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潑、怒吼,孩子出現"負面情緒",你也用負面情緒回應嗎?

2019-12-24     母嬰說


小麗是一個"新媽媽",常常對於孩子時常表現出的負面情緒而感到十分的不耐煩。

當孩子開始哭鬧撒潑的時候,小麗往往對孩子發出威脅的信號,"你再哭我就……"這這類的話語經常會被小麗說給孩子聽。

更有甚時,孩子表現出哭泣撒潑的時候,小麗有時也會對孩子進行打罵,以至於現在孩子在所有人的眼中都成了反面教材。



負面情緒是什麼?為什麼它會讓那麼多的家長和孩子同時抓狂?

心理學上把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痛苦等情緒統稱為負性情緒(negative emotion),而這些情緒因為通常都是比較負面的表現,並且會給身心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好的影響,所以很多人都對其避而遠之。


那麼有些孩子為什麼會出現負面情緒呢?引起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的原因又是什麼?

當孩子想要的禮物得不到的時候,當自己的東西被別人弄壞了的時候,當外界條件使孩子產生失望這個情緒的時候,當大人尤其是家長忽略孩子的存在的時候,孩子也會通過大哭大鬧來增加自己的存在感,而在這個時候,他們負面情緒的發泄方式通常為哭泣、撒潑或者大喊大叫等。



面對出現負面情緒的孩子,家長們應該如何應對

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的時候,往往會步入"雷區",會表現出自己的不耐煩或者是敷衍的態度。而這個時候他們就會以自己的不耐煩,或者是敷衍的態度告終甚至是打孩子一頓來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

科學研究表明,父母的行為多半會影響孩子未來性格的發展,而孩子產生負面影響的時候就是引導的關鍵時期。


撒潑、怒吼,孩子出現


重視不良情緒的發生。

小孩有負面情緒的時候,許多家長會認為孩子是嬌柔做作,並且對孩子的哭鬧會產生敷衍的態度。

例如鄰居媽媽在面對孩子小林哭鬧的時候,經常的做法就是對小林的哭鬧熟視無睹,曾經有一次問她為啥不管管孩子,讓他別再哭鬧了,鄰居說:"小孩子嘛,哭鬧是很正常的事情,哭一會兒就好了。"


估計很多家長都會像鄰居一樣的做法,但是家長們所不知道的是,這樣會使得孩子在性格成長方面發生缺陷,而孩子產生的這些不良情緒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還會給其他人帶來一定的影響。

所以孩子的負面情緒是很值得受到父母們重視的。



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

在孩子因負面情緒而產生哭鬧的行為的時候,作為家長就需要先平靜一下內心,之後對孩子產生負面情緒的來源進行分析,並加以判斷這種負面情緒是應該的還是不應該的。

切記不能在孩子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候,家長因孩子的哭鬧而產生厭煩的心理,從而又把自己的不良情緒發泄給孩子。

應該先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會出現負面情緒的原因,在做判定。



認識到這是一種正常的行為。

每個人都有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候,大人也有會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候,更別說情緒控制力還不好的小孩子了。

所以當孩子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候,家長們要認識到這是作為"人"而有的一種正常的行為,所以不必遏制孩子負面情緒的產生。

一定程度上負面情緒的產生往往還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益處,可以磨練孩子對於情緒的控制力。



那麼,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如何應對才是正確的做法呢?

相信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制止孩子這種負面情緒的發展,所以會無理由無條件的滿足孩子一切需求,而這樣就會給孩子灌輸一種只要我哭鬧你就會給我任何東西的心理。

當孩子的需求難以滿足的時候,家長往往會採用威脅的手法,來遏制孩子哭泣撒潑的行為,實際家長這種行為都是錯誤的示範。



引導孩子說出心裡話。

在外界看來,孩子產生哭鬧的行為都是一些無理取鬧的行為,他們也會因此被貼上"熊孩子"的標籤,家長要學會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對自己說出內心的心裡話,學會與孩子進行交流。

如果家長們能夠真正的認識到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這對幫助孩子成長也是非常有利的,通過內心想法的交流也更能促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



可以適當引導孩子發泄情緒。

孩子產生不良的情緒開始哭鬧喊叫的時候,父母不應該第一時間去想如何制止他這種行為,而是要根據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負面情緒的基礎上來選擇讓孩子適度的發泄這種不良情緒。

孩子的健康受到影響,多方面是因為負情緒積壓過多而造成的。更何況孩子的心理本就很脆弱,發泄情緒相當於給孩子進行減壓,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撒潑、怒吼,孩子出現


引導孩子自我認錯。

孩子因為一些無理取鬧的原因而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候,此時家長不應該一再的縱容孩子這種負面情緒的產生。

父母要在孩子的情緒得到穩定的時候,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所在,再跟孩子進行講道理,讓他明白什麼事情是正確的什麼事情是不正確的。

這對孩子未來人格的形成是很重要的,卻不能使自己的孩子走上"熊孩子"這一道路上。



父母要學會向孩子道歉。

當父母自己教育模式不正確並且已經影響到孩子負面情緒的時候,父母要及時發現,並且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模式,而且要對孩子道歉。

這樣不僅有利於培養出一個知錯就改的孩子,而且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先了解事情經過,然後再進行抉擇

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孩子。孩子也是第一次學著做孩子,對孩子的心理成長要保持尊重理解的態度。


撒潑、怒吼,孩子出現


家庭就像一個小課堂,每個人在其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家庭里的情感交流也會教會我們許多道理。對於孩子產生負面情緒,只要家長們不抱以忽視的態度,能夠重視孩子的成長,孩子一定會健康的得以發展。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榜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wMYRG8BMH2_cNUgI_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