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的《春江花月夜》不輸張若虛,三四句很驚艷

2020-04-06     古典文學與詩詞

在《唐詩三百首》中,遺珠不少,其中,《春江花月夜》絕對是一顆遺漏的明珠。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幾乎所有的人,都能背下這兩句。聞一多先生評價《春江花月夜》: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

這麼高的評價使《春江花月夜》廣為人知。其實,在張若虛之前,隋煬帝楊廣也寫過兩首《春江花月夜》,其詩不輸張若輸,他的三四句最驚艷。



《春江花月夜二首》


其一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其二

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

漢水逢游女,湘川值兩妃。


其一

傍晚時分,江面風平浪靜,遠遠望去似乎穩穩不動,岸邊到處是正在盛開的春花。月亮隨著流波滾滾,星光隨著潮水洶湧閃爍。


其二

春夜的露水含著淡淡花香,點點月色蕩漾在小潭的水波里。

不知道面前的水潭是通往哪裡,如果是漢水就有緣碰到漢水女神,如果是湘水,就有緣碰到娥皇女英。



在隋朝歷史上,楊廣不僅是一個皇帝,還是一個文學家,他的詩寫得好,後世稱讚也很多。這首《春江花月夜》是他的代表作。

單看《春江花月夜》就可看出楊廣的功力,寥寥四句詩,短短20個字,將春江花月夜收納其間,繪出一幅江月勝景圖。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緩緩讀來,如欣賞清秋月夜之畫,風致婉然。此句好在平實,一個「將」字,一個「帶」字,都是比較虛的動詞,不會破了月明星稀的安穩美感。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隱娘初讀到這一句,眼前仿佛出現一個畫面, 潮水蕩漾,星子閃爍,四周無聲,只有潮水的聲音,靜美無限。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南朝陳後主所作,原詞已不傳,《舊唐書·音樂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樹後庭花》《堂堂》,並陳後主作。叔寶常與宮中女學士及朝臣相和為詩,太樂令何胥又善於文詠,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此曲。

梁陳時,宮體詩盛行,其內容多為吟詠女性,風格綺蔓,辭藻華麗,我們來看一些例子:


夢笑開嬌靨,眠鬢壓落花。(蕭綱《詠內人晝眠》)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陳叔寶《玉樹後庭花》)

妝窗隔柳色,井水照桃紅。(蕭綱《和湘東王名士悅傾城》)


在政治上,楊廣是一個失敗的統治者;在文學上,楊廣卻是一個合格的文學家。



同樣是宮體詩題《春江花月夜》,在楊廣這裡,可以看出其詩歌風格是麗而不艷,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風,雅語之氣。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黃昏遠眺長江岸,暮靄沉沉,江水浩淼。「平不動」是水波不興。江面平坦寧靜,江邊春花如火,開得滿滿當當。

他寫春夜潮生,江水滔滔。「將月去」,「帶星來」將水波激盪,月星交輝的情景寫得極宏大,於寫景的壯闊中寫出了時間的流逝。


楊廣的《春江花月夜》,短卻至美。

將楊廣的《春江花月夜》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作比較,可清楚地看出其描寫春江花月夜景是受到本篇啟示的。「明月」、「潮水」的意象和意境頗有共通之處。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楊廣這首詩在描繪春江花月夜花開景色這方面,具有開先河之功,起了示範之用。

至於你喜歡哪一篇,那就見仁見智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RI-THEBfwtFQPkdDn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