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欺負拾荒老人了」:層次越高的人,越有人情味

2020-03-06   海哥說演講

規則之外,無非人情



規則可以是冰冷的

執行者應該有溫度


近日,微博上一段「天津拾荒老人遭暴力執法」的視頻受到了網友強烈關注和熱議。


2月28日16時許,天津紅橋區咸陽北路街綜合執法隊與彰武樓物業工作人員對彰武樓小區開展衛生清理工作。


期間,對該小區居民張某某(男,57歲)堆積的雜物進行清理時,張某某進行阻攔。物業工作人員李某(男,42歲)遂對張某某實施推搡、拖拽等毆打行為。


視頻引發社會公憤,網友們紛紛對暴力執法進行譴責,呼籲對施暴者進行嚴懲。


接舉報後,公安機關對李某依法傳喚,李某對上述事實供認不諱。


2月29日,天津市公安局紅橋分局官方微博@平安紅橋 發布消息,公布了處理結果: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3條規定,對李某依法行政拘留10日,並處500元罰款。



疫情之下,為了公眾健康,對小區開展衛生清理合規合理,拾荒老人予以阻攔固然不對,但無論如何都不能簡單粗暴執法,沒有一點人情味。


如果工作人員有話好好說,講明利害,矛盾也並非不能解決,斷不至於弄到這種地步。


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有這樣一句台詞:「規則之外,無非人情。」


規則可以是冰冷的,但執行規則的人應該有溫度,體現出應有的人情味和文明素養。


執法當分明,法外也有情。法律是剛性的,不容折扣,但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人情味能讓執法者更可敬。


「公事公辦」從來不是「冷漠」「生硬」的同義語,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還應體現一種人情味,讓人感受到人性的美好,讓社會更溫暖更和諧。



依規懲罰無可厚非

溫言撫慰不能缺席


有一年,柳傳志的一個年輕下屬在業務上犯了很大錯誤,給公司造成損失。按照規定,柳傳志應該將其免職。


下屬向柳傳志求情,柳傳志嚴肅地說道:「公司有公司的規定,你犯了錯,我如果不處罰你,那就破壞了公司的制度,以後管理工作就沒法做了。」


下屬看到求情無望,不由得垂頭喪氣、神情落寞。正要準備離開,柳傳志讓他等一下,換了個口氣說:


「古人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你年紀輕輕就承擔這麼大的責任,頂著這麼大的壓力工作,會忙中出錯,這也是人之常情。你不能因此失了信心。


我是看著你成長起來的,最了解你的能力,也看好你的未來。你還這麼年輕,好好努力,做出成績,將來有的是機會。」


柳傳志這番富有人情味的撫話讓下屬很感動,他說:「謝謝您鼓勵我,我一定要好好乾。」


他絲毫沒有因此而怨恨柳傳志。


一位管理專家說:


如果一家公司重製度而輕感情,那它是一家正常公司;


如果一家公司只講感情卻不講制度,那這家公司就一定有問題;


如果一家公司既講制度又講感情,那它是一家好公司。


這話頗有道理。任何一家公司要想經營得好,首先必須嚴格執行制度,賞罰分明,不打折扣;但同時也不能把犯錯者「打入冷宮」,冷言以對,不留餘地,不給希望。


作為一個閱人無數、經營有方的老總,柳傳志有定力、有智慧,他既嚴格執行公司制度,又照顧了對方的自尊,讓下屬覺得老總不再是高高在上、冷冰冰的上司,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人。


這樣的管理者才會讓人覺得可親,管理的效果才會更好。


有道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氣者得財氣。


能否在管理中多點「人情味」,少點「高冷范」,既是一種管理藝術,也是衡量管理者人格修養的重要尺度。



「霹靂手段」完全應該

「菩薩心腸」不能沒有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曾說過:「制度不講人情,文化要有人情味。」


一個優秀的團隊,一定是剛柔相濟的團隊;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既不會讓人情干擾制度的執行,也不會因嚴格執行制度而拋棄人情味。


在《真正的良善》一文中,作者王耳朵先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規則之外人情味的感人魅力。


