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則新聞上了熱搜,韓國藝人崔雪莉因抑鬱症在家中自殺。我以前並不知道這位明星,翻看她小時候的照片,是那麼甜美可愛的女孩,近幾年雖然某些行為遭人詬病,不過還是覺得好可惜,如此年輕鮮活的生命,就這樣被帶走了。
曾經收到一位網友的私信,他問為什麼那麼多名人會自殺,我的回覆是「名人也是人」。
聽起來簡單粗暴,不過這就是終極答案,別說是名人,天才也一樣。
01
抑鬱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作為普通老百姓,當我們看到某些金光閃閃的明星得了抑鬱症,甚至自殺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很詫異。總以為名利雙收就等於幸福,幸福了怎麼還能得抑鬱症呢?
其實名利與幸福並沒有直接關係,抑鬱症也不會因一個人的身份或者地位而繞道,無論是明星、富商還是官員,只要聚集了一定的因素,就會受到抑鬱的困擾。
很多年前一位演員預約了我的諮詢,她年輕又漂亮,事業發展的也不錯。但是她不喜歡應酬,又不得不應酬,感覺心很累。加上戀愛問題,她始終非常痛苦。對於諮詢也懷有擔心,怕曝光,所以一直都很壓抑。一天早上醒來她想到了死,但她知道不能死,無奈之下才尋求了專業的幫助。
哪裡有心靈之痛,哪裡就可能有抑鬱,除了大眾知道的崔永元、葛優、阿杜等名人以外,牛頓、貝多芬、狄更斯和梵谷等天才也深受抑鬱之苦。
我們喜歡把各種想像放置在偶像的身上,有一天人設崩塌,大家又一股腦的牆倒眾人推。作為名人往往承受更大的壓力,凡人的俗事少不了,吃喝拉撒,婚戀、交友,親人關係等等。他們也可能有非常糟糕的父母,或者是悲慘的童年經歷,或者是難以抹去的痛苦記憶。他們與普通人遭遇的日常麻煩同樣多,只是內容不同罷了。除此之外,如果是娛樂明星的話,一言一行弄不好就惹禍上身。
作為普通的老百姓,在生活當中遭遇的挫折,也不例外的可能導致心境惡劣,甚至陷入抑鬱。我在專業的心理平台上,常常會看到各種有關抑鬱的提問:
「父母經常吵架,我感覺好絕望,不想上學了,一點都學不進去,恨父母也恨自己,我是不是生病了?」
「做什麼都沒心情,晚上也睡不好,活著好累。」
「跟老公分居了半年了,總是渾身無力,想想過去全都是傷心,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啊?」
從小學生到已婚者,抑鬱是如此的普遍,曾經有一位產後抑鬱的女性朋友來諮詢,她說自己結婚前特別開朗,什麼事都不是事。誰也想不到她會抑鬱,但確實控制不了自己,總是陷入低落的情緒中,沒有心力做任何事,孩子也受到了影響。
抑鬱之所以會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正是因為這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心理疾病,致病因與基因、遺傳、幼年創傷、原生家庭以及成長經歷都有關係。有位女大學生長的非常漂亮,父母感情和睦,對她也特別寵愛,她學習成績很好,跟同學相處也不錯,但就是會不由自己的想死。她覺得對生活提不起興致,感覺很麻木。
所以當抑鬱降臨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外人常常會不理解,你那麼有錢......你那麼漂亮......你那麼有才......那麼多人愛你......你怎麼會抑鬱呢!?
然後就會有很多評判:你就是太閒了......你就是太作了......
抑鬱,真不是這麼簡單。
02
抑鬱是生命中一種極端的提醒
很多人在狀態不好的時候,想知道自己是否得了抑鬱症,還想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
對於第一個問題,需要澄清的是,抑鬱和抑鬱症是有所不同的,每個人在某個階段都可能體驗到抑鬱,出現輕度抑鬱或者是抑鬱傾向,又或者是不會持續太久的抑鬱狀態。這些大多會通過自身的調節慢慢恢復,但如果症狀明顯,又持續了一段時間而不見改善,就需要進行專業的干預。
抑鬱症需要到醫院才能獲得診斷,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並不能對此下結論,然而一切依據或者診斷,都僅僅只能作為參考,最重要的還是個人的體驗。
抑鬱帶有一種明顯的低落,興趣減弱,整個生命力都受到了抑制,直到感覺生無可戀。
我們可以把抑鬱症看作是魔鬼,對任何人都毫不手軟。但我更希望大家把抑鬱看作是一種提醒,當出現抑鬱的時候,可能需要去思考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我是否從內心不接納自己的父母,現實中也與他們難以融洽;
二、我是否習慣性的把一切都往壞處想,對自己有太多不滿意,喜歡批判和否定自己;
三、我是否對現實有過高的期待,總是感覺生活達不到理想;
四、我是否太少關注自己的內心,不能愛自己,也不能跟別人建立真正的情感關係;
五、我是否常常懷疑自己,總不敢真實表達,對他人和世界很難信任;
六、我是否曾經因為某些現實事件,陷入長期的焦慮當中,卻一直都沒有主動的調節。
抑鬱之所以出現,是因為潛意識裡覺得活不出自我,活不出自由。內心太苦了,苦的還不如死掉算了,而抑鬱正是迎合了這份需求。
如果抑鬱不出現,可能我們不會意識到心靈出現了問題。所以,抑鬱也在提醒一個人:要調轉思維和行為的方向盤了。
03
陷入抑鬱,要學會自救
我經常在網上看到很多求助帖:我好像得抑鬱症了,該怎麼辦?
很多人會以為讓抑鬱好起來,是有一種方法的,而心理諮詢師掌握著這種方法。所以會問「怎麼辦」,就像說:你把那個有效的藥丸給我吧。
還有網友會認為,諮詢師之所以不會在免費的問答中解決問題,是因為想要掙錢。
這些想法都是因為大家對抑鬱和心理諮詢的原理了解不夠,解決一個人的情緒問題,除非是非常輕微的焦慮或者抑鬱,否則根本不是方法能夠起作用的。
即使在心理諮詢過程中,很多方法能用起來,那也是咨訪關係在起作用。道理在那,不在於道理是什麼,而是看誰說給你聽。一份關係建立起來之後,才會產生一種心力促進行動力的產生。否則千萬種方法,都不會管用。
心理是非常複雜的系統,在非專業的諮詢背景下,一個人無意識的防禦會很難放下,這就是為什麼免費的諮詢解決不了深刻問題的原因。不在於錢,而在於通過錢建立了一種安全的心理環境。
之所以講這一部分,是看到很多網友會把抑鬱想的簡單,而讓自己承受太多的痛苦。或者是把免費的問答當作真正的心理諮詢,在感覺無效時喪失對專業諮詢的信心。
總的來說,當發現自己有明顯的抑鬱時,最智慧的自救是立馬行動起來,要積極的開啟社會支持系統。一定要告訴身邊信任的人,可以多一些傾訴,儘量的增加運動,如果感覺這些全部都難以做到,就要儘快的尋求專業的幫助。
當然我們最好是平時多關注自己的內心,在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要及時的想辦法排解。比如說聽歌、看書、看電影、做飯或者是進行其他喜歡的活動,只要懂得愛惜自己,最適合的方法就會出現。避免長期焦慮還置之不顧,最終轉變為抑鬱就不容易處理了。
不管你在哪裡,你是誰,我們的心靈都是一樣的!可以是豐富的,也可以是脆弱的,學會愛自己,愛這個世界,抑鬱就不會來敲門。
來源 | 微信公眾號:525心理網( ID:psy525_cn)一個有營養的心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