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2880 字 5 圖 預計閱讀時間:8 分鐘
今年以來,面對世界經濟運行風險和不確定性的上升、中美經貿摩擦帶來的一系列新挑戰,無數杭州民企主動作為、攻關轉型、實幹奮進,為杭州「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打下堅實經濟樁基。
「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
為了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切實增強企業的信心和獲得感,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做出了積極動員:在企業有需求、群眾有期盼、社會有共識的高頻事項上率先突破,讓廣大群眾和企業得到更多實惠。
服務永無止境,常做常新。步入2019年以來,杭州聚焦「干好一一六、當好排頭兵」,深入開展「走親連心」服務企業活動,努力為企業排憂解難,讓企業「輕裝上陣」。截至8月底, 杭州各單位近4600個調研小組、5萬餘名機關幹部,走訪服務企業8萬餘次,對前期走訪企業收集的9000多個問題進行梳理,已經辦結問題近8500個。
1
精準獻良策
力促惠企舉措落實到位
6月底,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了一份政策「大禮包」,讓企業負責人驚喜又意外,「被列入享受優惠政策的企業名單後,今年我們能節省成本近600萬餘元。」這樣的結果,得益於市發改委開展「走親連心」服務企業活動的一次深入調研。
市發改委在巨星科技調研時發現,根據今年杭州發布《關於貫徹落實穩企業穩增長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政策舉措的通知》,巨星科技符合「可以享受按企業及職工應繳納的6個月社會保險費的50%予以返還」的政策優惠,市發改委調研組第一時間協助企業走完申請流程、提交相應材料,為企業了解政策、節省成本提供了有效幫助。
這是杭州積極推動政策落地見效的服務實踐,這也是杭州以政策助企惠企的生動縮影。為了營造親商、安商、扶商氛圍,杭州精心烹制一道道「政策大餐」,為企業送需求、送溫暖,讓民營經濟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2018年11月,杭州正式出台關於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為進一步優化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提供政策指導;在稅費負擔、運營融資等重點領域,杭州率先突破,將各項減輕稅費政策及省新一輪35條減負惠企政策落到實處。
與此同時,各區縣還提出一系列極具特色的配套政策,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存在的困難。拱墅區陸續出台了「民營經濟20條」「大樹計劃」「小巨人計劃」「旭日計劃2.0」等企業扶持政策,今年5月,拱墅區還在全市首推科技助貸金政策,首期助貸規模達到兩億元;上城區推出了優化營商環境的「十條新政」,包括推動企業技術改造、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強化人才引育留用等內容,全方位幫助企業破解發展難題;西湖區著力實施「雙創」戰略,相繼制定出台了雙創「20條政策」及6個配套意見,在推動數字經濟、生物科技等產業發展上持續發力。
2
當好貼心人
為企業發展營造更優環境
企業經營遇到難題該向哪個部門尋求幫助?怎樣才能提高溝通效率?
6月3日,全省首個「網際網路+企業服務」平台——「親企寶」直通車啟動上線,這個由阿里釘釘與建德市合作開發的「企呼我應」快速通道一經亮相,便贏得了很多企業的點贊支持。從操作流程上看,企業如果在經營中遇到問題,通過釘釘進入「親企寶」提報問題需求後,相關部門會在線「接單」,企業可以足不出戶、在線獲得相應服務。
一次次的走親連心,連接著企業和政府,也鐫刻著二者並肩前行、共同譜寫城市繁榮華章的暖心故事。自開展「走親連心」服務企業活動以來,杭州始終堅持一流施工隊的標準,不斷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全力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
杭州稅務推動「最多跑一次」事項「移動辦」「掌上辦」,積極打造移動辦稅和電子稅務局,智能客服機器人「稅小蜜」實現諮詢回復準確率達98.96%,讓稅務服務更貼心;市經信局聚焦產業政策解讀、數字化對接改造等方面,今年累計舉辦69場主題服務活動,累計服務企業5000家;為進一步提升企業辦事效率,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配套引入了浙江省醫療器械審評中心、浙江智慧財產權交易中心、智慧財產權管理服務中心等政府服務機構,以優質服務孕育出蓬勃的「雙創」生態。
用心用情的服務,結出了滿枝創業創新的碩果。2019年1—7月,杭州新設各類市場主體共188225戶,同比增長45.81%;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上,杭州已經連續17次蟬聯全國城市第一。
「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營經濟,像善待親人一樣善待民營企業。」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如是說。通過「走親連心」服務企業活動,杭州已經將愛護民企的思想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走出了一條守正篤實、久久為功的惠企助企之路。
3
架起連心橋
全方位賦能企業做大做強
唯有動能強勁,企業才能行穩致遠。今年以來,杭州積極搭建平台、營造環境、深化服務,為企業做了更多「雪中送炭」的事,讓企業能夠心無旁騖、勇毅前行。
破痛點、通渠道,以金融服務助力企業茁壯成長。今年5月,由市發改委牽頭修訂的《杭州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出台,將引導基金的規模從原先的10億元增加到30億元,大力推動資金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初創企業成長。截至2019年6月,市創投引導基金累計投資514家民營企業,投資額共54.81億元,杭州的「金融力量」已經逐漸轉化為企業開拓市場、茁壯成長的「春風雨露」。
解難題、促發展,以有效扶持賦能企業轉型升級。臨安區把「實施企業技術攻關模式改革」作為今年政府十大改革項目之一,累計收集180多個技術難題,並通過產學研合作對接會等形式提出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創新扶持,助力企業突破技術難關;上城區加大「1211」引才計劃扶持力度,對符合標準的人才,按類別分別給予60萬元至100萬元的購房補貼或每月1500元的租房補貼,讓人才持續賦能企業發展。
減稅費、降成本,以貼心關愛為企業送上「減負禮包」。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計新增減稅降費311.94億元,企業可以用節省下的成本投入到產品研發、技術創新等環節中去;市發改委積極出台清費減負政策,在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降低企業用能成本、清理規範中介服務收費等方面狠下功夫,為實體經濟帶來諸多利好。
信心有了,動力足了,勢頭更強了!在杭州這片「雙創」沃土上,平均每天誕生602個市場主體、109個有效發明專利……一個個充滿誠意的「關懷禮包」不斷疊加,持續激活民營經濟的「一池春水」,讓杭州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步伐越來越快。
杭商大學第四期精英董事長班正在招生!
杭州日報主辦,宗慶後任校長,為優秀的你連結一個千億級朋友圈
聯繫我們——
杭商大學辦公中心:
杭州市體育場路218號杭州日報新聞大廈4樓
聯繫人:姚老師
聯繫電話:13516803339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編:310041
報名途徑:撥打電話/直接在」天下杭商「公眾號留下您的電話
(了解課程安排等更多杭商大學招生信息,詳見原文連結)
掃描二維碼瀏覽招生手冊H5版
作者 | 劉金洋
圖文編輯 | 劉金洋 徐晟哲
杭州日報財經新聞中心誠意出品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往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