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正規的校外培訓學校

2019-11-20   校長盟

查看辦學資質

要求證照齊全、符合經營範圍、符合辦學地址。

第一步

看該機構是否具有兩證:一個是教育部門頒發的辦學許可證,一個是民政(非營利性)或市場監管局(營利性)頒發的登記證。兩證缺一,就是證照不齊、資質不全;兩證全無,就是「黑」機構。

第二步

是看辦學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或非企業法人登記證書)上註明的辦學地址與實際培訓地址是否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就是違法辦學。

第三步

是看培訓內容是否屬於機構的業務範圍,這可以看辦學許可證上面註明的辦學內容是否與實際培訓內容一致,如果不一致,就是違法辦學。

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

照:

還有掛「協會」「教育中心」「全國連鎖」「考級考試定點單位」等牌子的,都不能證明是合法資質。

如果資質有問題,孩子上學就得不到合法保障,比如發生安全事故、產生退費糾紛、學生學習質量等等,請您仔細辨別,謹慎選擇。

看場地安全

看辦學場地消防通道是否暢通,滅火器、消防栓等配備和檢查是否到位;是否有應急照明燈和逃生指示標記;在公共通道上監控是否正常運行。環境是否乾淨整潔,室內空氣是否流通性好。

請家長記住一點:關注安全細節的培訓機構就是一個有責任感和有良知的培訓機構。

不要輕信廣告

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的培訓機構發布廣告之前,都要到相關部門備案,對於一些培訓機構的廣告中宣稱的諸如「最好」、「最權威」、「官方指定」、「保分保過」等內容屬於違法違規行為。家長可以向市場監督管理局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舉報。

查看師資情況

培訓機構從事教學工作的人員須持證上崗,學科類培訓教師必須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資格證,這是教師身份的唯一合法證件。教師資格證相關信息必須在培訓機構信息公示欄公布。要關注公布的信息和執教老師是否為同一對象。培訓機構聘用無教師資格人員擔任學科類培訓教師、聘用中小學在職人員擔任教師或管理人員的屬於不良行為。聘請外籍人員作為教師或管理人員的培訓學校,必須取得「聘請外國專家資格認可」資格,並取得「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工作簽證和工作類居留證。家長有權查閱外籍人員相關證件。如果有違規聘用外教的,家長可以向公安部門舉報。

注意合同和收費問題

選擇培訓機構交費前,一定要認真全面閱看培訓合同,對於合同中不理解的條款要求校外培訓機構進行說明,有必要的可以要求校外培訓機構對合同進行補充。對於片面加重家長、學生責任,減輕教育培訓機構責任的條款或合同注意保存證據,並及時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消費者協會等進行維權。

在簽署合同時要注意合同主體與「兩證」主體的名稱是否一致,校外培訓機構所加蓋的印章是否與「兩證」主體的名稱一致。所蓋印章一般應為該校外培訓機構的公章或合同專用章。如該校外培訓機構所使用印章與「兩證」主體名稱不一致或使用其他印章,家長應謹慎簽約。

合同確認無誤後再簽字,交費時應索要合法的票據,拒收不受法律保護的收據,合同和繳費憑證應妥善保管,一旦涉及退費時需出具。

國家明文規定: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如超過3個月,可向教育局舉報投訴。如有收退費方面的政策諮詢或糾紛,可向區教育局或市場監督管理局反映。在此要向家長提示:部分機構特別是教育諮詢公司開展的服務,以多繳費優惠幅度大誘導家長,少則幾千多則幾萬,經營不善捲款出逃風險很大,出現風險難以維權。

總之,選擇培訓機構,家長一定要結合孩子的實際,尊重孩子的意願,以滿足孩子個性發展需要、提升綜合素質為出發點,以不加重孩子的心理和課業負擔為前提,不能盲目從眾和攀比,要有針對性地幫孩子選擇確實需要查缺補漏或鞏固提高的學科,支持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多參加一些藝體、科技等方面的特長培訓,同時,還應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豐富社會經驗,增加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