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不敷出,停業觀望,坐等開門。
相比於學科輔導類機構,對於舞蹈、體育和早教這些素質類教育機構,活得更難!
「本來二月份是爆發期,往年春節後的半個月能做到平時一個月的流水,但沒想到受到疫情影響,到二月底都沒辦法開業。」線下舞蹈培訓機構負責人麗娜說,受疫情影響,她在北京的四家線下門店無法正常開門營業,每個月面臨20萬的資金壓力,對她而言,簡直是毀滅性的打擊。
「現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開工,我們有可能到五月份都緩不過來,這是我過得最差的一個春節,度日如年。」麗娜說。
同樣艱難的還有體培行業,線下場館被迫關停。「對於體培行業轉線上也是不現實的,只能坐等恢復營業。」某少兒籃球培訓學校負責人張峰說。
對於舞蹈、體育、音樂和民營幼兒園等線下培訓業務而言,線下的教學搬到線上一點也不現實,純線上教學無法承托起線下所有的教學功能,不能被完全替代。對此機構負責人們只能採取一些直播、社群打卡、心理諮詢服務等迂迴服務。
對此類素質教育類機構來說,「轉型線上」只是一種應急方案。
那麼他們到底該如何做呢?我的建議是,這類教育機構目前要做的不是焦慮轉型,而是沉下心來修煉內功,應對疫情結束後業務的反彈,想出對策在開工後趕超同行。
對此,我們整理了素質培訓教育機構應對停課的3條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產品方面:口碑第一,不要盲目耗課,不要把正課全部轉移至線上。
不太建議大家現在就開始把線下的正課全部轉移線上,因為如果沒有對線上內容的積累和運營經驗,盲目轉型線上或者把精力全花這地方,最後只會得不償失。而且影響口碑,因為線上的學習效果會打折扣,對於舞蹈、體育這些身體藝術來講,線上和線下體驗完全不同,而且線上收費相對線下課程會低很多,這樣一來增加公司運營成本。我建議第一個月,大家暫時可以通過線上,做一些班級群內打卡,互助,複習來保持客戶黏度,做服務,如舞蹈機構,內容可以選擇之前學過的舞蹈或考級的跳舞,便於孩子在家中就可以學習,不要著急耗課,口碑第一。
二、運營方面:做好家長情緒管理,防止大面積退費,提升客戶忠誠度。
對於所有企業,現在重要的就是現金流維穩,因此避免家長退費是這個疫情期間我們要特別關注的一個點,因為大面積的退費可能會引發學校後續經營的困難以及現金流的斷裂。
素質教育機構多為本地品牌,做的都是連續性的長期課程,學生都跟了老師好幾年,師生關係都比較好,又都是本地品牌,發揮本地比較好的本土人脈,在這方面多做些工作,並對學生在家練習階段給予更多關注,並承諾繼續留下來的可以後期有些優惠,我們要有感恩心。家長關注的不是費用,而是孩子是否有提高,通過練習做到這一點,家長同樣也會很滿意。
另外,要利用這個時間做好家庭教育,做好自己的服務平台及未來的招生蓄水池。 之前我寫過多篇在未來家庭教育將成為教培業招生引流的主渠道的文章,沒想到在這個特殊時期竟發揮起保衛中小教育機構生源流量的獨特功能。前天我曾撰文《半疫情下的家庭時光,你怎麼樣,孩子怎麼樣》引起強烈反應,有近千家機構諮詢如何搭建屬於自己的流量池。
想一想這個超長假期里那些團圓家庭不和諧的事情,就會讓人心痛不已。家庭教育叫了那麼長的時候,為什麼發揮不了作用?為什麼不能夠把用在低效網課的時間讓家長來學習,讓家長們安定情緒,靜下心來,用心陪伴孩子成長也許他們會有別樣的收穫,收穫更好的親子關係,收穫一個更懂事,更成熟,更有責任和擔當的為孩子。這要比多上百次網課都有價值。
所以,作為教育人良心,在整個二月份疫情仍處在嚴控階段,大多數家長還與孩子在一起,做做家庭教育,如果與家,與家長與孩子都大有裨益,當然,我們機構藉此收穫口碑與流量,那是本來就應該有的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