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很多人對《百家姓》都很熟悉。但今天,我們不聊百家姓,聊點關於姓氏文化少為人知的趣味知識。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中華民族,一向喜歡尋根問祖,追根溯源。而姓氏,千百年來,一直深受重視。
1、「姓」和「氏」最初有別
「姓」產出於母系氏族社會,是同一個女性祖先的家族共同所有的符號標記;「氏」是從姓中衍生的分支,出現於父系氏族社會。
南宋鄭樵《通志》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一般來說,天子有姓而無氏,諸侯、卿大夫有姓有氏,平民、奴隸只有名,無姓氏。
隨著歷史發展,到了周代,姓和氏開始混淆;戰國時,姓和氏走向融合;秦漢時期,姓氏合二為一,而且平民也開始有姓。
2、關於姓氏的9種來源
1)以動物為姓,如龍、鳳、牛、馬等。
2)以封國封地為姓,如齊、魯、吳、楚等。
3)以官職為姓,如司馬、上官、侯、帥、尉等。
4)以職業為姓,如做陶器的姓「陶」,管倉庫的姓「倉」,做買賣的姓「賈」等。
5)以出生地和居住地特徵為姓氏,如東郭、西門、楊、柳,李等。
6)以先人的字或名為姓,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後代姓林。
7)以祖先爵位或諡號為姓,如莊、康、武、恆等。
8)以次第為姓氏,即家族中兄弟排行或親屬輩分等為姓,如家族叔孫、季孫、第二、第五等。
9)以母系氏族時的部落為姓,其姓多有「女」字部首,如姜、姬、姒等。
3、姓氏祖先是伏羲氏
相傳中國第一位有姓氏的人是伏羲氏,據載他「因風而生,故為風姓」。伏羲氏被稱作「三皇之首」,又是「人文始祖」。
上古時期,人們群居雜婚無法避免近親結婚。伏羲氏早早發現這個問題,於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還規定了同姓不婚。
4、最早混言姓氏的人是司馬遷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為後人記述了,從上古至秦漢姓氏合一的演變過程,對先秦人物,書中清楚寫著其何姓何氏,而對戰國末期後的人物,則姓氏混稱。如秦始皇為「姓趙氏」,漢高祖「姓劉氏」。
5、一入佛門本無姓
你可知「僧不言姓」為何故?原來是因為僧人從出家時起,便不再用俗家姓名,而用師父賜予的法名。姓則為「釋迦牟尼佛」的「釋」,統稱「釋氏」。
6、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是姓
柴姓:源自江姓,山東、湖北等省尤多此姓。
米姓:源自羋姓,書法家米芾自稱是先秦時楚國後裔,後改為同音字米,多分布在湖南、山西等。
油姓:起源不詳,但唐代就有人以油為姓,山西、山東、台灣等有分布。
醬姓:這個真少見,據說如今台灣還有姓醬的人。
醋姓:源出不詳,陝西和四川有這姓。
茶姓:這個源出多頭,其一,炎帝葬於茶陵,有這姓;其二,齊太公之後有茶氏;其三,明清時雲南大理府保山縣魯掌土千總為茶氏,是彝族。如今雲南、浙江等地有。
7、赤橙黃綠青藍紫、東西南北還是姓
大家都知,顏色里的白、朱、碧等為姓氏,但彩虹色赤橙黃綠青藍紫也是姓氏。
譬如,赤姓:是帝啻的老師赤松子的後代。
橙姓:得姓始祖是揭陽橙女。橙氏是一個古老的氏族群體。
黃姓:出自贏姓,陸終得後代,陸終受封於黃這個地方,子孫後代就以國為氏。
……
東西南北也一樣,有史可循,都是姓氏。
8、叫錯了的姜太公
戰國之前,姓與氏都是貴族階層專有的法權符號。氏用來別貴賤,姓用來別婚姻。於一整個大家族而言,宗族實在,姓族則虛,所以男子都要「稱氏」,以表明自身血統;女子「稱姓」,以防同行族群通婚。
而當時,男子很忌諱稱姓,所以我們可稱武王發、太子發,但「姬發」「姬昌」等是不符合規範的。
「姜太公」更是誤稱,他本叫呂尚,「呂」是他的氏,是他原先所處的封國名,也可以稱他「師尚父」或「太師望」,這表示的是他的職位。
9、百家姓可不止百個
先秦時,古姓不過數十個,後來姓氏合一,也不過500個左右。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姓氏也增減變化不斷,但總體是上漲得。
漢代王符《潛夫論·志氏姓》、應勛《風俗通·姓氏篇》各收姓氏500個;
唐代林寶《元和姓纂》收姓氏1404個;
宋代鄧名士《古今姓氏辯證》收姓氏2101個,鄭樵《通志·氏族略》收姓氏2288個,邵思《姓解》收姓氏2568個;
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收姓氏3766個;
明代凌迪知《萬姓統譜》收姓氏3557個、王圻《續文獻通考》收姓氏657個;
清代張澍《姓氏五書》收姓氏5129個。
2010年,袁義達、邱家儒所著《中國姓氏大辭典》,收錄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絕大多數漢字姓氏,數量達23813個。
單字姓6931個;複姓和雙字姓9012個;三字姓4850個;四字姓2276個;五字姓541個;六字姓142個;七字姓39個;八字姓14個;九字姓7個。
很好奇,九字姓到底是什麼?然後查了下,原來是:烏朗漢吉爾莫吉爾敏(蒙古族)
10、最長的姓氏
你以為九字姓就最長了嗎?想多啦。還有10字姓、11字姓、12字姓、13字姓。
而目前已知中國最長的姓是:十七字姓,魯納婁於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補啊喜(彝族),絕無僅有,只有這一個。
11、姓氏萬花筒
以天體氣象為姓:天、日、月、星、風、雲、雷、虹、霞、雪、霜、露、冰。
以地形地貌為姓:地、山、沙、野、島、岸、坡、嶺、江、河、洋、渠、泉、池、湖、海。
以人體器官為姓:頭、耳、口、眼、鼻、舌、齒、眉、發、足、身、骨、心、膽、皮。
以家禽動物為姓:馬、牛、羊、狗、豬、鴨、鵝、虎、熊、龍、蛇、鹿、貓、蟲、魚、鳥、雀、鴿、象。
以植物花卉為姓:桃、李、楊、柳、松、柏、桐、梅、蘭、竹、菊、荷、花、果、葉、根。
以親屬稱謂為姓:父、母、兄、弟、叔、伯、公、婆、姑、舅、娘、姥、哥、姐、夫、兒。
以文教器具為姓:筆、墨、紙、硯、琴、棋、書、畫、印、扇、鼓、管、蕭、笙、號。
以軍隊編制為姓:軍、師、旅、團、排、班、帥、將、校、尉、兵、卒、家。
以時空方位為姓:春、秋、夏、冬、晨、午、晚、夜、東、南、西、北、上、下、左、右。
以天干地支為姓:甲、乙、丙、丁、子、丑、寅、卯、辰、午、未、申、酉、戌、亥。
以數字符號為姓: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兆。
以各處地名為姓:東陽、長興(浙江)、塗山、縉雲(重慶)、長沙(湖南)、唐山、邯鄲(河北),當塗(安徽)、陳留、華陽、會稽(古地名)。
以諸種色彩為姓:朱、赤、橙、黃、綠、青、藍、紫、黑、白、灰、褐、烏。
以朝代名稱為姓:夏、商、周、秦、漢、魏、蜀、吳、晉、隋、唐、宋、金、元、明、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kv-n3EBfwtFQPkdVzZ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