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月認母」,意思就是小寶寶們長到三個月的時候就可以認識自己的母親了。
想想這是孩子對自己的特殊待遇,真的是開心的不行了,自己這麼長時間的辛苦總算是值得了,孩子知道誰才是生他的人,誰才是喂他的人了。
尤其是聽到寶寶第一次叫「媽媽」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不再算是辛苦,都可以說是一切都是值得。
但是寶寶第一次叫媽媽是什麼時候,這個時間我們沒有辦法預料,肯定要經過一個過程,那就是寶寶首先要能認出媽媽。
那麼,就和芽芽媽一起來看看,寶寶有哪些表現時,說明寶寶已經知道誰是媽媽了?
1
能辨別媽媽的聲音
寶寶的聽覺是十分敏感的,畢竟寶寶聽媽媽的聲音可是從胎兒時期就開始了,當媽媽不在寶寶身邊時,他們會感到沒有安全感,所以他們但凡聽到媽媽的聲音,就會四處尋找媽媽的身影。
他們的視線始終追隨者寶媽的聲音而移動,所以如果寶媽發現寶寶有這種表現其實就是開始認識媽媽了。
2
晚上睡覺只找媽媽
寶寶以前睡覺誰哄睡都可以,夜醒後家裡人誰去哄抱也能再哄睡。可是突然有一天你發現寶寶發發出睡眠信號後,開始一個勁的哭鬧找媽媽,而且誰抱著都不能安撫他平靜入睡。
然後媽媽抱過來後或者陪寶寶一起睡,寶寶能立馬安靜下來進入夢鄉。夜醒後也只有媽媽能讓寶寶再次安然入睡。
3
對陌生人抱感到緊張
在寶寶三個月的發育過程中,和寶寶相處時間最長的無非就是媽媽,所以寶寶能更早的記清媽媽的一些面部輪廓特徵。所以當別人抱著小寶寶時,他會有很牴觸的動作,甚至是哇哇大哭。
此時,如果媽媽去抱寶寶,寶寶立馬就安靜下來,這時就說明寶寶認出你了。
4
見到媽媽就會笑
當寶寶看到媽媽回到家中,哭泣的小臉瞬間被笑容取代,向你張開雙手做出要抱抱的行為;當你無故委屈落淚時,寶寶會用他肉嘟嘟的小手給你擦眼淚;當他睡醒的一剎那與你四目相對,他會對你報以甜蜜一笑......寶寶的這種暖心表現代表他已經知道誰才是媽媽了,寶寶在耍小聰明呢。
但是,隨之而來的是甜蜜的「苦惱」—— 寶寶只認媽媽,其他人都無法接近,怎麼辦?
1
多帶寶寶增加與人交往
媽媽可以嘗試著讓其他家庭成員多抱抱寶寶,在他們抱的時候媽媽可以暫時離開一會兒。讓寶寶慢慢熟悉除爸爸媽媽之外的陌生人。
可以先從家裡人開始,然後再是其他不熟悉的人,比如爸爸媽媽的同事、朋友、鄰居等。
2
給寶寶足夠的心理緩衝
不要單獨留陌生人與寶寶在同一空間,家長需要陪在寶寶身邊,緩解寶寶的不安感。
給孩子一些時間讓他來熟悉這個陌生人,觀察這個陌生人是否有危險性,是否是他喜歡的。等孩子熟悉了,再溫和地試著接觸。
3
給予支持和鼓勵
寶寶見到陌生人就開始哭鬧,媽媽可以擁抱孩子,減少寶寶的不安感。
平時家裡來客人了,只要寶寶有一次表現不錯,不再哭鬧,就要好好表揚他,孩子獲得自信後緊張感會消退一些,以後也會樂於這樣做。
各位媽媽,你家娃是多大的時候就學會認人了?更親近爸爸還是媽媽?歡迎留言分享。
參考文獻
[1]孫彭凱. 幼兒社會情緒特徵及其與學齡前兒童行為的相關性研究[D].東南大學,2019.
[2]丁麗麗,何守森,周倩,徐小娟,唐敬海,張艷.家庭養育環境對兒童早期發育及情緒社會性發展的前瞻性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誌,2016,24(09):910-912+916.
[3]柳昀哲,張丹丹,羅躍嘉.嬰兒社會和情緒腦機制的早期發展[J].科學通報,2013,58(09):753-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