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油之城新疆克拉瑪依,魔鬼城為何出名?

2020-05-25     獨行客地圖帝

原標題:黑油之城新疆克拉瑪依,魔鬼城為何出名?

在現代社會,石油是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被人們稱為是工業的血液。我國面積遼闊,石油資源也是非常豐富的,比如說新疆的克拉瑪依,就是我國著名的石油城之一。克拉瑪依位於新疆的西北部,東、西、南三面被塔城地區包圍,南端與奎屯市接壤,面積7700多平方公里,在新疆算是面積比較小的地級行政區。克拉瑪依位於準噶爾盆地的西緣,加依爾山以東,地勢相對較低。克拉瑪依這個名字在當地語言中是「黑油」的意思,大家一看就知道與石油有關係。

這裡有一個傳說故事。上世紀五十年代,當地有一個老人名叫賽里木,經常趕馬車到附近的戈壁灘上砍柴。有一次,賽里木照舊去戈壁灘,結果發現馬車附近冒出很多黑色的液體,馬車的車軲轆不小心沾到這種黑色液體。驚魂未定的賽里木發現車輪碰到這種黑油後,反正變得更加潤滑,跑起來比以前輕快多了。賽里木非常好奇,他就用葫蘆裝了黑油回家看個究竟。當他發現黑油可以燃燒時,賽里木非常高興。賽里木第二天把黑油帶到集市上去賣。這事一傳二,二傳無數,石油勘探者聽說後,通過賽里木找到了冒黑油的戈壁灘,大家就叫這裡為黑油山。還有一個說法是,大家問賽里木這裡叫什麼名字時,賽里木對漢語不精通,只是反覆說著「克拉瑪依」,大家也就稱這裡為克拉瑪依,翻譯過來還是黑油。

黑油山位於克拉瑪依市東北,其實是一座天然瀝青丘,海拔並不高。黑油山整體上呈現黑色,主要是由被石油浸染的砂岩或被石油凝結的沙礫岩構成。由於石油中揮發成分的溢散,地表顯得非常乾燥。黑油山上有很多處油泉,形成了很多的小油沼,中間是不斷湧出的油泡。這裡的油非常粘稠,色澤黝黑,是上好的低凝原油,這就是賽里木當初發現的黑油。為了紀念為國立下大功的賽里木,人們在黑油山最大的油泉邊上為賽里木建一座銅像。賽里木騎著他心愛的小毛驢,掛著裝滿石油的葫蘆,彈奏著歡快的冬不拉,似乎正在向人們訴說這個讓他終生難忘的故事。

當你來到克拉瑪依,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被一種當地人稱為「磕頭機」的機器。在克拉瑪依油區,217國道的兩側,到處都是高大的採油井架和採油機,這些採油機一直簡單地重複著一叩首、一抬頭的動作。由於油區面積大,磕頭機在有些地方分布的十分密集,數量眾多的採油機在戈壁灘上永不停息地運作,場面十分壯觀。

圖-俯瞰克拉瑪依

除了豐富的石油資源之外,克拉瑪依獨特的地質地貌也是旅遊的重要資源。提起「魔鬼城」的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烏爾禾魔鬼城就位於克拉瑪依市東北約一百公里處。魔鬼城是典型的雅丹地貌,「雅丹」在當地語言的意思是陡壁小丘。間歇洪流的沖刷和強勁風力吹蝕的長期作用。魔鬼城的壯觀雄渾會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裡的山丘被大自然塑造成各式各樣的建築,有像金字塔的,有像天壇的,有像吳哥窋的,還有像雄鷹展翅的。這裡土丘側壁陡立,腳下全都是乾裂的黃土,寸草不生,四周一片死寂,當風吹起時,會發出嗚嗚的聲音,讓人感覺陰森恐怖,所以人們就給這裡起名為魔鬼城。

圖-克拉瑪依魔鬼城地貌

關於魔鬼城還有一個傳說。很久以前,這裡有一座城堡,人們過著幸福生活。但隨時財富越來越多,人們開始吃喝玩樂,也不勞動了,開始互相爭奪財產。後來來了一個天神,想教化這裡的人們,結果卻被冷嘲熱諷。天神一怒之下把這裡變成了廢墟,每到夜晚,那些亡魂就會在城堡里哀鳴,希望得到天神的寬恕。

克拉瑪依位於我國的大西北,從地理位置講相對有些遠,但克拉瑪依有獨特的魅力,來一趟雖然路途遙遠,但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更多歷史地圖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MzcTHIBfGB4SiUwtM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