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爸媽玩電子產品之後,這屆年輕人崩潰了

2019-10-17     Vista看天下

現在不少網上衝浪的中老年朋友們,真的比年輕人玩得還凶。

K歌軟體熟練使用,刷劇看小說停不下來,抖音、快手裡拍過的視頻,保存下來能讓64G的手機內存一天就滿,我只能說:「在下輸了。」

豆瓣 @monster

不過,當你稱讚這些快樂衝浪、生活充實的叔叔阿姨們,也別忘了作為更真實的中老年群體代表的你爸媽,很大可能不是這樣。

根據國家統計局28日發布的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我國60歲以上人口有2.49億,而人民網和騰訊同年聯合發布的《中老年人上網狀況及風險網絡調查報告》中,50歲以上的網民才8000萬。

所以大多數父母輩以及比他們年齡更大的老年人們,其實對電子設備的接觸並不多。

數據來源:人民網和騰訊 《中老年人上網狀況及風險網絡調查報告》

因此,不少人也萌生了幫著爸媽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想法。

一是擔心自家爸媽的生活會無聊,除了跳廣場舞、搓麻就沒有別的娛樂方式,網際網路能給他們增加一點不同的快樂。

另一個原因則有點「聞者傷心」。

再不教爸媽點新技能,他們會每天帶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找上門來。一口一個句「寶貝」,使喚著你一會下載幾張圖片,一會再下載兩首歌。

但現實是,想把爸媽帶入新世界又沒那麼簡單。

無數經驗證明,這是一個需要一步步慢慢來、不能揠苗助長的過程。

很多孩子的第一步是說服爸媽要有好好利用手機的意識,不能買了智能機,派上用場的還是小靈通的功能,只打電話、發簡訊。

而通常這一步就遇到挫折的機率高達70%,因為爸媽會用經常沉迷網絡、忘記吃飯的你當做網絡影響正常生活的藉口,而你一時竟難以反駁。

於是只有經歷一番實例講解,證明好好用手機真的會讓他們生活變得方便之後,你才能著手安排各類App使用教學的順序。

是先教用微信發朋友圈、視頻通話,還是先讓他們學會在某寶上給自己添置東西,又或者是學會在手機上看電視劇?

有人偷偷藏著自己的私心。

比如要先尋找一個防止自己總被「教育」的注意力替代品。

再比如以最快速度教會爸媽如何微信發紅包和轉帳,從而專門保障自己的溫飽能力。


不過,這些都還是沒進入正式教學階段的美好設想。

只有真正上手教爸媽具體的操作步驟,這屆年輕人才能體會到幫爸媽推開新世界大門的過程到底會有多難。

比如當你給爸媽發去搜索一大圈後找到的最簡單的文字攻略時,他們會表示自己看不懂這樣「複雜」的內容。

事實很可能是他們都沒點進那個連結。

看到爸媽回復的我,表情變成了這樣

於是你不得不用語音講解作為輔助,而這一步的關鍵在於千萬不能暴躁

因為又有無數嘗試教學的年輕人們用自己的血淚經驗告訴你,一旦你的語氣中流露出一絲不耐煩的情緒,爸媽能在一秒之內敏銳感知,撂下一句「不想學了」,進入自閉模式。

面對這樣的情況,你能做的只有在心裡默默吐槽,為什麼他們能理直氣壯地說「我就是學不會」,我們學生時代卻不能這樣說?

有時候,光解說可能不夠。

爸媽表示,想要一張能夠保存下來反覆觀看、有每個拆解步驟的詳細流程圖。

不知多少90後因此被迫學習如何在短時間提升自己的畫工。(友情附上一張吳亦凡的微信聊天手繪圖,供各位參考)

不擅長畫畫的你也可以直接把凡凡這張圖當做自己畫的。

不過教著教著,也有人慢慢萌生出「爸媽其實挺可愛」的念頭。

畢竟他們問出「為什麼是這樣操作而不是那樣」的傻問題的樣子,像才入學的小學生。

而大多數時候,面對這些疑問,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好像這是身為網絡原住民的一種自帶技能,不知道自己當時是怎麼學會的,反正就這麼自然而然地就知道了。


除了上述的操作教學,不得不提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另一大難題——

向爸媽解釋網絡上的有些東西是要付費的。

就拿聽歌做例子,要讓他們明白「雖然不會有磁帶,也沒有CD,就算只聽聽歌也還是要付錢,並且很可能沒法在一個音樂app上聽到全部的歌,需要下載好某雲、某Q、某米好幾個應用」,真的真的太難了。

這簡直是比那些操作步驟,更讓他們無法理解的事。

相信這時候,絕大多數孩子會選擇直接詢問歌名後幫忙下載這一花費時間更少的方法。

要不然等解釋清楚應該去哪個app下載、為什麼要付這些錢,我早已經下好100首歌了。



如果你以為終於進行完上述所有步驟,可以萬事大吉,坐等爸媽在網上愉快衝浪、收穫快樂,那你可就錯了。

想想曾經讓你的老師們崩潰的瞬間,你應該會明白,教絕對不是最難的,教完一遍爸媽會忘才是,所以你得繼續教學直到他們完全掌握為止。


再加上現在手機應用的版本更新速度極快,孩子們表示更加心累。

上一個版本還沒教會,下一個難題怎麼已經擺在了眼前?

不多說,請將上述步驟開啟循環模式吧。



這兒得點名批評一些「愛偷懶」、總想有人幫忙完成的老小孩們。

他們還會給自己找看似完美的藉口——「網際網路這麼大,我怕自己找不全」,並且只希望你能在有空的時候幫個小忙,簡直讓人不忍心拒絕他們。

但爸媽,你們可要知道咱們用的網際網路是同一個,搜索出來的東西也是一樣的。

最後的最後,經歷了以上全部波折後的年輕人們,終於放棄了開發中老年人電子產品培訓班的偉大夢想。

在體會到小時候爸媽一遍又一遍教自己的複雜心情的同時,感嘆曾經有過這個發家致富念頭的自己還是太年輕。


不過,也有一群聰明人,沒有放過這個商機。

他們發揮自己擅長溝通的特長,不僅教會了自家長輩,還致力於提高中國掌握上網技能的中老年人群比例,承諾包教包會,教學失敗原數退款,從此拯救了一大批有心教學、但實在苦惱教不會的孩子們。

儘管有這樣的代替教學,也知道過程極其艱難,更多人還是會選擇親自來教,希望能夠給父母更多一點關心。

一邊教,也一邊想,以前那個神通廣大的爸媽到底去哪了呢?

他們曾經教會過我們那麼多技能和知識,現在卻需要我們教很多遍才學會,真的不想那麼快地接受他們要變老的事實。

小編勸你別太傷感,因為等到教會爸媽快樂衝浪後,可能你還要後悔——

他們會比你更能熬夜,沉迷手機無法自拔,讓你產生「是不是不應該教會他們」的負罪感。


當初你想過用來保證自己溫飽的小算盤,最後以失敗告終,掏錢的那個人還會是你。



甚至爸媽會利用自己的優勢,起得更早專門來偷你螞蟻森林的能量,讓家庭關係即將破裂。


相信吐槽的朋友們,心裡也一定在為爸媽終於出師、開啟新世界而感到快樂。

又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其實已經想好,等自己老了,肯定不需要孩子來教,一定要當網際網路的最強衝浪老人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p2G0BMH2_cNUgsm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