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人,是划過時代的一道赤色彗星

2023-02-26     阿正說動漫

原標題:這個男人,是划過時代的一道赤色彗星

這個男人,是划過時代的一道赤色彗星

在《高達》系列作品中,「戴著面具的反面角色」幾乎已經成了一種典型。

經常看高達的觀眾一看到戴面具的角色,就會先入為主地認為這人要搞事。哪怕是不那麼壞的面具人,往往也會因為這個裝扮而風評被害。

造成這一「偏見」的根源,當然要追溯回《高達》歷史上的第一位「面具男」。

他是與主角亦敵亦友的宿敵,是讓無數老兵患上紅色恐懼症的赤色彗星,也是因一句遺言在高達粉絲中「身敗名裂」的UC紀元梗王。

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夏亞·阿茲納布爾

01

面具與假名

在聊那些讓夏亞「身敗名裂」的名梗之前,我想先從他的起源開始講起。

他戴上面具,既掩蓋了自己的身份與真名,也將自己與幸福的過往徹底切割。

從此以後,他就踏上了一條荊棘之路。在那條道路上,只有復仇、陰謀與未酬的壯志。

夏亞原本不叫夏亞,而是卡斯巴爾·戴肯。他的父親是吉翁·戴肯,一位為宇宙移民爭取與地球居民平等權利的政治家。

吉翁·戴肯在宇宙移民中有著極高的威望。可是,他卻在一場演講的現場離奇暴斃而亡。

野心家扎比家趁機篡權,在這位平權運動家的名下建立了一個軍國主義國家——吉翁公國。

戴肯留下來的一對兒女和遺孀,自然成了這些野心家的眼中釘。只是,礙於這位名義上的國父的面子,他們不敢搞些大動作。

而且,吉翁公國的政府內部,也不是完全的鐵板一塊。心向戴肯的人並不在少數,他們也在盡全力庇護戴肯留下的親人。

即便如此,夏亞和他的妹妹還是被迫和母親分離了。母親被扎比家軟禁起來,他們倆也被扎比家監視著。

小卡斯巴爾和妹妹心懷「總有一天能和母親重逢」的希望相依為命,顛沛流離。直到母親的死訊傳來,徹底粉碎了他們的幻想。

這是壓倒卡斯巴爾良心的最後一根稻草。自那天起,他的妹妹就認不出他這個哥哥了。

他頂替了真正的「夏亞·阿茲納布爾」加入了吉翁的軍校,開始了他傳奇的軍旅生涯。

在炮彈不長眼的戰場上,他堅持把自己的專用機漆成與眾不同的紅色。

如果別的人這麼干,恐怕會因為「槍打出頭鳥」活不過三集。不過,夏亞專用機的紅色,卻因其駕駛員成為敵方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在聯邦和吉翁間的一年戰爭結束7年之後,原聯邦的老兵見到一台紅色的機體躥出來,還是會聞風喪膽。

靠著卓越的軍功,在一年戰爭期間,他儼然成了吉翁公國的戰爭英雄。

即使掌權的扎比家中有人已經識破了他的身份,也因他過硬的能力選擇拉攏他,試圖將他培養成自己這邊的人。

只是,復仇的念頭一直未曾在他心中消卻。再多的利益與私情,都無法阻止他的「王子復仇記」。

真心把他當朋友的卡爾瑪·扎比被他借阿姆羅那幫主角之手除掉,這個天真的少爺臨死前才意識到夏亞算計了他。

試圖以利益拉攏他的基西莉亞·扎比在吉翁公國戰敗前夕殺死了掌權的基連·扎比,準備帶著她的部下「勝利轉進」。

結果,夏亞用一枚直衝她腦門的火箭彈,把她的生命和她的野心一同埋葬。

完成了復仇之後,扎比家的殘餘勢力根本不足以對他反攻倒算。甚至,他們還必須與這個吉翁的戰爭英雄合作。

夏亞終於告別了面具,他不再需要掩飾自己的身份。

不過,當他需要重返地球圈、混入聯邦政府的時候,「夏亞·阿茲納布爾」這個名字還是太招搖了。

他再一次干起了老本行——化名為「柯瓦特羅·巴吉那」,總是戴著副墨鏡。

這墨鏡也就只能騙騙新人,在一年戰爭期間被他貼身緊逼的白色基地眾人基本都一眼就認出了他。

此時的墨鏡和假名,更像是一種表態——他既不想用卡斯巴爾·戴肯的身份搞事,也想和吉翁的戰爭英雄身份割席。

他只想作為一名ace駕駛員,一個坂本龍馬式的職業革命家活動。

然而,計劃沒有變化快,形勢的急劇變化,再一次把他推到台前。他必須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為自己的組織爭取支持和政治正確性。

