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看到現在,是真的喜歡,它的質感,不在畫面,不在那些表面的東西,而在於內里。
看多了「電影質感」的古裝劇,「現實」的都市劇,律師、外科醫生、建築師等各種職業劇,《安家》給了我一種國產劇全新而久違的感覺。
讓我覺得,國產劇,就該是這個樣子的!
《安家》海報
社會群像,豐富多彩的人生體驗
《安家》講述的是房產中介的故事,乍一看,又是一部職業劇。
通過買房子,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自然而然構成一幅社會群像圖。
比如,海清飾演的婦產科專家宮蓓蓓,她和丈夫都是博士,高知群體,但出身普通,勤懇奮鬥,未來可期。
包子鋪的老嚴夫婦,是上海這個大都市的底層小人物,一輩子勤勤懇懇攢下一筆錢,就為了給兒子買房,老了伺候兒媳和孫子,他們不覺得苦,他們樂在其中。
「往後,你是上海寶寶的爺爺,我是上海寶寶的奶奶!」
白手起家的闞先生(郭濤 飾),犯了很多中年成功人士都會犯的錯,流連外頭的溫柔鄉,甚至要給小三買房,但是又不想跟原配離婚。
討好老婆
窮苦出身,最終成為一代飼料大王的林茂根(丁勇岱 飾)遍尋年少時驚鴻一瞥的紅磚山牆老洋房,為自己的「一代大王」夢畫上圓滿的句號。
林茂根撫摸著向公館內的鋼琴
買賣龔家花園時,賴著不走,撒潑打滾想要分一杯羹,堪稱吸血蟲的遠房親戚......
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
在這些群像背後,又延伸出了豐富多彩的人生。
宮醫生夫婦的奮鬥之路,代表了普羅大眾朝九晚五上班,按部就班還房貸,奔向幸福小康的人生路。
同樣,老嚴夫婦為下一代奉獻所有,不死不休,也是當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闞先生出軌的背後,是「一方面希望有人寵著我,伺候我,讒媚我,一方面又希望有人能讓我去讒媚她」的複雜心理。
犯賤!
飼料大王林茂根「一代大王」夢的背後,是一個少年的夢想,也是一種補償甚至是報復性心理——
用與昔日上海灘大王齊名的方式,補償曾經被人瞧不起的受傷的自尊。
入住昔日紡織大王、麵粉大王們的宅邸,大宴賓客,填補內心自卑的空洞。
他甚至相信,住進那些昔日大佬們的府邸,便能讓他們的財運和靈氣滋養自己,助力事業。
這樣的心理,在現實中並不少見,而對這種內心執念的探索,又令人饒有興趣。
林回憶當年遠遠看到紅磚山牆的老洋房的情景:「透過層層疊疊的人頭,我突然發現,有一幢紅色的小樓......」
龔家花園案折射出來的一群人,可怕卻也真實存在人間~
每兩集一個賣房案例,每個案例都不同,穩穩地把控住劇情節奏的同時,給予我們看下去的興趣和動力。
窺探他人的人生,探究背後的奧秘,始終是人性深處的慾望。
這部劇把蛋糕鋪得很大——打造社會群像,可喜的是,它鋪成了,而且鋪得很漂亮~
徐姑姑的價值觀
但《安家》的終極魅力,不在於世間人生百態,也不在於成功打造出的社會群像,而在於徐姑姑(羅晉 飾)對待人事的真誠和用心。
徐姑姑
他是上海灘買賣老洋房的專家,他常掛在嘴邊的是:「你要用心去對待啊~」
「面帶微笑,你要讚美它,它能感受得到的~」
對待食物,他也有一套自己的理論:
「汝未見花時,花就不漂亮,所有好看的、好吃的、好聽的、好玩的都是道,你要用心去感受的~」
「所有好看的、好吃的、好聽的、好玩的都是道,你要用心去感受的~」
這雖然給整部劇增添了不少笑料,但是耳濡目染久了,我竟然被感動了。
曾有人說,一個對待食物細心有耐心的人,待人也不會差。
年歲漸長,見得多了,品得多了,漸漸覺出這句話的味道來。
對待食物耐心細心,是為感恩,是為尊重,盡力將食物做得好吃,重視它的犧牲和付出。
其實不僅是食物,旁的也是一樣。
對待小動物,悉心照顧,耐心傾聽,對待熱愛的事物,戒除焦慮和急躁,深入體會它。
能夠這樣見微知著,待人就一定是真誠溫柔的。
「怎麼綁那麼緊,一會兒餅皮回軟了,就沒吃口了~」
為幫房似錦(孫儷 飾)找老洋房,徐姑姑帶房似錦去拜訪跑了四十年的老郵遞員,照例給人帶了一盒鮮肉月餅,路上責怪房:
「這鮮肉月餅的袋袋怎麼能綁那麼緊呢,一會兒餅皮回軟了,就沒吃口了~」
到了老郵遞員家裡,他先不急著問老洋房的事情,而是好好陪人下棋、喝茶、吃鮮肉月餅,倒是一邊的房似錦按捺不住了。
後來,徐姑姑問房似錦:
「整個中介行業的人都知道他過去是個郵遞員,都在求他幫忙,但為什麼他只幫我?
