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壞習慣家長視而不見,有點進步就猛夸?小心會害了孩子!

2020-03-27     媽寶園

《媽寶園》,一群智慧媽媽陪著寶長大,沒有華麗的句子,和你分享生活中育兒的故事!歡迎大家一起探討!當媽那些事兒


孩子壞習慣家長視而不見,有點進步就狠夸?小心會害了孩子!

前天晚上晚飯過後,我帶著女兒到好朋友家裡做客。朋友有個帥氣的兒子,身為獨身子的他在家裡受盡寵愛,六歲的大孩子,晚餐仍得坐在兒童餐椅上吃,一問起原因竟是「怕他吃飯時會到處跑」。見到客人來訪他很是高興,迫不及待地要帶我們到他的玩具房參觀。


我一看,這哪裡像一個玩具房?明明就是一個雜物堆!孩子一股腦兒地將柜子上的玩具往地上扔,直到找到他要的變形金剛為止。接著媽媽拿了他的畫冊來給我們欣賞,他立馬從媽媽手上搶走,一不小心把作品給撕壞了!這下可不得了,趴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哄了好久才平復他的情緒……在我們要回家時,孩子跟我們告別:「阿姨、妹妹再見!」我朋友馬上抱起他,寵溺地說:「寶貝真有禮貌,太棒了」!

在現在的家庭中有很多都是421的模式,4即4個老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2即是爸爸媽媽、1則是1個小孩。大家都知道,這1個小孩就是家裡的小太陽,他在大人們的寵愛下無憂無慮地成長。對孩子出現的壞習慣,他們抱以寬容之心完全不批評,而當孩子有一丁點進步,家長會馬上發現並對他狠夸。在不知不覺中,孩子的行為會慢慢發生偏差,導致嚴重的後果。

一、是什麼原因會讓家長不批評孩子的壞習慣,而有點進步就狠夸呢?

1、家長對孩子的錯誤過於包容

當孩子出現壞習慣時,家長肯定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但他們會覺得孩子還「小」,犯錯誤是可以理解、可以包容的,等大了慢慢就好了!

2、放任孩子自由發展

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教養方式,放任型的家長會給孩子很大的生活空間,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成長,不參與孩子任何的指導,給孩子足夠的自由。

3、溺愛孩子,放大孩子的優點

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天使,是獨一無二的。有些家長過於溺愛孩子,總覺得「我的孩子是世界上最棒的」,無時不刻在發掘他的閃光點。在觀察孩子時會忽略他的不良行為,而放大了孩子的優點,因此一有什麼進步便毫不掩飾地誇獎。


二、家庭中存在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會帶來影響嗎?答案是肯定的!

1、孩子將無法意識到自己的過錯,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他將在這裡學到最初的生存技能、與人交往的方式以及如何規範自己的行為。家長如果過於包容孩子的不良習慣,會讓孩子無法意識到自己的過錯,是非觀念會產生偏差。即使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他也覺得沒有必要去糾正,反正「我想怎樣就怎樣,我說了算」!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我會以哭鬧的方式來解決,久而久之孩子也失去了管理情緒的能力。

2、抗挫能力會越來越差,長大後無法融入社會

在家裡孩子是小太陽,而到了幼兒園後,小太陽地位就會改變,不可能處處以他為中心,更多的要學會考慮別人的需求,承擔的社會角色就不一樣。在家庭里可以沒有太多的規矩,但幼兒園有要求,以後走出校園、社會上也有要求,如果一直在家裡的蜜罐里成長,孩子的抗挫能力會越來越差,接受不了同學的建議、老師的批評;當成年以後在工作中出現錯誤時,同樣很難接受!總覺得處處有人針對他,難以融入社會。

3、做事情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讚賞,缺乏內在動力

家長如果一味地誇獎孩子,慢慢地孩子會產生「我做得好是為了得到大人的誇獎」的心理暗示,而不是「我自己認為要這樣做」。一旦失去了家長的誇獎,會認為做這樣的事情並沒有意義,缺乏內在動力。


三、那家長應該怎樣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呢?

1、保持理性的態度,正確看待孩子的壞習慣與進步

做為家長,要保持理性的態度,正確看對孩子的行為習慣。要知道,人無完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不足與優點,家長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清楚地知道哪些行為必須提醒、哪些行為可以肯定。只有不斷加以引導,孩子才會越來越優秀!

2、如何糾正孩子的壞習慣

當發現孩子出現壞習慣時,家長一定要及時引導。語言教育與行為引導雙管齊下,才能事半功倍!

比如,當孩子因為不開心、發脾氣而扔玩具,這時媽媽要先蹲下來抱抱孩子,肯定他的情緒:「媽媽知道你現在很不開心,對嗎?媽媽可以理解你的心情」!然後再引導孩子理解「扔玩具」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但是呢,你因為心情不好,就把芭比娃娃扔到地上去了,芭比娃娃肯定會很傷心。這個芭比娃娃是外婆送你的生日禮物,如果外婆知道你把她的禮物隨便扔到地上,你覺得外婆的心情會怎麼樣呢?」

當孩子平復自己的心情後,這時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怎樣發泄自己的壞情緒」,最後再與孩子一起將扔掉的玩具送回原位,並總結「下次如果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麼解決」?相信在長期的堅持下,孩子會慢慢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改變自己的壞習慣。同時,「模仿」是孩子學習的重要方式,家長的言行舉止直接、間接地影響孩子,構成他們學習的「榜樣」。因此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兒童提供良好的榜樣。


3、用正確的方式誇獎孩子

「誇獎」本身並沒有錯。但家長要清楚,什麼樣的情況下需要誇獎孩子、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要孩子進步,內在的動力要大過於「誇獎」的誘惑,不是在孩子做對一件事情時就得馬上表示讚揚,而要肯定「孩子的閃光點」和「進步的地方」,要讓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哪裡棒,哪些地方進步了。比如孩子將畫完的畫給你看時,可以誇獎他:「你今天的作品在畫面上更豐富了、色彩搭配得真好」,遠遠比「你真棒」的效果要好!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的一個群體,孩子對家庭會產生一種歸屬感和愛。融洽的家庭氛圍和良好的教育方式會使孩子的個性特徵是積極的、樂觀的,那他在同伴當中會很受歡迎,這也直接影響他生活的質量和童年的快樂,會對孩子產生終身的影響!

本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歡迎分享收藏!謝絕抄襲!

本文章《媽寶園》原創,歡迎關注或者點贊點評轉發文章。歡迎大家一起在下方多多留言交流育兒經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qV1IHEBiuFnsJQVRoo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