這一次摘下面具之後,他就再也沒有重新戴上了。等他再次拋頭露面的時候,他已經是統領新吉翁的總帥,受到宇宙移民的擁戴。

再一次從絕境中生還的他,帶著壯志未酬的憤怒,懷著對人類群體的失望,推著阿克西斯衛星逆襲而來。

雖然夏亞的一生並不長,僅僅三十餘年而已。但我們依然可以這麼說:在他生命中的大多數時間點回望,他都有著沉重的過去。

遮蓋真容的面具和墨鏡,掩飾真名的假名,都是他用來和過去割席的道具。或許他一直都渴望著像一年戰爭時期的赤色彗星那般無拘無束地戰鬥。

只是,他的野心、他的志向要求他必須無所不用其極。摘下面具,亮出真名,他最終還是放棄了自由身,親自將自己送上了十字架。

02

UC梗王

雖然夏亞短短的一生波瀾壯闊,和阿姆羅一起消逝在阿克西斯的光芒中後,UC紀元的後繼者中不乏有將其視為英雄和精神導師的人在。

但是,從觀眾的視角來看,夏亞的一生就不是這麼光輝四射了。

夏亞第一個為人津津樂道的梗,就是他那謎一樣的戰鬥力。

從劇中的設定、他人的描述來看,夏亞的戰鬥力恐怖如斯,紅色機體可止聯邦小兒夜啼。

可是,劇中正面展現的夏亞的戰績,卻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太好看。

相信大夥或多或少都聽過「紅色有角三倍速」這個稱號,這個稱號最開始就屬於夏亞。

當他駕駛紅色扎古2型突襲白色基地的時候,艦內的觀測員稱他的機體正以其他機體的三倍速度飛行,突顯他的戰鬥力之高。

然而,也許是官方後來覺得,「三倍速」怎麼看也太誇張了。

於是,夏亞專用機就從名副其實的「三倍速」,變成「出力相較普通機提高了30%,在宇宙空間中看起來像有三倍速」。

另外,在《高達0079》中,夏亞幾乎也在一直吃癟。「颯爽的夏亞」這個bgm也被觀眾們戲稱為「颯爽的阿姆羅」、「除了夏亞誰都能很颯爽」

最開始夏亞在駕駛技術上壓阿姆羅一頭,可惜那時候他開的是扎古,根本破不了高達的裝甲。

等他拿到可以對高達造成有效殺傷的新型機之後,阿姆羅的駕駛技術已經被無數吉翁的士兵喂起來了。

時間來到《Z高達》,夏亞開的百式號稱「能用一百年的機體」。

不過,在這場三方混戰中,武器更新換代速度超乎尋常,百式很快就落後於時代。而夏亞最後的敵人,是兩個ace級的新人類駕駛的當代最強新人類專用機。

更倒霉的是,這倆人還都一門心思弄死夏亞。夏亞費了不少力氣,才勉強絕境生還。

在《逆襲的夏亞》中,他總算是開上當代最強的機體沙扎比了。可惜,這次他站的是絕對的反派位,從劇情上來說,他就已經輸定了。

這次他連跑都沒跑掉,直接被阿姆羅逮住,然後一記「牛高達上籃」把他的球形駕駛艙摁在了阿克西斯上。

而且,他還留下了那句讓他「身敗名裂」的遺言:「拉拉辛是可以成為我母親的女人。」

自此之後,夏亞這個角色就成了ACGN中的一個符號:不僅是蘿莉控,還試圖在蘿莉身上尋求母性。

看高達的拿著這個梗笑夏亞,不看高達的也因此知道了他的大名。

客觀地說,夏亞在動畫中的戰績看上去拉胯,真不能怪他能力不行。

其他跟阿姆羅纏鬥的駕駛員基本都很快地去見閻王了,只有夏亞能和阿姆羅相愛相殺這麼長時間。

在UC紀元的戰場上,雙方的一般通過士兵,絕對都不想跟這兩位行走的閻王爺打照面。

而蘿莉控的罪名,其實也有待商榷。拉拉辛確實同時具備了「蘿莉」和「母性」兩個屬性,不過,夏亞最需要的,或許還是「母性」。

