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已至,老中醫教你如何正確養生

2019-12-18     醫學教育網

養生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代名詞,很多年輕的白領也開始關心養生,生活壓力那麼大, 沒個好的身體是萬萬不行的。生命的寬度固然重要,但是生命的長度同樣重要。大軍師司馬懿是如何成功逆襲的,小編認為跟他活得久有很大的關係,人家熬死了兩個皇帝,要是跟曹操一樣早早領盒飯了,歷史怕不是這樣了。凜冬已至,熱愛養生的小夥伴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在冬季養生吧!

先來一段高雅的: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瘺厥,奉生者少。

哦哦,不懂,不要緊,下面有白話文:

冬季3個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個節氣。冬天是陽氣閉藏的季節。(草木凋謝,種子埋藏在冰雪之下,動物冬眠,水面結冰,這就是冬藏),這時節人要早點睡覺,太陽出來再起來,以便順應大自然的冬「藏」之機。在五臟中腎主水,對應的季節是冬季,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藏精,精宜藏而不宜泄,精泄多了就是傷了陽氣,若人們在冬天傷了陽氣就是傷了腎。如果冬天沒有藏好,到了春天就會腿沒有勁,抽筋、半身不遂等,這都屬於痿症,冬天腎水沒有藏住,春天就會出現痿症、肝病、筋脈鬆弛等。厥就是四肢冰冷,如果冬天藏精不夠,到了春天,還是手腳冰涼,春天的病從冬天來。如果冬天沒有養好,給春天生髮的力量就不夠了。

哦哦, 略懂,我們知道了冬天要「藏」,具體如何做呢?

(1)冬天夜長日短,人們應順應自然,增加睡眠時間,在冬天熬夜的傷害比平常更大,冬季不要晚睡。晚11點之前要上床休息。

(2)冬天避免「冷」健身 (冬泳、冷水浴等),看似一種鍛鍊身體的方式,其實身體要耗費很多的自身熱量(陽氣)來抵禦寒冷,對本來就體質偏虛的人來說尤為不宜。

(3)冬天的養生要避寒,「寒從足生」,保持足部的溫暖才有助於身體溫暖。腳部有60多個穴位,三陰經和三陽經都走腳。洗腳要用溫熱水泡20分鐘以上為佳,應該泡到腳腕以上,沐足時,用川椒 10克、食鹽10克煮水,放進高桶里,高桶泡腳,熱水至少要泡到小腿部位。

(4)冬天少吃涼拌菜,涼麵和性能偏寒的食品。酒最好要溫了喝,不要耗費胃中的陽氣,黃酒溫和養人,冬天可常飲用(一瓶黃酒放三顆咸話梅,加熱,口感佳,古越龍山牌質地不錯)。

(5)冬天是補腎的好時機,一些黑色食品都有補腎的作用,如芝麻、核桃、腰果、木耳、黑芝麻、黑豆等,我國民間的傳統食品「臘八粥」,就是用多種不同的果實煮在一起,常吃此類粥有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

讓我們順應自然,在冬季「藏」好自己,儲存實力,保存潛力,以待來春,生髮盎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boQH28BMH2_cNUgaGU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