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部《我們無法成為野獸》刷屏朋友圈,一個「社畜」道出了多少成年人身處職場的辛酸。
其實,比這個更扎心的,是為了周圍人的眼光不斷努力和忍耐的狀態。
即,「討好型人格」。
最近,一部高分好劇的出現,恰恰戳穿了這個現實— —
凪的新生活
凪のお暇
開播半個多月,豆瓣上已經有近兩萬人為它打出滿分,評分高達9.4。
且完全沒有要下跌的趨勢。
有人說,這是一個老好人和渣男的故事,其實在我看來,這劇道盡了成年人生存的殘酷和委屈。
真實到窒息。
01
成年人的必備技能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能看到這麼一類人:
永遠都是溫文爾雅,不會拒絕別人,在群體里永遠擔當著最和諧的那一部分,這樣的人統稱為「老好人」。
《凪的新生活》上來就展示了一種成年人的必備技能,察言觀色。
劇中,黑木華飾演的大島凪,是一個28歲的職場女性,在東京一家公司做著一份平穩卻又無趣的工作。
每天的日常就是「感應空氣」。
好的空氣,溫和平靜,臉上只需要掛著微笑就好。
緊張的空氣,大boss來了立刻繃起一根弦,必須小心翼翼地應對。
凝固的空氣,大boss開著並不好笑的玩笑,員工下屬機械式附和。
需要拯救的空氣,同事一個眼色立刻覺察,馬上跳出來背鍋。
很明顯,大島凪就是一個典型的「老好人」,具備討好型人格的他們,最擅長的就是讀取周圍的空氣。
所謂讀取空氣,就是察言觀色。
日本有個網絡流行語「KY」,擷取自日語的「空気が読めない」,直譯過來就是「不會讀取氣氛」。
專門用來形容沒眼力價、不會按照當時的氣氛和對方的臉色做出合適反應。
工作許久的大島,早已習慣於這種安全的角色,永遠面帶微笑,永遠樂於助人,但她做的這些都有價值嗎?
並沒有。
她替同事背鍋,同事覺得理所當然,你就是該那個時候跳出來,沖你發發火又沒什麼,我站出來氣氛才會更尷尬。
況且,你要是覺得被罵心裡不舒服的話,你大可以說出來啊。
這還不算完,一來二去把人用順手了,最終的結果就是變本加厲。
「哇,你效率好高啊」,「你不是很擅長這個嗎」,「幫我列印個文件吧」,「幫我做個表格吧」。
拜託,我的能力和擅長不是為你準備的,公司拿工資買了它們,你要用,請你也花錢。
你的工作,憑什麼讓我給你做?
不懂拒絕,處處順從於當時的空氣,大家說好跟著說好,大家笑跟著笑,留著安全的髮型,穿著安全的衣服,不出眾,不扎眼。
順從空氣的同時,也成為了空氣的一部分,存在感為零。
你以為你在播撒陽光和善意,別人只覺得你是好欺負,把你當做省卻麻煩、節約時間的工具。
大家都很美的合照,沒有人注意到你的表情奇怪,你哪天生病請假,沒有一個關切的探望,甚至一個走形式的電話。
就連你辭職,估計也不會有人記得這裡曾經坐過怎樣一個人。
唯一想到你的時候,大概就是一貫把你用順手的人想再用你,卻突然發覺你已不在,哎呀,好煩呀,他怎麼辭職了。
看吧,這就是你順應空氣的下場,多麼廉價。
02
配合演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活得如此壓抑的大島,藏著一個大家都不知道的秘密— —她的男朋友竟然是公司里人緣最好、頗受矚目的我聞慎二(高橋一生飾)。
我聞慎二深諳在職場中讀取空氣的重要性,但與大島不一樣,他是主動創造空氣的人。
不管遇到什麼氣場的客戶,都能輕鬆應對,再冷的氣氛都能被他調整到最熱、最佳。
同事感嘆「多虧了你」,他說「我不過是一直附和他們罷了」。
找同事幫忙這種事,肯定會讓空氣變得厭煩。
然而他出乎意料的禮物正合對方心意,空氣從厭煩轉變為愉悅驚喜。
這裡真的要讚嘆下高橋一生的演技,這個表情的拿捏太細緻了。
一瞬間,仿佛看見了兩種人格的切換。
既然無力改變這個世界的規則,那就盡職盡責配合演出,不一樣的是,要做主角。
如此的代價就是,人前耀眼成一道光,人後流干所有的眼淚。
03
人生需要斷舍離
不喜歡的生活狀態背後,其實藏著一個並不喜歡的自己。
很多人說,哪有什麼權利喜歡不喜歡,不過都是每天在為了生存苦苦支撐。
累到撐不下去時告訴自己「再忍忍就過去了」,或者拿「明天辭職」這樣的藉口騙自己。
《凪的新生活》中,大島在偶然的情況下認清楚所謂同事、男朋友的真實意圖,暈倒醒來後,她毅然拋棄了這個不喜歡的自己。
辭職、搬家,換上簡單的T恤,不再打理亂糟糟的自來卷,跑到一個沒人認識她的地方體驗了一把新的生活。
原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需要刻意維護。
氣場合,一個「我喜歡你」就夠了。
氣場不合,再多的迎合也只是一群人中的孤單。
那些沒意義的人際交往才是摧毀你生活的元兇,那個不斷迎合的過程才是你把自己隱形的毒藥。
人生苦短,開心的時間已經夠少了,何必還要親手毀掉?
活出自己的個性,順從自己心底的聲音,才是生活永恆的方向。
不願意就不願意,不開心就擺個臭臉,老子就是這麼不好惹,怎麼的!你愛誰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