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首發,點擊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文|江徐
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與芮小丹一邊吃飯一邊聊各自的生活態度。在丁元英看來,芮小丹放棄別人夢寐以求的德國居留權,選擇回國,當又苦又累又危險的警察,是因為她活得自性自如。需要放棄一些,才能拿起一些。所以,她活得是簡單,而是奢侈。
我們總說,有舍才有得。我們不願意舍的又太多,金錢名利,香車別墅,因而一輩子都無法活出自我,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
這讓我想到義大利經典影片《海上鋼琴師》,它通過一個簡單而傳奇的人生,探索人之生存問題。浮世匆匆,誘惑遍地,人應該如何認清自己,如何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又如何誠實而堅定的去追求這種生活方式,勇敢做回自己。
看過《海上鋼琴師》,你或許就會在心中產生這些思索。
1.不幸的棄兒,幸運的天才
這部影的另一個名字是《一九零零的傳奇》。1900,是故事發生的年代背景,也是主人公的名字。確切說,他沒有姓名,1900隻是他的代號。
有一天,在往返於歐美的郵輪上,遊人在經曆數日的海上旅行與狂歡後,終於登岸,去追求他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
人去船空,一地狼藉。一個襁褓嬰兒他的父母遺棄在一架鋼琴上。嬰兒——鋼琴,這奇妙的組合,冥冥中決定他一生命運。
船上的鍋爐工人丹尼,常常到這裡來撿拾乘客丟棄的物品。這一次,他看到了被遺棄的嬰兒。丹尼熱心善良,他決定收養這個小傢伙。他還很用心地為嬰兒取了一個很長很講究的名字,簡稱1900。
從那之後,在丹尼與船上諸位員工的悉心關愛下,1900慢慢長大。
從世俗角度看,1900一無所有,沒有父母,沒有家庭,沒有國籍,沒有家鄉,沒有姓名,沒有來源,他人生的起點就是一個謎。
正如《聖經》上所言:「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1900擁有一樣東西,那是上天對他的補償:非凡的音樂稟賦。
一天夜晚,小1900坐在鋼琴前,他無師自通,演奏著樂曲,順暢而優美,驚艷眾人。他厭煩各種規章制度,他的音樂總是信馬由韁,渾然天成。音樂之於他,既是妙手偶得之的幻境,也是內心世界的展露。
當他在鋼琴前面坐下,開始演奏,整個世界為之變了色彩與節奏,他自己也隨之開始神遊,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無所不往,不所不想。
潛入音樂,他可以去到奧爾良,看見那裡「濃霧就像一片乳白色的帷幕,懸掛在街燈下,遮斷了一切,房子沒了屋頂,大樹沒有樹梢,教堂少了尖塔,來往的行人沒有了腦袋……」他也會去往別的國度,在那裡,「女人的發梢散發著香氣,一切都閃耀著光芒,老虎四處遊行……」
1900沒有下過船,但閱人無數。他具有敏銳目光,洞察人生百態。在他樂曲中,有謀殺親夫後與情人攜款逃走的老婦人的陰暗,有心事沉重的中年男子凝神枯坐的憂鬱,有看破紅塵的風塵女子的浪蕩……他將它們轉化為包羅萬象的音樂。
音樂於他,是表演,也是表達,是解讀,也是共鳴。
1900很不幸,因為生來就是棄兒。
1900很幸運,因為生來就是天才。
2.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所以棄絕誘惑
1900直到三十歲都沒有走下過郵輪。他只在海上演奏,船一旦靠岸,就將纖細十指抽離琴鍵。這是他對自己稟賦的操守,也是對內心家園的守候。
後來,他遇到小號手麥克斯,兩人情趣相投,很快成為朋友。
麥克斯了解到1900的才華後,一再鼓勵他走下船,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廣闊天地里可以大有作為,大展宏圖。
麥克斯用世俗世界的標準為朋友設身處地的幻想:
憑藉音樂才能,人們將為之瘋狂,你會賺大錢,買一個大房子,娶一個好妻子……
憑藉一技之長,1900當然能夠獲取財富、名利、地位、聲望。這些都是絕大多數人孜孜以求的東西,對於1900而言,卻是唾手可得。只要他走下船。
但是,1900對它們根本沒有興趣。
為什麼呢?
