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已經大結局收官了!劇中有多少多條支線沒有交代清楚。
比如翟雲霄(李宗翰飾演)後續如何?潘貴雨(丁嘉麗飾演)的下慘?寧馨有沒有被男友騙?老嚴夫婦的兒子最後如何?宮蓓蓓是否如願買到房子了。這些都是大家所關注的焦點。在最後一集中,還有一個開放式的結局,那就是徐文昌(羅晉飾演)和父親徐有道的這一段複雜的父子關係。
徐文昌在劇中就是一個聖母的角色,他對所有的人都十分寬厚仁慈。對待門店中的員工都慷慨大方,他能夠把老洋房的抽成分給每個人。能夠讓朱閃閃在門店2年沒開單,依然能夠安心待在門店中。在老油條等人遇到麻煩的時候動輒幾萬的出資幫助。
徐文昌對待前妻張乘乘(張萌飾演)更是大方,如果不是因為遇到房似錦(孫儷飾演),他都想把2套房子都送給張乘乘。明知道張乘乘出軌後懷孕,仍然陪她去產檢。這樣的一個好男人居然對自己的父親恨之入骨。
原生家庭
徐文昌在15歲之前有著一個完美幸福富裕的家庭,用他的話說他小時候吃的雪糕都是最好的。這些高檔零食就是父親對他的愛。父親的愛向來喜歡用錢來衡量。伴隨父親事業越來越好,他開始背叛妻子出軌了。徐文昌的媽媽從此之後就患上了抑鬱症,在徐文昌15歲生日那天從徐有道的小三的樓頂上跳樓了。
15歲的徐文昌目睹了這一切,從此之後徐文昌就不再過生日。他痛恨父親,因為那個給了他生命的男人,讓他失去了媽媽。徐文昌就開始叛逆,所有和父親有關的一切他都不接受,跟父親對著干。為了讓自己經濟獨立,不接受父親的幫助,他選擇了做父親最討厭的中介的工作。
這麼多年來,他一直以為憑藉著自己的人脈和經驗,脫離了父親。因為原生家庭的緣故,他非常痛恨出軌的人,在前妻張乘乘出軌之後,他甚至已經對婚姻不抱任何的希望了。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徐文昌恨了父親徐有道20年,他的恨已經到達了極致。他甚至想把身體上的血篩一遍,刪除掉徐有道的基因。徐文昌每一次提到父親,他的眼眶都是泛紅的。可見他對父親是既恨又無可奈何。血緣,這種東西又豈是那麼容易斷的呢?
徐文昌很聖母,他不讓別人在他面前提起徐有道的名字。對父親恨之入骨,整整20年了依然無法釋懷。他卻可以勸房似錦原諒潘貴雨。房似錦在看到爺爺因為延誤治療去世之後,就對母親潘貴雨恨之入骨,決定和娘家人一刀兩斷。
潘貴雨入院,弟弟房家棟來找姐姐房似錦。徐文昌卻勸房似錦回家去看望媽媽潘貴雨。正所謂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徐文昌典型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事情放到別人的身上,他都可以感同身受。放到自己的身上,他卻無法原諒父親。
徐文昌因為愛房似錦,在徐文昌看來可以房似錦恨自己的母親,但是要對得起自己的心。正是因為愛,他希望房似錦能夠不要一輩子生活在恨裡頭。
擁抱不代表原諒
徐文昌恨了20年的父親,原來一直都在默默幫助著他。徐文昌的髮小律師朋友秦濤就把事情真相說出來了。原來徐文昌的第一桶金就是父親資助的。當年他出的書的稿費也是父親背後掏錢的。這一切徐文昌是不知情的。他一直以為是靠自己的能力獲得第一桶金的。
這件事情對於徐文昌而言是有震撼力的。一直以為,他一直在接受著最恨的那個人的資助。他是有挫敗感,同時也百感交集。他一直以為可以和父親撇得一乾二淨,沒想到還是牽扯不清。
徐有道在房似錦的請求下,他特意來徐文昌創業的公司做了一道佛跳牆。這也是徐文昌為什麼這麼多年不肯做佛跳牆的原因,他不想和父親扯上關係。看到白髮蒼蒼的父親低頭做佛跳牆的背影,徐文昌再一次眼眶發紅了。
請注意一個細節:徐有道看到兒子之後,他第一時間就感慨很多年沒做佛跳牆了,不知道味道還在不在?他立刻上前想擁抱兒子徐文昌。徐有道緊緊摟住兒子,這個擁抱就像是在懺悔一樣。徐文昌全程沒有反應,他沒有伸手去擁抱父親。他整個人呆住了。
徐文昌被父親擁抱,他是一種無奈。畢竟父母是沒法選擇的。他沒有掙脫開父親的擁抱,不代表他原諒父親。
錢能解決一切問題嗎?
徐文昌不恨的原因很簡單,並非血緣關係,錢才是主因。徐文昌也有著自己的驕傲,他一直以為脫離父親之後,他靠自己的能力過上了有房有車好的生活。在自己創業辦公司的時候,他寧願到處籌錢都不想向父親開口。證明他有多恨父親。
但是當他得知這麼多年父親一直在默默資助著他,而他也間接接受著父親金錢上的資助。他內心構建的驕傲頃刻崩塌了。他的恨也變得十分無力了。因為那個讓他恨了20年的男人並不是那麼無情。
再加上父親來到自己的公司還親自為大家做佛跳牆,錢加上情,讓徐文昌的內心有了些許的軟化。他選擇了不恨,但並不代表原諒。放過自己,也放過了別人。骨子裡與生俱來的東西是甩不掉的,正如他遺傳了父親的好廚藝一樣。
徐文昌也側面證明父親還是愛他的,但是他的媽媽是因為爸爸的出軌才去世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從徐文昌的後退和被動擁抱看出,他有很大可能並沒有原諒父親。只是他不想去恨父親了。結局是開放式的,這也是導演處理周到的地方,給人無限的遐想。
正如徐有道而言每個父母都不會去恨自己的孩子。但是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當一個好父母。原生家庭就是大家的修道場。沒有人能夠去選擇自己的出生,但是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一念之間,一線之隔,截然不同。
親情,永遠是心靈深處跳動的音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Ws_IHEBrZ4kL1VitV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