。他說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發展,人們對健康類的需求更加旺盛了。國家制定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重點發展大健康產業,這是今後重點發展的方向。對此,娃哈哈招聘了大量人才,組織了生物工程研究所。
「我認為數字化與智能製造是相互關聯的一件事,數字化是一個新的技術手段,我們製造業可以利用數字化來提高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宗慶後介紹,娃哈哈很早就完成了兩化融合工作,整個公司已經完成了全流程的信息系統管理,在智能製造方面還開發了自己使用的機器人,目前正在開發自動裝卸車及無人倉庫的項目。
談民營企業家擔當
「我們是改革開放第一批富起來的人,是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給我們施展才能的舞台,是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才改變了我們的人生,我們要飲水思源,學會感恩。先富起來的人,要幫助尚未富起來的人富起來。」宗慶後說。
他認為,企業家要不斷提高員工的收入,讓員工享受企業發展成果,讓員工獲得幸福的生活。同時,企業家要不斷投資,創造就業機會,用產業扶貧,讓大家都過上幸福的生活。「先富幫後富,促進共同富裕,企業家才會受到尊重。」宗慶後說。
「當我35歲時」
杭商大學校董、導師圓桌論選擇與人生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從「而立」到「不惑」,會是一段怎樣的經歷?有人說是中年危機期,也有人說是畢生黃金期。
「三生有幸 肆不可當」典禮上,杭商大學特別邀請了浙江華日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勵君、浙江萬達旅業副董事長劉蒙松、原杭州市科技局局長樓健人、靜博士美業集團董事長祝愉勤等校董、導師,分享「35歲的故事」。
浙江華日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勵君:
35歲,我和華日跳到河裡「摸石頭」
我35歲時,剛好是華日的35年前,那時華日剛成立。當時是計劃經濟,人才不流動,沒有「民營企業」之說,只有「摸著石頭過河」一句話。我們跳到河裡開始「摸石頭」,最終鍛鍊了我們這一輩人艱苦創業的意志。這個「艱苦」不是辦企業難,不是資金問題,不是場地問題,而是一種信念。華日是憑著這種信念打破瓶頸,一步一步走下來的。
現在環境非常好,年輕人趕上了一個很好的時代。辦企業初衷是改變命運,這是第一原始的初衷;辦企業,生活也好起來了,這是第二原始想法。現在政府鼓勵辦企業,企業辦成功了,年輕人能獲得榮譽;沒有場地,積極為他們創造環境;沒有資金,有基金、風投進來;所以大家要充滿信心。
浙江萬達旅業副董事長劉蒙松:
35歲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我今年60歲,41年只做了一件事——做旅行社。35歲那一年,我從專門接待服務安排的功能崗位上,轉到了企業運營的崗位上。到了2003年,我和我的團隊一起創立光大旅遊品牌,創辦光大旅行社。
正是35歲時給了我這樣的機會,使我積累了經驗,在創辦光大旅行社時有底氣、有自信。我們從零開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一直走到了全國領先的地位。
35歲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那個時段,人的心智已經完全成熟了,思維最為活躍,對於建功立業具有最大的激情、衝動、渴望。這時候思路最為開闊,思如泉湧。35歲的我認識到一個觀念:每一天都要做最好的自己,積小勝成大勝,不以利小而不為,不以害小而為之,一步步積累,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自己已經往前了很大一段路程。
靜博士美業集團董事長祝愉勤:
35歲,選擇比努力重要
35歲剛剛告別青春,即將進入中年。青春時期,我們別無選擇。但35歲以後,我們擁有了最重要的權利——選擇的權利,接下來的人生是選擇奮鬥還是繼續游離呢?
