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特朗普,美國究竟說了多少謊?

2020-04-03     電影集中營

國外的疫情越來越嚴重了!

義大利、西班牙紛紛失控,一片水深火熱。

美國累計確診病例更是衝到全球第一,超過20萬例。其中紐約州更是成為美國「武漢」,醫療體系即將不堪重負。

目前大部分國家都已進入緊急狀態,接連封國封境。

新冠肺炎,是場硬仗。

如果說上半場中國已經打贏,那麼下半場已經在美國正式上演。

無孔不入的病毒,已經「入侵」美國國會、白宮甚至是美國軍隊

就連羅斯福號航母艦長都在社交平台發文尋求幫助,航母上已經有超過百人感染。

在航母上的封閉空間,疫情更會加速傳染。

船上4000多名人員需要儘快隔離,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面對這封求助信,美國國防部相當不以為然,接受訪問時只是輕飄飄說了句:還沒到這個地步。 不少士兵在個人社交平台上發布的疫情相關的內容。被強制刪除。氣得一些士兵大呼:根本沒人在乎我們的死活

一邊是發布會上雲淡風輕的長官,一邊是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普通民眾,究竟誰在說謊?

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昨天,美國代理海軍部長終於鬆口,計劃在近幾天內從「羅斯福」號上撤離約2700名士兵,但還需要留至少1100人保持「羅斯福號」的基本運轉。

自打疫情以來,美國說的謊還少嗎?

當初其他國家疫情嚴重之時,美國滿世界宣揚要給他們提供援助,結果連個物資的影兒也沒看見。

有些國家氣不過,一把戳開這個史上最大謊言。

你說謊還想讓我圓謊,沒門

如今眼看著疫情嚴重,他們又直接逼其他國家捐助。發布會上宣稱俄羅斯送了一飛機的東西過來。

結果直接被俄羅斯方打臉:我們沒有

話說想要捐助就態度放端正點,其他國家未必不給,總是偷偷摸摸搞這些小九九,遲早要翻車。

而且明明疫情已經自顧不暇,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甩鍋給中國。

一會直呼「中國病毒」,一會又要起訴中國要賠償,恨不得把鍋全都甩給別人。

國內外網友早就捋好的時間線就放在你面前,就問你該如何解釋?

從關閉全美最大生化武器基地,到和「新冠肺炎」極其相似的「白肺病」,再到軍運會0號病人,以及科學家發現的病毒進化時間,真相呼之欲出

同時外媒更是頻頻把中國當作靶子,聲稱對中國應對疫情的方式感到憤怒,並且一而再、再而三地誣陷我們瞞報

而隨著歐美確診數量的增多,他們對我們的誣賴也頻頻走高。

從最開始的八倍,到後來的十倍,如今馬上又變成二十倍、四十倍。下一次再開口,估計就是一百倍了。

法國甚至從武漢殯儀館門口的排隊人數質疑起中國死於新冠病毒的人數。

他們覺得,武漢有數以萬計的人試圖領回親人的骨灰,遠遠超過了官方數據2535人。

甚至還把問題扔到了我們的駐法國大使盧沙野那裡。

面對這些不懷好意的質疑,盧大使只能認認真真地解釋,自從疫情以來,全市逝者骨灰均沒有領取。也就是說,逝者並不全部是感染新冠肺炎。

要知道,前幾周你們還拿中國的數據,批評我們控制不了疫情。現在又說我們數字太多。

那反過來,你們月初就從義烏定下100萬的裹屍袋又是不是草菅人命?數字對你們來說,究竟是人命還是籌碼?

美國五角大樓更是設法獲取10萬個軍用收屍袋,以備民用。

不讓護士戴口罩,不讓平民戴口罩,卻全世界下單裹屍袋。

究竟是誰不把人命當命?

就連比爾·蓋茨都提醒美國已經錯過了搶先病毒一步的機會,並且向美國領導人發出明確警告:關閉國家「所有的地方」,而且是「立刻」採取行動。

如此嚴重的疫情之下,原先不支持戴口罩的美國領導們,終於改變主意了

當然了,為了不被打臉太嚴重,特朗普只是小範圍內鬆口:支持美國人遮住臉。

抗議總指揮彭斯,曾經公開說美國人不需要戴口罩,如今也把鍋甩給了CDC(美國疾控中心)。

美國Wired網站直接翻出1918年美國大流感時的舊照:口罩有用!

所以,在折騰了兩個月之後,美國人,終於要戴口罩了

口罩從哪裡來?拉不下面子向中國買,只好直接去機場搶法國的口罩。

近日,美國在停機坪用現金買斷了法國的口罩,隨後裝滿了口罩的飛機就飛往了美國。

不僅如此,美國已經把目光瞄準了現在市面上所有的口罩,打算出高出好幾倍的價錢截胡。

問題來了,那些高層真的才知道口罩有用嗎?

當初美國從武漢撤僑的時候,可是個個都全副武裝,口罩防護服一個不少。

到底是誰,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騙群眾?

到底是誰,一而再再而三對中國進行詆毀?

奉勸那些賊喊捉賊的人,不要想著藉此機會混淆視聽,從而對中國進行打壓。

自己反應遲緩,浪費了中國為全世界贏得的時間窗口。不好好控制疫情還在給其他國家施壓,搞軍事演習,早晚要翻車。別怪我們反擊。

正如華春瑩所說:

謊言和誹謗不能讓美國變得偉大,

也無法彌補失去的時間。

面對全球性流行病,

正確的做法是將公共健康置於政治之上。

美國,別再說謊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AjQPXEBfwtFQPkd_uv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