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後做好這幾點 玉米增產上百斤!

2020-08-11     一條農資

原標題:立秋之後做好這幾點 玉米增產上百斤!

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今日立秋,夏之絢爛的結束,秋之收穫的開始,精心管理玉米用一場豐收迎接這個金秋

立秋時節玉米逐漸從抽雄期至成熟期,是玉米成長的關鍵時期,如果管理不好,很可能會影響玉米的收成。所以立秋時節玉米的管理要注意以下幾點:

01 防病蟲害

夏玉米進入8月份以後即將抽雄授粉,玉米中後期主要發生的病蟲害有玉米頂腐病、褐斑病、莖基腐病、玉米螟、棉鈴蟲、粘蟲、玉米蚜蟲等。

02 防旱排澇

花粒期是玉米需水的高峰期,這一時期缺水會影響籽粒的形成和灌漿不飽滿,造成果穗禿頂、缺粒、籽粒秕瘦,產量降低。因此,遇旱時要及時灌水,滿足玉米灌漿對水分的需求。但在玉米生長後期,根系的活力逐漸減退,耐澇程度逐漸減弱,在遇暴雨或連陰雨時要立即排澇,對低洼田塊在排澇以後最好進行中耕,破除板結,疏鬆土壤,增強通氣性,延長根系活力。

03 追施粒肥

玉米在穗期追肥量不足,後期有脫肥現象時,要追施花粒肥,促使玉米粒飽、粒重、高產。

04 防止倒伏

玉米倒伏後對產量影響非常大,因此應採取措施進行預防。如在玉米生育期間遇到難以抗拒的風暴襲擊,引起倒伏,應採取積極的補救措施。如在拔節後發生倒伏,應進行中耕培土,讓玉米自身恢復。當玉米在抽雄後發生倒伏,應及時人工扶起並進行培土,以減少損失。

05 適當晚收

在不影響複種的情況下,可適當地推遲收穫期,提高玉米粒重,增加產量。當玉米苞葉乾枯鬆散,籽粒變硬發亮呈金黃色玉米籽粒乳線完全消失時,即為玉米完熟期,此時收穫產量最高。

怎麼掌握收穫期?籠統的講,玉米晚收增產技術就是在不影響小麥適時播種的前提下,儘可能的延長玉米灌漿時間、增加粒重,從而提高玉米產量、改善玉米品質。聽說,玉米適時晚收可每畝增產100斤以上哦~

然而,很多農民朋友收穫玉米,要麼是看別人收,自己也跟風搶收,要趁家人有空趕緊收了,以免耽誤外出務工。有的人即使知道「玉米適時晚收可以增產」這個道理,但對具體什麼時候晚收不是特別清楚。一起來看如何通過適期晚收來使玉米增產。

1.延長籽粒灌漿時間,提高產量。玉米只有在完全成熟的情況下,粒重最大、產量最高。收穫偏早,成熟度差、粒重低,產量下降。有些地方有早收的習慣,常在果穗苞葉剛變白時收穫,此時千粒重僅為晚熟期的90%左右,一般減產10%左右。

2. 提高產品質量。玉米適當晚收不僅能增加籽粒中澱粉含量,其它營養物質也隨之增加。籽粒營養物質的積累是一個連續過程,隨著籽粒的充實增重,蛋白質及胺基酸等營養物質也逐漸積累,至晚熟期達最大值

3. 適期收穫的玉米籽粒飽滿充實籽粒均勻,小粒、秕粒明顯減少,含水量低,便於脫粒和存貯。

玉米收穫過早,籽粒灌漿不充分,可導致千粒重下降,產量降低。適當晚收可增加粒重、減少損失、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是一項不需增加成本的增產措施。

改變苞葉變黃就開始收穫的習慣,完熟期才是玉米的最佳收穫期。因為過早收穫,籽粒沒有完全成熟,嚴重影響產量,收穫過晚有會造成養分倒流現象,所以說,早收晚收都會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06 怎樣知道玉米是否進入完熟期?

生產上,一般以出現黑層作為玉米成熟的標誌,但是,冰雹、早霜、病害等因素也會誘使黑層提前出現。此外,在灌漿期,發生零度以上的持續低溫天氣,也會誘導黑層出現。因此,需要綜合苞葉黃化、乳線消失和黑層出現等信息,判斷玉米熟期。

從外觀特徵上看:植株的中、下部葉片已變黃,基部葉片乾枯,玉米苞葉呈黃白色、乾枯鬆散,籽粒變硬發亮,乳線消失,籽粒底部出現黑層時,即為完熟期,此時收穫產量最高。

(圖:黑層發育進程)

一般情況下,按玉米正常生育算,玉米苞葉枯黃後,向後推遲10天左右收穫,即將玉米授粉後40~45天收穫的習慣改為授粉後55天左右收穫。充分利用玉米生育後期秋高氣爽、利於乾物質積累的氣候資源,儘量延長玉米灌漿時間,讓玉米粒重潛力充分發揮。

由於各農戶玉米管理方法的差異,導致各戶玉米收穫時期不同,因此,玉米收穫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果穗收穫後,要及時脫皮,及時晾曬,堆放在朝陽、透風的地方晾曬,並經常翻動,不要因農事忙而導致玉米霉爛、霉變而受損失。

07 做到玉米晚收增產,需謹記「六個一」

一看:看玉米生長特徵,玉米的成熟期需經歷乳熟期、蠟熟期、完熟期三個階段。因玉米與其它作物不同,籽粒著生在果穗上,成熟後不易脫落,可以在植株上完成後熟作用。

一定:定玉米最佳收穫期。完熟期是玉米的最佳收穫期。有些農民擔心雨天影響秋收,耽誤冬小麥種植;有些農民更擔心自己果實被別人「搶走」,因此常常見到農民搶收現象。早收晚收都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一推:推算玉米晚收時間。一般情況下,按玉米正常生育算,需期延長10天左右進行收穫為宜。

一收:收要快、要及時。提前看好天氣預報,安排好人員、車輛等預收前的各種準備工作,力爭一次性收穫完成。

一剝:收穫後不要進行堆垛,及時利用人工及時玉米剝皮機進行扒皮。

一脫晾:因晚收玉米的含水量一般在30%~40%左右,收聽天氣預報,在晴朗天氣進行晾曬,並及時進行脫粒晾曬,晾曬到玉米含水量在14%以下為宜。

來源:種業商務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u1d53MBeElxlkkad-w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