2005年,我正好35歲,在媒體單位從記者到編輯、到新聞部主任、到經濟專刊中心的主任,一干就是十三年。事業風生水起,但由於壓力大臉上長滿了痘痘。有次買蘋果挑剔說「蘋果怎麼這麼坑坑窪窪」,賣蘋果的大媽說「只允許你的臉坑坑窪窪,不允許我的蘋果坑坑窪窪嗎」。我很生氣,就這樣一次偶然的機會,決定開一家美容店。
有偶然也有必然,我選擇的人生下半場是努力不是安逸。現在回頭想,如果沒有那時候的選擇,就沒有靜博士的今天。
35歲,選擇比努力重要。
原杭州市科技局局長樓健人:
杭商大學就是交流平台
為什麼我喜歡到杭商大學來呢?我做過手工業、輕工業、重化工業,但我最遺憾的是沒有做過企業。和大家在一起,就想沾一點企業家的光。
沒有到科委前,我們幾個朋友回國後也想辦公司。我們去了高新區的創業服務中心,被問有沒有人擁有科技證。那時辦公司需要我們7個人的身份證,還要一個人擁有會計證,我們嫌麻煩就不辦企業了。2000年,我到科委就寫了一份文件鼓勵創新創業。說實話,那時候的創業沒有今天這麼好,現在有孵化器、天使基金、政府引導基金等,政府做了相當多的工作。
杭商大學把我們連結進來,我們可以分享政府對創業扶持的政策等信息。杭商大學就是交流的平台,未來信息就是最有價值的。
三生有幸 留戀不舍
三期精董班的最後一課:一場總結,一段表白
「對每個人尤其是企業家來說,踏錯節點是致命的,一旦錯了企業必然損失慘重,直接關乎生死。」9月21日,浙江省中小微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蔡章生來到杭商大學的課堂,為三期精董班同學帶來學年最後一課。
長期在省政府經濟部門工作,從事經濟、企業研究長達35年的蔡章生,建議企業家要找准自己的定位。「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以全球化眼光來制定企業未來戰略;其次,要用創新驅動傳統產業,任何時代傳統製造實體都是經濟發展的基石;第三,產業轉型升級需要金融資本助力,要加強與優勢金融資本的聯合;最後,企業家要及時把握投資趨勢和未來。」蔡章生說。
最後一課,來自外界,更來自自己。在年度總結會上,大家分享了杭商大學一年學習的故事和心情。那些縱情歡樂的時光和頭腦風暴的課堂,在這裡以回憶的形式展開,湧現出感動。
「凡是說到『最後』,大家都充滿留念和不舍,但相信後面會更好。因為杭商大學『畢業不離校,永遠是一家』。」三期精董班學員、浙江方舟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潘衛民最先動情分享了和杭商大學從「初識」到「了解」再到「認定」的故事,台下掌聲不斷。之後,張鋼、朱軍華、白國柱等同學代表也都上台表達了對校方的感謝和對同學的留戀。
肆不可擋 別開生面
四期精董班的首次集結:一場遊戲,一次啟航
「這麼多年沒上過課,怕遲到,早上設了三個鬧鐘。」「自駕路上,準時到達!」「打卡簽到。」……9月21日一早,杭商大學四期精董班微信群里熱鬧開了。
這是「見網友」的一天——杭商大學四期精董班完成集結,首次以一個集體的形式進行戶外拓展。
「小組破冰」「麻將江湖」「極速60秒」……在一項項趣味十足的遊戲中,大家很快熟悉起來。事實上,這些看似簡單的遊戲都來自校方的精心設計。比如,「麻將江湖」需互相配合完成,考驗每支初建團隊的協作和思考能力,數字推理遊戲「極速60秒」,則教會大家看全局以及學會共享信息。
如果說戶外拓展讓大家成為了同學,那麼第二天「杭商求橙,星球際遇」的主題破冰課程則讓大家對彼此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通過星球介紹、星球冥想、星球挑戰等環節,考驗著企業家時間掌握和語言組織的能力,也讓企業家學會吸納多種意見、提供多元思路。
「帶著感冒堅持了兩天的活動,辛苦但獲益良多,接觸到很多睿智的老師、朋友,相信一年後的我會有很大不一樣。」活動結束後,杭州鑫橋會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四期班學員江英留下這樣一條朋友圈。
這是杭商大學四期精董班的一個開始。未來一年,他們將在學習中收穫提升、收穫友情。
杭商大學第四期精英董事長班正在招生!
杭州日報主辦,宗慶後任校長,為優秀的你連結一個千億級朋友圈
聯繫我們——
杭商大學辦公中心:
杭州市體育場路218號杭州日報新聞大廈4樓
聯繫人:姚老師
聯繫電話:13516803339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編:310041
報名途徑:撥打電話/直接在」天下杭商「公眾號留下您的電話
(了解課程安排等更多杭商大學招生信息,詳見原文連結)
掃描二維碼瀏覽招生手冊H5版
作者 | 蔡楊洋、張麗華、趙君芳、黃宇翔、丁姿伊、敖煜華、吳宛青
圖文編輯 | 徐晟哲
杭州日報財經新聞中心誠意出品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往期連結
「飛天」效應
萬事利的全球首款人工智慧主題絲巾來了!
首屆中國(杭州)國際美食博覽會開幕啦!
三生有幸!四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