因為,我認認真真地陪他下棋,認認真真地跟他一起吃鮮肉月餅,還是熱的!」
「我認認真真地陪他下棋,認認真真地跟他一起吃鮮肉月餅,還是熱的」
「每次我去找他都是有事相求,他也知道我找他一定有事,但有目的並不是一個貶義詞。
哪個人生下來沒有目的?
最關鍵的是,你不能把你的目的凌駕於任何的一切之上。」
「你不能把你的目的凌駕於任何的一切之上」
說真的,看完這集後,我在鋪床時都變得有耐心多了,我變得更加愛惜我的房子,愛惜我所熱愛的一切。
這就是好劇的魔力。它能衝擊我們的觀念,震撼我們的內心,哪怕只是短短的幾天,也像打開了另一重世界。
在當下這個焦躁的社會,能有一部劇傳達這樣的觀念,在近幾年熱播的國產劇中實屬罕見。
這註定《安家》雖然披著熱熱鬧鬧的都市劇外衣,但內里,其實是一部細水長流的靜心之作。
孫儷的選劇本功力
由此我不得不佩服孫儷選劇本的功力。
這是時隔七年,孫儷再一次演現代都市劇,上一部還是2013年的《辣媽正傳》。
《辣媽正傳》海報
歲月催人老,但眼光不變。
孫儷的很多戲,都成為了經典,如早年間的《玉觀音》。
有些達到國產類型劇巔峰,如《甄嬛傳》是宮斗劇之王,或開創新天地,如《辣媽正傳》和這部《安家》。
《辣媽正傳》在當年一眾婆媳劇里另闢蹊徑,活得燦爛飛揚的寶媽令人眼前一亮。
寶媽夏冰
《安家》是近幾年職業劇中難得的佳作,成功展現了房產中介行業的面貌,塑造了社會群像,更是深入肌髓,拍出了自己的格調~
《安家》房似錦
也不像其他很多職業劇,披著職業劇的外衣在談戀愛。
《安家》中有愛情,徐姑姑和房似錦的關係在悄沒聲地轉變著,但就目前看來,搞事業仍然是整部劇的第一要務。
孫儷自己也在採訪中說了,不會重蹈其他職業劇的覆轍,大家放心了看。
「我們從頭到尾都在兢兢業業搞事業」
比起那些流量明星們迎合當下去拍一些同質化嚴重,蒼白無味的劇,孫儷顯然更有耐心等待一部真正的好劇。
這點上,和徐姑姑是何其相像啊~
不一味迎合大眾,比如大家都愛看的哭戲,孫儷就明確表示,會哭會背台詞不能作為衡量一個演員演技的標準。
孫儷為人津津樂道的哭戲
表演是整體的,不能光拿一場情緒爆發的戲去代表一個演員的演技。
而台詞念得好是基本功,也不能拿它去評判一個演員的好壞。
孫儷在《安家》中最喜歡的一場戲,反而是房似錦從原生家庭回來後隱忍不哭的一場戲。
父親出了車禍,房似錦趕回家的路上兩三天都沒吃飯,結果回家之後絲毫沒有感受到家人的關懷。
回上海後,徐姑姑給她煮了一碗熱面,感受到徐姑姑關懷的房似錦,內心五味陳雜,但忍住沒哭,吃完了面又馬上去跑業務了。
孫儷說,這是她演得最痛快的一場戲。我想是因為情緒層次多,感情複雜而飽滿,又貼近現實中人物的關係吧。
隱忍不哭,已經成為了房似錦的性格表現,而實際生活中,我們也不愛哭,除非忍不住~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讓更多人看到這部優秀的劇,如果《安家》能成為國產職業劇的新起點,那未嘗不是2020年一個好的開始呀~
(作者:天涯小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cz4tXABjYh_GJGVh7b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