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IT產業之後,生物科技和生物醫藥被認為是發展潛力和空間最大的產業。
在新冠疫情中,這一被業界稱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逆勢增長。
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廣東地區生產總值22518.67億元,同比下降6.7%。但與抗擊疫情相關的醫藥和醫療器械行業卻保持了較好增長。一季度,生物藥品製品製造業同比增長11.3%,其中3月當月增長11.2%。
這一情形也引發了各地政府對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視。
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一次會議,4月29日就表決通過了《關於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它將對這一新興產業健康持續的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生物醫藥產業是深圳市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之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對深圳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出了明確要求。
市委六屆十三次全會報告提出,大力推進坪山生命科學城、大鵬壩光國際生物谷等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形成新的增長極。
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起步較早,2005年就被國家發改委認定為首批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2019年我市生物醫藥產業實現增加值337.81億元,增長13.3%,占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的3.3%。
近年來,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區域競爭十分激烈,長三角、環渤海區域發展勢頭十分迅猛,相比較而言,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仍然存在差距。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生物醫藥產業整體規模,依然位於深圳市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末位。將其建設成為新支柱產業任重而道遠。
本次常委會會議通過的《決定》明確了深圳市「打造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創新中心與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地」的總目標,並從創新能力、產業結構、產業體系等方面提出具體目標要求。
《決定》提出,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健全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工作機制。推動科學編制和嚴格執行規劃,推動生物醫藥企業機構向園區集聚,在全市範圍內優化產業布局,實現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和錯位發展。
《決定》要求,要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加強行業審批監管、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尤其針對當前抗擊疫情的形勢,強調發展與安全並重的理念,健全生物安全治理體系。
《決定》指出,要積極構建產業發展完整鏈條。要求立足突出優勢、補齊短板、開放合作,從產業發展涉及的各個環節進行規定,注重完善薄弱環節、夯實發展基礎,打造覆蓋全產業鏈條、高度開放合作的發展環境。同時深化開放合作,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和國際間的合作交流,實現產業鏈的國際分工與合作。
最重要的,《決定》提出加強產業發展要素保障。要求從人才、資金、土地等各方面加強保障,推動產業發展。同時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物醫藥產業投資,形成產業基金集群,並支持企業掛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