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滿分,高考狀元,清華大學錄取!孩子的母親接受了一次訪談,現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教育孩子,很多時候都是日常瑣事,我就一件一件說起,想到哪裡說那裡吧!
1、在吃飯方面:
一碗,這是基本量。如他說媽媽我吃不完了,我說好然後讓他下桌子,晚上吃時,就把他中午的放在他面前,吃完不夠再吃新的。
以後再沒這問題。不要要求吃飽應七分飽,過量只有害無利,夠身體消耗能量就好,這樣大腦皮層溝壑多,利於記憶等;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不要身體累積脂肪影響大腦。
2、放學後做作業:
規定一時間,到時間就不准他做了,他說家庭作業不做完,明天會被老師罰的,但我告訴他,什麼時間做什麼事,不能挪用。
第二天他一大早就起來做,我同樣不准,他是哭著上的學。這以後,他是先做完作業才吃晚飯,這以後,一直到高中畢業,都是以先完成作業為首任。
從初中到高中,所有作業都是在學校就完成。當時我是不准我兒子占用他玩和看課外書的時間壓力用來做作業的。(好玩吧)
3、教師告狀及罰作業(關於批評):
我兒子在小學一年級時也被罰過,我接他放學,等到他做完被罰的作業,同時聽著老師數落兒子上課如何不認真、如何和同學發生事情等等。
但我看兒子的眼神還是很慈祥,耐心等著兒子完成(內心獨白:多寫一次正好)。回到家後仔細問情況,屬於同學不對的,就不批評他;是自己的問題,但都是輕言細語給他講怎麼樣注意及改正。
有一點很重要,家長要用道理解除他有可能對老師產生的負面情緒。
打擊小孩自信心的主要是家長和老師。如小孩在學校挨罵了,當晚當媽媽的要把事情了解清楚化解小孩的情緒,修補他的自信心,人的一生自信心很重要。
4、注意力不集中:
是否晚上睡眠不好?是否吃太飽?是否是聽不懂課?找出原因,針對原因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能一味罵小孩。
如:如果娃娃的身體濕熱重,人是不舒服的,自然沒精力聽課等。
5、好玩天性:
要給他時間玩,動手本身也等於動腦,沒什麼不好,家長同小孩制定好課後到睡眠之間的時間,一切按作息表。玩紙牌遊戲是一特教老師告訴的方法。
我應用和實踐了,是成功了的。我兒子在小學時,上課老師布置作業,他都是快速完成的。
6、沒事你要小孩多用左手玩拋接物
是鍛鍊右腦的,為上初中以後作準備的。家長和小孩每天玩一次紙牌加法,抽二張快速在他面前晃一下,讓他快說出加出來的數,堅持到三年級時就做一次加法一次減法,五年級以後就不用了。
鍛鍊注意力、快速反映能力、心算能力。
7、曾看過一帖:
關於小孩子的教育,我一直在思考一些問題,也跟大家交流下哈。我認為:
第一,進行時期教育,注重開發思維智力,不強迫他學什麼。
第二,善待一切生命,教他學會換位思考,已不悅不強加於人。
第三,教他在做人做事時以水為榜樣,遇事以柔克剛,遇困難繞道前行。
第四,學會知足常樂。
第五,寧靜致遠,淡泊名利,放心自由。
我就是用這幾種方法教育孩子的。
8、家庭作業幾件事:
(1)、老師布置家庭作業要家長檢查簽字:我採取的方式是,請小孩自己檢查,檢查好拿來我簽個字就行。
在簽字時詢問:你檢查後都沒有錯了吧,他確定說沒有錯,家長就簽字。但是,在他檢查時也有沒有檢查出來的時候,你明看到有錯的題,你不要給他指出來,讓他明天的作業本有一個紅差,面對這一情況,你只要說一聲昨天為什麼沒有檢查出來既可。
家長不要太嚴厲,不要讓小孩有擔心你打他的時候,一切以講理為主。這樣他下次檢查就會認真很多。
(2)、關於聽寫:關於聽寫,都知道方普不標準,我解決的方式是請他用默寫的方式來完成。他不解,睜著大眼睛盯著我,我說沒人給你念,你能想到你所學的所有生字而能默寫起,那不是證明你很棒。
他老老實實回他書房去,老老實實把他的語文拿來放在我面前,我看這一舉動,我說過來把你的書拿走,媽媽相信你不會看,他又老老實實把書拿走。
在一年級開學年家長要和小孩好好談心,讓他明白學習是他作為學生身份的主要任務,學習不是為家長學習,跟家長沒有關係,家長有家長的責任;
讓小孩自己檢查,是在學習上的事儘量讓小孩自己管理。就避免了家長擔責任:
如家長檢查簽字後第二天小孩回家對你說,看嘛,你有一道題錯了都沒檢查出來,那時家長就只有無言以對。
9、早期教育真的很重要!
