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貼上獨立標籤的美國年輕人也被迫開始"啃老"了。據悉,美國父母為他們的成年子女每年支出高達5000億美元,比儲蓄當退休金的總數還要多一倍。
日本"啃老"更嚴重
"啃老"一詞,起源於日本,上世紀90年代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後,日本便出現了一大批在家"啃老"的人。或許是這種現象的持續時間太久了,日本的"啃老"現象要想也越發嚴重,如今,超過400萬35歲至54歲的日本人與父母生活在一起。
曾經的"啃老族",硬生生的把自己也"啃"老了。曾經有這樣一條熱點新聞,有一位69歲的老大爺到現在還在靠父母的遺產生活,他一生只工作過兩年,20年沒有給家裡打掃過衛生,如今家裡的垃圾已經堆了一噸多。雖然這個實例有些極端,但這卻是日本"啃老"現象的一個縮影。
中國的"啃老族"呢?
中國人有一個很傳統的家庭觀念,那就是養兒防老。在孩子小的時候對他進行投資,等孩子長大了就會得到回報,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觀念正在漸漸被顛覆。
之前網上報道了一位95後,在深圳全款搶到了一套總價1400萬的房子,問到從事什麼工作的?其坦言自己還沒有工作,買房的錢全是父母給的!
大城市富二代拆二代啃老族比比皆是,父母給孩子買房的一大堆。難道是要年輕人都去啃老嗎?有些年輕人的啃老心態:父母長輩的洗衣、做飯、買房買車還管吃管住,暫時的"啃老"現象不可怕,可怕的是,久而久之,這種現象會變成理所應到和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