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太老實,容易在這三個方面軟弱,小心自己受苦

2020-01-04     鬼谷子人生智慧

「一個人,如果太顧及別人的感受,註定自己不好受。」這是南懷瑾大師留下的智慧箴言。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就是平等的相處。

生活中有很多老實人,言談舉止總是謹小慎微,唯恐得罪了別人。因為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所以用很低的姿態去處世,甚至會討好別人,這樣會讓人失去自我,過得萬分痛苦。

老實人總是覺得吃虧是福,在人際交往中,寧願自己吃虧,也不想得罪別人。這樣不僅換不來同情,反而會受到別人變本加厲的欺負。

自己缺乏主見,不敢拒絕別人,不敢爭取利益,老實人常因這三點吃盡苦頭。一個人太老實,容易在這三個方面軟弱,小心自己受苦。


一、自己缺乏主見

亦舒說過:「人生,沒有錢並不可怕,我們的人生還有無限潛力。人生,最可怕的是沒有主見,我們的人生將永遠失去靈魂。」

做人很老實,這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因為對別人很善良,當別人遇到困難時,願意不計得失的幫助別人,所以往往會擁有好人緣,大家都喜歡跟很厚道的人交朋友。

但是,一個人如果太老實,很容易出現一種問題,就是把這個世界想像的很簡單。在老實人的觀念里,只要心簡單,世界就簡單。這句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其實是性格的軟弱,是對現實的逃避。

如果凡事都是一種無欲無求,不爭不搶,得過且過的心態,這個人就會失去進取之心。聽人言而亦云,隨世事而逐流,這個人會越來越失去自我,最終變得越來越平庸。可能一生碌碌無為,最後無法取得成就,受苦的只能是自己。


二、不敢拒絕別人

南懷瑾大師說過:「人生中最容易吃的虧,就是不懂拒絕別人的虧。」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種人,誰找他辦事,他都說:「好好好。」就算是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他也不會拒絕別人,寧可自己承受煎熬,也怕拒絕之後會得罪人。

我們都覺得這種人,經常幫助別人,大家都願意跟他做朋友,所以人緣非常好,其實真的是這樣嗎?弘一大師說過:「如果你用討好的方式去跟別人交朋友,別人內心中不一定看得起你。」人們只會尊重強者,弱者是沒有資格跟別人平起平坐的,人們對弱者只是利用而已。

一個人總是遷就別人,就會成為別人眼中的「老好人」。這其實並不是什麼好的稱呼。老好人就意味著,別人覺得這個人是一個不懂拒絕的人,所以可以隨意差遣他。當自己在與人相處時,總是處於弱勢的地位,很多是非和麻煩就會自動找上門來。

有活需要做的時候,大家就想起了你。但是分配利益的時候,別人就會自動忽略你,覺得你可有可無。事情出了紕漏,需要有人背黑鍋的時候,大家都會把你推出去。所以說,幫助別人是一種善良,但是不懂拒絕只會苦了自己,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這樣才能保護自己。


三、不敢爭取利益

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一個人為了自己和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去追求自己的利益,這其實是有上進心的表現,本來就無可厚非。

但是老實人在面對利益的時候,往往會很不好意思,總是覺得談錢太俗氣,或者害怕談錢傷感情。明明是正常的價值交換,利益往來,但是卻對錢閉口不談。俗話說:「親兄弟,明算帳。」把錢當面說清楚,這樣才不會避免誤會,大家做起事來也能心安理得。

世上的事情,往往是對錢諱莫如深,最終反而會鬧得不歡而散。有的人就利用老實人這種心態,故意設圈套,讓老實人往裡面跳。輕則出力不討好,別人不僅不感激,而且也得不到自己應得的利益。重則還會被別人算計,賠了夫人又折兵。

生活中,總會遇到自私自利的人,他們經常會做損人利己的事情。所以老實人不要不敢為自己爭取利益,否則別人會變本加厲的欺負自己。我們如果連自己的利益都不敢維護,又怎麼能保護家人不受傷害。所以說,老實人面對自己應得的利益,一定不要軟弱,否則容易招惹莫測的禍患。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對於強人所難的事情,老實人一定要懂得拒絕。我們並不是要把別人想的都很壞,也不是對別人不真誠,更不是不願意幫助別人,而是先要保護好自己,這樣自己的善良才不會被辜負。否則,自己的福氣會慢慢溜走,一定要警惕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a6_lm8BxtCz63RLAT3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