他自幼缺乏母愛。母親還在他身邊的時候,更偏愛他的妹妹;母親不在之後,他又得擔起照顧妹妹的責任。

在《逆襲的夏亞》中,他雖然接納了葵司這個新人類蘿莉投奔自己,但是,他身邊的女人還是成熟的娜娜伊。

正如阿姆羅銳評的那般,葵司在他身上尋求父愛,他只是把葵司當工具利用。他只是想給那台新人類專用機找一個駕駛員而已。

或許,蘿莉外表的少女能讓他回想起拉拉辛。可他真正渴求的,還是能夠包容他的一切、母親一樣的女人。

03

文學原型

夏亞這個角色的故事已經在《逆襲的夏亞》中徹底划上句號。然而,我們卻還能在各種地方看到他的影子。

後續的《高達》作品中,有「夏亞前傳」性質的《GTO》,也出現了許多受夏亞影響很深、甚至自視為其繼承人的人物。

《高達》中的「搞事面具男」角色、其他作品中亦正亦邪的反派,亦不乏以夏亞為原型者。

為何夏亞這一形象具有如此強的生命力,能夠同時在創作者的筆下和受眾的口口相傳中近乎獲得永生?

我想,這或許是因為富野在創作這個角色的時候,就融入了文學史上經久不衰的經典形象。

夏亞這個角色的文學原型,我認為可以追溯到《百年孤獨》中的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

這位上校和夏亞一樣,大半輩子都在為了革命打仗。夏亞為了宇宙移民的權利而戰,布恩迪亞為了把教會和殖民者驅逐出自己的國土而戰。

他們倆都在無窮無盡的戰爭中迷失了初心,變成「只能用死亡帶來改變的人」。諷刺的是,他們自己的命卻格外的硬,數次從死神的鐮刀邊溜走。

最讓我直呼「就是本人」的,莫過於這兩個人的感情史。

布恩迪亞上校一生中唯一真正愛過的人,是他看著長大的小蘿莉梅塞苔絲。因意外永失所愛之後,他一生中有很多個女人,卻再也沒有一個真愛。

失去拉拉辛之後,夏亞的感情史,也是一本爛帳。

這兩人的最大不同,在於他們的結局:夏亞在他還能算是英雄的時候,早早死去;布恩迪亞孤苦地活到了晚年,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為之奮鬥的一切垮塌。

布恩迪亞也有自己的「阿姆羅」,他和那位將軍既是勁敵,也是知己,可他卻沒有夏亞那麼天真。

他毫不留情地處決了他的宿敵,連母親阻攔都沒用;夏亞到最後還給阿姆羅泄露了精神力骨架技術,只求和阿姆羅對等地決鬥。

這樣的天真,既是夏亞這個角色純粹一面的體現——身為總帥,腦子裡卻還是想著和敵方上尉擊劍。

也是富野對夏亞這個角色最後的憐憫。我無法想像,也不願意想像夏亞像布恩迪亞上校那樣悽慘地老去。

與其被聯邦一點點地拔掉獠牙、奪走軍權、最後淪為一個安撫宇宙移民的神像,不如在尚為英雄的時刻,像英雄一樣死去。

歸根結底,夏亞這個角色的文學性,就體現在他身上高度統一的矛盾特質上。

在他身上,你可以同時看到最高尚的英雄和最卑劣的小人,最勇敢的戰士和最怯懦的孩子。

這,或許就是他直到今天也為人津津樂道的原因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fae7b54b26483bad0ed9ebcd88ec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