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一早看到這麼一個視頻,國內江西省籃球聯賽中,一群身穿黑色球衣的球員,追打一名橙色上衣的裁判。
視頻中被追打的裁判,就如馬拉松之神附體般,在人群中閃轉騰挪,硬是憑藉著過硬的身體素質溜出了球館,還順手鎖上了球館大門。
背後追他的,都是市隊級別的籃球運動員,愣是沒一個攆得上他。
這跑路技術,妥妥的最強王者。
最終,球場上只留下一陣陣球員的叫罵聲:「黑哨!」「國罵」
據目擊者稱,該裁判逃離球場後,並未選擇留在原地觀望,而是直接開了一輛保時捷汽車,揚長而去。
事後有現場觀眾,在網上現身說法:
原定7:30開打的球賽,對手要求換球館、加球員,一直拖到9:10分開打。
比賽開始後,哨子非常偏,一節比賽未打完,黑隊這邊已經被吹14個犯規,9個違例,有意思的是,面對如此惡劣的吹罰,黑隊依然占據領先優勢。
直到某次對位,黑隊隊員被掄了一肘子,球丟了,當他選擇回防時,哨聲再度響起,球員們集體爆發,便有了開頭的一幕。
以上說法收集自網友,信與不信,就看各位自己的判斷。
技巧君個人認為,網友的爆料,是有可信度的。
你想,一支球隊里不能全是暴脾氣,總有那麼幾個脾氣好的負責拉架,而這場比賽,黑隊球員幾乎是全隊重拳出擊,在球隊領先的情況下率先動手,顯然是一個個都被氣得急眼了。
更有意思的是,在場的裁判共有三個,球員們仿佛說好了一般,不找另外兩位裁判的茬,專追著其中一名裁判打。
而這名裁判壓根沒有和球員理論的想法,全程貫徹一個「快」字。
目前,該視頻已經在網上傳播的飛起,關於「裁判是否吹黑哨」和「球員追打裁判」的處理結果,應該會在近期產生。
說句實在話,打這種規格不算高的比賽,最怕裁判拉偏手,球員動手吧,你得吃技犯,球員不動手吧,又得忍氣吞聲輸球。
我想應該有不少籃球愛好者,曾經吃過悶虧吧?
籃球賽場上,裁判是負責維持比賽公平秩序的標準。
每個裁判對於每場比賽都有不同的評判標準,簡單來說,對抗性強的比賽,某些裁判的吹罰會嚴格些,避免身體對抗太激烈,發生衝突;對抗性弱的比賽,裁判的吹罰則是會寬鬆些,意在鼓勵對抗。
由於吹罰標準的不一致,有時候會造成某一方的不服氣,這時候,懂得變通的裁判就會吹一些補償性的哨子,儘量讓雙方的吹罰得到平衡。
以上這些,都可以由裁判自行調節,但如果你過度吹偏袒某一方,甚至於吹黑哨,那就是作死了。
冷靜一些的球員,可能會先於裁判交涉。交涉無果,便搜集證據和裁判所在單位交涉,一經確認,輕者將被吊銷執照,重者可能會有牢獄之災。
當然,也有不冷靜的。
當不冷靜的球員聚集在一起,便發生了視頻中的情況。
動手了,的確大快人心。
但發生類似的事情,用暴力解決問題,可能會被驅逐,可能會影響球員的籃球生涯,甚至還有可能負刑事責任。
這樣一想,走申訴途徑,似乎要比逞一時之快,來得更有效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