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受底張鄉柴窯村群眾關注的旭陽舞台已投入使用,9月2日,洛寧縣豫劇團在此傾情上演大型現代戲,它的使用,即使先烈溫旭陽創辦明恥學校喚醒民眾的精神延續,也是新時代柴窯群眾讚美新生活的體現,更是駐村幫扶單位——洛寧縣文廣旅局落實"一摘四不摘"的具體事例……
柴窯村是革命先烈溫旭陽的家鄉,出生於1890年的溫旭陽早年就讀於縣立第一高小,畢業後被聘為鄉、村教師。1918年春,為尋求革命真理,赴上海拜見孫中山,詳陳救國之道,後致力於國民革命。1925年組織炮會反抗壓迫,提倡``二五"減租,1932年建立基層黨組織,1933年成立中共南山區委,1934年自辦"明恥學校"培養進步青年,發展革命力量,引起反動派恐慌,1936年被捕,刑場上慷慨陳詞,痛斥黑暗統治,時年46歲。新中國成立後,縣委、縣政府為其立碑,兩位省領導親筆題辭紀念......
原柴窯群眾簡易舞台位於東東路邊村黨群服務中心對面,近年來,因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常常加班至深夜,而晚飯後的文化廣場又是群眾休閒健身的場所,廣場上的活動已嚴重影響了工作隊的工作......一些群眾就說工作隊幫了咱村恁多,咱不能影響人家工作呀!就向村委提出新建舞台的願望,村委經慎重考慮,決定在原明恥學校附近新建舞台,並列為2019年為民辦的實事之一。聞訊村裡要建舞台,群眾勇躍捐資支援建設,駐村書記樊鵬琳也向局黨組進行了彙報,局黨組在調查研究後及時給予支持......建設期間,局長張正學、副局長張兵甫多次到施工現場查看,並對質量提出具體要求,據了解,繼舞台投入使用後,1000餘平方的廣場已開始硬化......
據柴窯群眾介紹,自脫貧攻堅順利摘帽後,駐村工作隊依然保持戰鬥作風,嚴守駐村紀律,以鞏固脫貧成效為目標,及時向局黨組反映群眾需求,局領導多次到村,親自解決疑難問題,以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好評。(底張鄉/劉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