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紡企共克時艱,開展技術自救,棉紡織技術新傳媒發起《新冠肺炎疫情對紡織企業影響調研》可獲得知識店鋪季度黃金VIP(查看詳情),感謝您的支持!
中國的優勢在於,我們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產業鏈的國家,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和525個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從而形成了一個行業齊全的工業體系。
我們能夠自主生產從服裝、鞋襪到航空航天,從原料礦產到工業母機的一切工業產品,可以滿足民生、軍事、基建和科研等一切領域的需要。
疫情之下,中國紡織業的停擺,對其他國家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越南
中國管理人員無法入境
疫情蔓延,越南工廠也受到衝擊。
2月1日下午3點左右,越南政府無預警宣布拒絕來自中國台灣的航班入境,數以千計、正要趕回越南主持新春開工的台商,因此卡在桃園、高雄機場,越南政府還做出5月1日前拒絕「所有來自中國大陸的航班」的決定。
大陸與越南間停航三個月的禁令,仍然讓不少投資商頭疼。以傳產為主的胡志明、平陽、同奈等南越地區,不少企業是將原來在中國的產線移到越南,生產管理系統多以大陸幹部為主,很多台商生產線的廠長皆系「陸干」。
一位自中國遷廠越南的台商估計,在胡志明市一帶,持中國護照為台商管廠者就有5萬之多;若加上近年大陸直接投資越南以及因中美貿易戰轉往越南設廠的等諸多陸資企業,越南當地的大陸幹部總數應不下10萬人。
一位自珠三角搬遷來越南的工廠的管理團隊,就有1百多位大陸幹部。當春節前大陸傳出武漢肺炎,這位經歷過SARS疫情的台商負責人隨即心生警覺,要求重要管理職的大陸同事提前回到越南工作崗位。
當2月1日越南發布禁航令時,第一時間即安排陸干先飛與中國友好、可以辦理落地簽證的柬埔寨、轉陸路回越南,大陸籍幹部隨後隔離14天,因此得以避開越南次日隨即關閉陸路通關。由於這些幹部為生產管理重心,為避免影響生產品質,這段期間只好降低產能、改為兩班制生產,先度過這次難關再說。
一家位於北越海防有萬名員工的全球品牌內衣代工廠,雇用超過百名陸干,開工也遇到管理幹部能否全部到位的相同情況。
武漢肺炎也帶來物流的衝擊。一位任職越南多年的台資銀行主管評估,越南台商產業鏈結與大陸互動十分緊密,彼此間相互支援甚多,儘管部分產業在越南已有較完整的供應鏈,但是論價格與產量,越南一時間很難完全取代中國。
大部分的廠商多維持一個月的庫存,其影響性還得看疫情得以控制的時間決定。
柬埔寨
缺乏中國面輔料,部分企業停產
柬埔寨製衣廠商會(GMAC)於2月11日公布了一份通告說明了柬埔寨製衣和製鞋工廠缺乏原料生產的情況。
通告說,柬埔寨製衣和製鞋行業的原料,約60%都是從中國進口的。柬埔寨部分製衣和製鞋工廠將從本月底開始停產1個月,或者2個月,因為從中國進口到柬埔寨的原料不足,原因是中國正在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部分工廠還未復工。
GMAC還說:「部分工廠的原料庫存估計將於下周,或下下周用完,然後宣布暫時停產。由於在中國的部分工廠停產,可能造成柬埔寨的工廠於下個月缺乏原料供應生產線。此問題,工廠無別選擇,只好會暫時停產1或2個月。」
柬埔寨製衣廠商會在通告上也說明了部分工廠暫時停產與歐盟或撤銷給予柬埔寨「除武器外一切都行」(EBA)無關。
通告最後還說,對於部分工廠即將暫時停產的問題,所有工廠將在勞動監察員的監督和批准下,按照現行的法律程序,經工人與工廠管理層之間的談判來解決。
柬埔寨勞動部周一表示,柬埔寨至少有四家服裝加工廠可能暫停生產,原因是新型冠病毒爆發導致從中國進口的原材料供應出現延誤。勞動部發言人 Heng Sour表示,服裝、紗線、紐扣和鞋底的原材料供應目前都出現延誤。
Heng Sour 對路透社表示:已經有四家工廠向政府表達了擔憂。這四家工廠總共僱傭了大約3000名工人。Heng Sour 沒有透露這些工廠的名稱或它們加工的品牌。
服裝生產業是柬埔寨最大的產業,每年為柬埔寨經濟創造70億美元的收入。
印度
原料出口中斷
據媒體2月6日報道:由於中國鞋廠都還沒開工,印度製鞋業也受到衝擊。
在印度的鞋業製造商伍德蘭(Woodland)總經理辛赫(Harkirat Singh)說,伍德蘭有10%的鞋子和特殊製鞋原料來自中國,現在也受到疫情衝擊中斷,如果中國的原料出口繼續中斷,對伍德蘭可能造成業務損失5%到10%。
辛赫指出,伍德蘭正努力把中國生產的訂單轉移到其他地方,但這需要時間。
所有受影響的產業都在期盼,中國能全面復工,就可緩解供貨中斷的問題。
資料來源:環球紡機
輪值編輯:番薯
棉紡織技術新傳媒向全國紡織從業者免費開放海量在線紡織學習資源
【免費領取】11大板塊 104節紡織乾貨課程全部免費
人社部:紡紗工、織布工位列100個短缺職業,紡織業未來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