一家酒店晚上打烊時,一個後廚服務員將幾斤羊肉偷偷放進自己的包里,結果被保安抓住。


這個服務員家庭比較困難,丈夫癱瘓在床,女兒在讀高中,一家人只能靠她每月3000多元的收入生活。


第二天就是冬至,她偷這幾斤羊肉,就是想給丈夫和女兒包頓餃子。


那天晚上,酒店裡的人紛紛替這個服務員求情。


但大堂經理不為所動,仍然當眾宣布扣掉女服務員1000元的工資。


讓人想不到的是,隨後大堂經理又在管理層發起捐款,為女服務員募捐了近2000元。


大堂經理前後的舉動,讓女服務員既心服口服又感動不已。


從那以後,這個女服務員再沒幹過偷東西的事,干起活來像拚命一樣。


半年後,她被提拔為領班,收入差不多翻了一倍。


管理的最高境界什麼?


有人說,是讓員工口服心服。


我認為,達到這種境界,除了管理者執行制度公道外,一定離不開人情味。


如果管理者只有「剛」沒有「柔」,雖然完全依照規定處理人,但換來的恐怕是對方「口服心不服」,更不會有感動。


對於管理者來說,真正的善良當然不是 「好人主義」、不講原則,在下屬違反規定的時候,拉不下臉、狠不下心,對錯誤行為進行縱容;


而是在嚴格執行規章、展現「霹靂手段」的同時,能體現「菩薩心腸」,理解和體貼下屬的實際困難。


作者菜刀少爺說得好:「一個好的管理者,是場上暴君,場下朋友;工作魔鬼,生活好人。」


在嚴格執行規章的同時體現人情味,是管理者一種了不起的才華。


任何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都有雙重人格,當好好先生,管理不好了團隊;沒有人情味,凝聚不了人心。



把好人情關

但不能沒有人情味


中國是一個特別講究人情的社會,人情往來是中國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把不好人情關,公私不分、不講原則,最終付出代價,這是首先必須反對的。


有的人堅持原則、不徇私情,但拒絕的話說得冷冰冰、硬邦邦,沒有絲毫人情味,也是不夠妥當的。


《紅樓夢》中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既堅守原則、不違本心,又洞悉人情世故、展現人情味,是對一個人交際智慧的考驗。



文友石保青講過著名作家二月河的一個故事。


那是二十多年前了,河南一位作家的女婿在南陽市南召縣出了車禍,想找二月河給縣裡有關領導打個招呼,在處理事故時予以關照。


他怕二月河拒絕,就約和二月河關係很好的作家秦俊一塊兒去見二月河。


二月河有自己的處世原則,聽了很為難,就說:「我從來沒有為親朋的私事麻煩過領導,我相信這個事縣裡會秉公處理的,無非是多賠少賠幾個錢的事。


你說人都在醫院住著,我也不能不管,昨天我收到一筆稿費,也不多,就2500元,算我為女婿賣點營養品吧。」


邊說邊把錢拿出來,塞給了這位作家。


二月河去世後,秦俊在追憶和二月河的交往時,談到此事感慨地說:「處世有原則,又不失人情味。」


清人錢泳在《履園叢話》中說:「然情有公私之別、有邪正之分。情而公,情而正,則聖賢也。情而私,情而邪,則禽獸矣,可不警懼乎!」


意思是說,人情是有公私之別、正邪之分的,正確的選擇應當是:公交以公交論,私交以私交論,真正做到不為人情所擾,不為親情所困,不為友情所累,不為私情所惑。


二月河不以自己的名氣去壓人,讓下面縣裡的領導為難;同時又懷著同情心拿出稿費表示關心,展現了他有原則性而又不失人情味的人格魅力,可謂「私交以私交論」「不為人情所困」的典範。


人情味與人情關,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


人情關要把好,不觸及紅線、惹來禍端;人情味不丟,以展現善良,融洽關係。


還是那句話:公事公辦,也要有人情味。


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你就是一個可親、可敬、可愛的人,值得尊敬和深交,你的人際關係會更和諧,你的人生之路會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