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手腳冰涼不要忽視!中醫指導這五大穴位可以幫你快速回暖

2019-06-11     中醫推拿與養生

很多人微寒怕冷,尤其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全身發冷,怎麼捂都捂不熱,或者是剛在室內捂熱了一出門就全完了,冷的不像話。這類情況女生尤其多,因為女生體質本就偏寒,不易發熱,所以易冷畏寒。

對於這類朋友來說,冬天,全靠毅力在支撐!

這種畏寒體質其實是可以調理的哦,且聽中醫怎麼說:

手腳冰涼,中醫認為是這些因素導致的:


1、陽氣不足

中醫認為,手腳冰涼是一種閉症,所謂閉即是不通,受到天氣轉涼或身體受涼等因素的影響,致使肝脈受寒,肝臟的造血功能受到影響,導致腎臟陽氣不足,肢體冷涼,手腳發紅或發白,甚至出現疼痛的感覺。

2、氣血運行不暢

貧血會導致循環血量不足或血紅素和紅血球偏低。人體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能力就會減弱,使得手腳特別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環不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末梢循環不良,人體血虛、血運不暢便會手腳冰涼。

3、月經和生育引起的激素變化

在有手腳發涼症狀的人群中,女性占絕大多數。這是激素變化通過影響神經系統導致皮下血管收縮和血液流量減少,從而引發寒症

4、冬季陽氣內伏

冬季是陽氣內伏的季節,相對軀幹而言,手足位於人體的末端,中醫稱其為「四末」。冬季「陽氣內守,不達四末」,所以容易出現手足冰涼。


中醫認為,五大穴位可以使身體回暖:

1、全身怕冷——大椎通陽中醫認為「大椎通陽」,因為這個穴位是督脈與六條陽經的交匯點,大椎是調節全身怕冷的重要穴位,溫灸大椎穴可以通絡散寒,這也是緩解全身怕冷的重要方法。

有手腳冰涼症狀的女性朋友不妨每次洗澡時先用熱水沖大椎穴10分鐘左右,直到穴位處皮膚泛紅——這就起到了類似溫灸的作用,整個頭頸後背乃至全身皆覺得酷熱時,再停歇,沐浴後注意保暖。


2、上肢怕冷——陽池為主,按摩手臂從手掌內側往上撫摩,到手臂和肩部交接處,再從手臂外側向下撫摩到手指,連續三次,然後撫摩另一隻手臂。因為手臂上有三條陰經和陽經,撫摩手臂可以疏通手臂上的陰經和陽經,解決陰陽不和諧。

陽池穴是三焦經上的主要穴位,三焦經是人身上的發熱系統。「陽池」,陽光的池子,可不就能囤聚太陽的熱量。刺激這個穴位可以恢復三焦經的功能,將熱能傳達到全身,簡直就是你身體內一個看不見的小火爐。

刺激這一穴位,可迅速暢通血液循環,平衡荷爾蒙分泌,曖和身體,進而消除發冷症。


3、下肢怕冷——按摩湧泉

中醫學認為,人體諸多經脈都彙集於足底,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都有密切關係。

湧泉被稱為「接地氣」的樞紐,按揉可以調節氣血睡眠,刺激湧泉穴,有益於補腎壯陽、強筋壯骨。經常堅持搓揉此穴必然會促使手腳冰涼、下肢怕冷的症狀康復。


4、溫暖關節----按合谷

合谷穴即虎口,像天寒引起的關節炎、肩周炎等都可以通過按摩合谷穴治療。按摩合谷穴的頻率約為每分鐘30次左右,按摩時以出現酸、麻、脹的感覺(即「得氣」現象)為好。孕婦一般不要按摩合谷穴。


5、耐寒----揉足三里

該穴屬於足陽明經穴,足陽明經是多氣多血之經,對於經絡氣血的通暢關係重大。如果能每天堅持按摩可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


有了這五大穴位的加持,即使是也不怕手腳冰涼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YL4s2wBvvf6VcSZG52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