他向朋友吐露心聲:
陸地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四處遊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並不羨慕。」
郵船是他的出生地,也是象徵濁世之中的一方凈土。面對世俗誘惑,1900守住了初心。
因為他清楚,陸地上追名逐利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
當一個不清楚自己不想過怎樣的生活時,他就淪陷於塵世的夢幻泡影。
當一個人清楚什麼樣的生活是自己鄙棄的時候,他就能拒絕酒色財名。
3.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所以做出取捨
匈牙利大詩人裴多菲有一首著名的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人一旦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樣能夠為此拋棄愛情。1900就是這樣的清醒者。
那天,1900像往常一樣坐在琴前演奏。不經意的回眸,那一瞬間,透過舷窗,看他到窗外有個女孩,正在對窗自照。
她夢幻一般的雙眸、金黃柔軟的髮絲、玫瑰花瓣一樣的嘴唇,都讓他魂牽夢繞。
從此,他春心萌動,坐在鋼琴前的那番自信到了愛情面前卻畏縮起來。倉促告別,她留給他一枚吻。
最終,他決定下船。他告訴麥克斯,想去到陸地住上幾年,從陸地的角度看看大海,聆聽大海的聲音。
在麥克斯聽來,這番說辭很玄妙,或許只是一個藉口,他認為1900其實是為了為了之前邂逅的女孩。
事實上,他沒有讀懂1900的內心——之所以決定下船,可以說是愛情的召喚,確切說是在愛情激發下,他想進一步追求內心深處的呼喚,繼而告訴自己,該如何去走今後的人生之路。
對1900而言,下船代表嘗試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準備下船那天,所有看著他長大的人都來送行。
當1900走到舷梯中間,他停止了步伐。蒂姆·羅斯用微妙精準的神態,細緻演繹出1900在不動聲色中不斷變化的心理動態,迷惘、困惑、失落、絕望,最終釋然,然後捨棄。
那精彩的一幕,正如影片中國版海報設計師黃海所說:
時隔多年,依然清楚記得棧橋上的1900,選擇放棄、扔出帽子、揮別紐約的一幕。如今再想起來,那以後的1900才成為純粹傳奇。
這是1900人生中華麗的轉身。
在此之前,他一再拒絕下船,是因為對未知抱有恐懼。
在此之後,他決定留在船上,是因為對生活確定明晰。
1900到了自己,所以成為純粹傳奇。
知道自己不想過何種生活,容易。
知道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不易。
知道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並且義無反顧地投奔它,需要極大的勇氣與誠實。
4.找到自我,是人生真正的職責
時代變遷,歲月更替,船上曾經的繁華早已落幕,唯有1900呆在船上。麥克斯找到了1900。
麥克斯依然鼓勵他走下船,去追求人生榮耀,去創造屬於他的錦繡前程。
麥克斯不能理解,1900明明有能力去追求體面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為何他死也不願下船。
面對真誠的朋友,1900分享了內心想法:
在那些無限延伸的城市中,什麼都有,唯獨沒有盡頭。在舷梯上,擺在我面前的琴鍵有成千上萬,永遠也數不完,根本就沒有盡頭,這個鍵盤太大,而在這個無限大的鍵盤上,你根本就沒法去演奏。
琴鍵有始有終,琴上88個鍵,一個不多,一個也不少。琴鍵是有限的,人是無限的,藉助有限的琴鍵,人所能創造出來的音樂是無限的。我喜歡這樣,那是我能接受的生活方式。
注意了,1900說「我喜歡這樣,那是我能接受的生活方式。」
人是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也隨之千姿百態。選擇自己喜歡的,選擇自己能夠接受的,這難道不是誠實勇敢的人生態度?
1900清楚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因而,哪怕身處困境,依然篤定。他熱愛在有限的琴鍵上演奏無限的音樂這樣的生活,因而心意堅守。
取捨清晰明了,名利、愛情、甚至生命,都可以捨棄,最終選擇與船俱毀。
赫爾曼·黑塞說:「對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然後在心中堅守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1900就是這樣的勇者。
尼采說:「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於適當的路,正確的路和唯一的路,這樣的路並不存在。」
願你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條路,找到自我,以喜歡的生活方式,度過漫漫餘生。
【作者簡介:江徐,80後女子,十點讀書籤約作者。煮字療飢,借筆畫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詩情誰與共》。點擊右上角「關注」,收看更多相關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phiDnEBiuFnsJQVNi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