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對性閉口不談,缺少性教育的孩子,做出的事遠比你想像的要可怕

2020-03-20     母嬰說


曾經在去年有一則新聞刷爆了網絡,一名11歲的大連女生被一個不滿14周歲的男孩誘騙到家中,男孩想強行與女孩發生性關係,遭到女孩拒絕後被男孩殺害,最後拋屍在家門口的綠化帶里。

事件一出,立刻轟動全城,一個14歲的孩子,腦子裡想的應該是讀書學習,做出這麼無恥的舉動真是令人髮指。後就有人反映這個男孩曾經多次跟蹤別的女生,並對女生強行摟抱。 這麼小的孩子有這麼大的"性趣",很顯然很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是由極大關係的。

中國傳統思想造成了很多父母"談性色變",對於性教育,很多家長都是閉口不談,覺得這種話題羞於啟齒,孩子大了,自然對於這個就會了解。但是殊不知,這樣給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缺乏性教育的孩子,你很難想像他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

列舉一組數據來說明:據我國的相關統計,中國青少年犯罪數量占總犯罪數量的70%,這其中有30%書屬於性犯罪,造成比例這麼高的主要原因就是青少年對於性知識的缺乏。據調查,我國青少年的對於性的主要認識來源於書籍、雜誌和網上瀏覽,來自母親的教育只有30%,父親的則更少。

這樣你還覺得性教育是沒有必要的嗎!現實中很多例子都能說明,兒童時期性教育不恰當,會導致孩子長大之後形成心理扭曲、性功能障礙等一系列嚴重問題。而家庭是兒童性教育的重要場所來源。

過去對於孩子的性教育大都強調的是青春期開始,因此大部分孩子的性教育是在12-16歲之間,這個時候,性器官也逐漸發育,很多人認為這個時候進行性教育效果是最好的。我覺得性教育其實可以再早一些,因為1歲左右的兒童已經能夠分辨男女;到3歲時候,他們已經可以說出自己的性別,開始有性別意識;5-7歲的時候,他們會逐漸理解,自己的性別是不可改變的。而對於自己性器官的認知,在孩子4歲以後就開始了。所以,要對孩子儘早的進行性教育。

對於孩子進行性教育有助於孩子更好的認識自己的性別,明確自己的角色,從而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也能避免許多問題的發生,不至於一時衝動去做一些無知的事情而遺憾終生。

所以家長對於性及性教育這個問題不要去扭扭捏捏的迴避,如果這樣的話會讓孩子感覺"性"是一個神秘的面紗,他們就會想去通過自己的方式來了解。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孫雲曉認為孩子二三年級時候是性教育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對孩子們講生殖器官,就像是孩子們在學習知識一樣。但其實,從孩子有性別意識開始,就可對孩子進行教育了。那麼,家長們要怎麼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呢?

給孩子正確的性別定位

有的家長一時興起很喜歡把自己的孩子打扮的不一樣,比如男孩給他們穿裙子,帶發卡之類的,打扮成女生的樣子。

家長的這種"惡作劇"式的打扮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孩子會對自己的性別產生懷疑,從而模糊性別的認識。最典型的"娘炮"就是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教他正確的性別定位。所以,從小時候,男孩子就穿男孩子的衣服,女孩子就打扮成女孩子,讓孩子對自己的性別更好的進行一個定位。

不要逃避這個話題

當孩子問到關於性這個問題的時候,家長不要迴避,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會問"媽媽,為什麼我和別的小朋友有的地方不一樣呢"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去教育孩子,可以回答他"因為你們的性別不一樣啊……"然後就給他進行一場性教育。

大大方方的給孩子教育,不要扭扭捏捏,遮遮掩掩的,這樣孩子會以為性是一個很神秘的東西,會去不斷的挑戰這個底線。

在家裡也要有性別意識

有的家長就不注重這個,會當著孩子的換衣服,或者是在孩子面前跟自己的愛人做一些非常親密的動作,這種做法其實是非常不妥的,這會讓孩子沒有性別意識,覺得自己也可以對別人做一些這樣的動作,會感覺男生女生是沒有差別的,對於男女的性別意識就會非常薄弱。

充分發揮父親在家庭中的角色

在家庭教育中,不光光是母親一個人的教育,父親的角色也同樣重要。尤其家裡是個男孩子,光是母親對於他的性別教育是根本不夠的,大部分缺少父親教育的男孩子,長大以後,性格上多少都會有些柔弱,內向,甚至是娘娘腔。

所以父親的角色是很重要的,對於男孩子來說,跟父親在一起會更能培養他的男子漢氣概,性格上也會更加外向。

孩子6歲以前是性教育的啟蒙時期,而父母是兒童性啟蒙時期的重要老師,所以,進行性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要等到悲劇發生的那一天,才後悔沒有對孩子儘早的進行性教育。

對於你們家的孩子,你是怎麼通過什麼方式對他進行性教育的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jUv-HABnkjnB-0zmG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