我們家很民主,能說出道理不會強迫他做什麼。
我家是從小孩能說話開始,做什麼事都會徵求他的意見,做錯什麼事時(包括打爛東西),請他講前後事情經過,為什麼會發生都請他講出來,我不會批評罵他也不會打他,講完後,指出出問題的地方和改正方式方法,然後說以後注意點。
大一點的小孩,已養成一定的習性,這就要靠大人調整自己的方式方法給他講道理:
(1)、主要還是要讓孩子明白他學生身份該有任務和責任。
(2)、讓他明白學習是為今後自己的人生打基礎的一個階段,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掌控了,才活得輕鬆、活得精彩。
(3)、讓他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10、 關於分數:
考試多少分不過多發表意見,我的原則是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我只告訴他把卷子上錯的題分析原因,是不懂還是粗心,自我修正就好。也不會問他這分數在班上排第幾名(一直到高中畢業都是如此)。
數學總會寫錯很簡單的題,大人小孩都會很後悔地說,「好可惜!如果細心點數學就是滿分了」
我也曾遇到這種情況,看到99分的卷子,就想怎樣才能讓他不粗心大意、不馬大哈呢?
大概在三年級時,機會是在別人的慘痛中到來,有個單位修住宅,修到一半時房子倒塌了。
我帶他到現場進行機會教育,從力學等方法講,由於計算上的一點誤差會造成基腳支撐房子有差異,計算少了的那個點會下沉;從建築材料上來講,水泥少個標號、鋼筋小一點、磚瓦質量次一點,那整個房子就是危房了。
為了他有個深刻的認識,我說如果就因你計算上的粗心大意造成別人的死亡(那事故死亡6人),人命怎麼樣來賠?上千萬的經濟損失怎麼樣來賠?從高考滿分來說,這個機會教育成功了。
11、給孩子的建議:
(1)、對成績好與不好的同學一視同仁。
遇到任何同學有不懂的問到他,一定儘自己知道的全力給同學講解。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這是心量。
心量越大,得到才越多。要讓你兒子看每一位同學都很順眼,那他就沒什麼煩惱,這是很開心的狀態。
現在有一種現象,怕把自己懂的告訴同學,怕同學會超越自己,心就不是開而是關,這是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2)、一定要尊敬師長。
老師不論是不是在批評你,出發點都和媽媽一樣,都是為了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人的一生要報的恩里就有師長之恩。
12、家長和學生有說老師教得不好的現象。
我這樣教育兒子:不是老師教的問題,只是老師那種教學方法不適應你而已。全班有60-70人,老師不是面對你個體,不可能只照顧到你一個人。只有你調整自己,找出原因,去適應老師的方法。這說的是德的培養,會受用終身。
13、關於不懂就要問。
上初、高中後,這句話真的很重要,不能堆積問題。當天學的知識要搞懂,這樣學起來沒負擔;如果有不懂的不及時處理,堆多了會占用更多時間,還人累心累。
你和同學所學的都一樣,以後大家拉開成績差距,就看誰能做到有不懂的就及時問老師。老師最喜歡學生上課有沒聽懂的下課後去問老師或同學。
14、青春期。
兒子上初一,已進入青春期。當發現和他說話他開始不耐煩時,就不能在他面前羅嗦,不要強行讓他做什麼,你要以他的意願為主,尊重他對問題的取捨。
這時候小孩最容易逆反大人的想法,如果大人太強勢,小孩就會頂撞,就形成小孩說話很傷人的習慣。
在我兒子青春期時,每晚啥時間睡覺,我們都不知道,都是我們先睡,也不主動找他說話,各人做各人的事。等到初二下學期時,兒子主動來和我們談話,說遊戲,說學校里的事,我們就知道兒子順利度過了青春期。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今日頭條「數理化歸納總結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