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站得高才能看的遠

其術也,用之於天下,必量天下而與之;用之於國,必量國而與之;用之於家,必量家而與之;用之於身,必量身材能氣勢而與之。大小進退,其用一也。必先謀慮計定,而後行之以飛箝之術。(鬼谷子原文)

如果把這種「忤合」之術運用到天下,就必然要從全天下的形勢方面權衡,然後總攬全局;如果把這種「忤合」之術運用於國家,就必然要分析這個國家的情況,然後再根據實際來運用;如果把這種「忤合」之術用到某個家族,就必然要衡量這個家族的狀況,然後靈活決定對策;如果把這種「忤合」之術運用到某個人身上,就必然要對此人的才能氣勢考察一番,再量才而用。總之,無論把這種「忤合」之術用在大的範圍,還是用在小的範圍,其功用都是相同的。在做事情前要先進行分析,然後再實行「飛箝」之術。

鬼谷子所言:「用之於天下,必量天下而與之;用之於國,必量國而與之;用之於家,必量家而與之;用之於身,必量身材能氣勢而與之。」在某種程度上蘊涵的正是「站得高,看得遠」的哲理。

有一句話說:「眼光決定前進的距離,世界上最貧窮的人不是身無分文的乞丐,而是目光短淺的人。」鼠目寸光說的就是一個人目光短淺,永遠看不到廣闊的天空,當然他就只能固定在這個位置無法向前超越。

有人總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時,出生時沒有顯赫的身世作陪襯,沒有貴人相助,看樣子自己的一生只能這樣過了。若是這樣想,那麼他肯定是庸庸碌碌地過一生,即使機遇在他的面前他也把握不住。

而偉人之所以被稱為偉人,不是因為地位有多高、權力有多大,而是因為他不滿足於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高瞻遠矚,把目光定格在更高的一層,沿著那個方向矢志不渝地奮鬥。是遠大目光決定了他們前進的方向。

當陳勝為人傭耕時,他悲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試想,假若當初他沒有把目光投向高處,沒有給自己定下遠大目標,何以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成為一代英雄豪傑。

「站得高,看得遠」是萬古不變的真理。位置的高低不是關鍵,關鍵看你有怎樣的目光。把目光放遠一些,擁有戰略性的眼光,才能較全面地認清形勢,才能更好地把握前進方向,才能更好地為自己的將來做準備,為自己有更寬廣的眼界做鋪墊。

在現代商業生活中,大凡成功的企業家,在決策時也都會著眼於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紅頂商人胡雪岩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擁有一縣的眼光,那你可以做一縣的生意;如果你擁有一省的眼光,那麼你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擁有天下的眼光,那麼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

高瞻遠矚,擺脫現狀,超越自我,方可提升自我,最終達到自己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