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也無所畏懼

2019-07-27     西清悅Love

你是否無法忍受孤身一人?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你不敢一個人做任何事,總要拉著別人在一起,你才感到安心。吃飯、穿衣、出行,無論何時,只要沒人陪伴,你就覺得惶惶不安。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那就說明你性格中有嚴重的依賴性。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很多害怕獨處的人都有孤獨恐懼症和社交恐懼症的傾向。究其原因,這些人童年中可能或多或少有過被拋下的經歷,這種拋棄未必都是有意的,比如,因為父母工作忙,幼小的你不得不一個人獨自待在家裡;或者出去遊玩時,因為亂跑而迷路找不到父母,等等。

每個人都有獨處的時候,只要不影響你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這並沒有什麼壞處。相反,獨處有時還會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它能給你帶來寧靜的力量。

獨處是一個人的一項能力。美國超個人心理學代表性人物肯·威爾伯曾把一個人的社交分為三種狀態:交心狀態,半交心狀態,不交心狀態。其中,他把獨處分為充實性獨處,匱乏性獨處,及介於兩者之間的狀態。肯·威爾伯同時指出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取決於「交心狀態」與「充實性獨處」所占的比例。

由此可見,獨處對一個人來說影響不可謂不大。

事實上,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獨立的空間。你過多向別人索求陪伴,也是在浪費別人的時間。時間久了,別人感覺到不自由,也會自動地遠離你。

如果長期以來,你害怕獨處,不知道怎樣改善這個問題,那麼從現在開始,試著讓自己學會面對,儘管這個過程可能會有些艱難,但只要你能堅持就一定會成功。

比如每次獨處時,你可以先靜坐一分鐘,然後轉向自己的內心,在心底默默地問自己,我在想什麼?我現在想做什麼?得到答案後,馬上動手去做你想做的事,完成之後,給自己一點獎勵,然後接著詢問自己想做什麼,繼續去做,做完再給自己點獎勵,以此類推,當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你就會發現自己一個人也能做完很多想做的事,這會給你帶來成就感,激勵你繼續享受獨處的時光。

你還可以嘗試一次短期的獨自旅行,地點可以選擇離自己很近的地方,比如近郊,或是相鄰的城市,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無數的問題,但同時這也能鍛鍊你解決問題的能力。將這種能力遷移,你就能學會一個人面對生活。

記住,不要將獨處等同於孤獨,它應該是我們對內心的一種修煉過程。一個人只有愉悅自己了才能愉悅別人,為了讓自己能夠在與他人交往中顯得有魅力,我們應該從內心深處明白,學會獨處,不依賴他人,做一個能獨立面對生活的人對我們來說是無比重要的。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歡迎廣大朋友留言評論,喜歡我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謀劃哥小課堂,工作職場、生活情感、福利娛樂一網打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Nx5PGwB8g2yegNDFby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