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和德國不是死仇嗎?怎麼就簽了個「同盟合約」呢

2023-06-20     胡月芳

原標題:蘇聯和德國不是死仇嗎?怎麼就簽了個「同盟合約」呢

蘇聯和德國在二戰時期毫無疑問是一對死仇,畢竟納粹德國的種族政策至少讓蘇聯死亡了800萬軍人以及2100萬平民,而當時的蘇聯的人口也不過1.9億左右,甚至可以說這差點讓蘇聯的年輕一代絕種了也不為過。

可以說蘇聯軍隊在進入德國境內沒有做出什麼太過分的事情絕對是當時的軍隊保持了高度的克制,不然以雙方的仇恨來看,只要蘇聯軍隊高層不加以限制,就算來個德國大屠殺也不絕對是不為過的。

但可能有部分吃瓜群眾不知道的是,史達林和小鬍子還簽署過一個《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二戰早期的英法來看,蘇聯和納粹德國甚至可以說是某種聯盟也不為過。

到底是為了啥,史達林才會選擇和小鬍子結盟呢?

畢竟沒有人是傻子,小鬍子那套"雅利安人至上"的種族論基本上是對於斯拉夫人來說絕對是滅絕性的,而小鬍子也絕對不會自己打破那套雅利安人至上的理論,去選擇和"下賤"的斯拉夫人虛偽與蛇。

這個聯盟到底是怎麼一個回事,才得到了蘇聯和納粹德國的認可呢?

Ⅰ:蘇德條約簽訂的時代背景

1939年8月23日蘇聯與德國在莫斯科秘密簽訂了一份條約,也就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但儘管在英法眼中,蘇聯和德國可能這個時候還是"同盟"關係,但簽訂條約的雙方都知道這份條約的可信度不高。

但這就已經足夠了,因為即使納粹德國的信用度再低,但只要這份條約給簽下來了那麼雙方總會有一個和平時期,這就是蘇聯以及德國對這份條約的真實看法。

因為蘇德雙方都知道這份條約是不可信的,或者說是絕對不長久的,但只要有紙面的契約簽好了,雙方總不會前腳簽合約後腳就開戰吧?

德國會簽訂這份條約的原因不需要說太多,因為德國此時還不希望多線開戰,儘管小鬍子也知道德國是不可能和蘇聯永遠平穩發展下去的,但這個時候雙方都有一個共同的需求——時間。

德國希望能通過《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暫時穩住蘇聯,在這個時間點中能夠全力進攻西方國家,獲取更多的資源以及領土,甚至通過這份條約納粹德國還可以和蘇聯展開和平貿易,德國可以獲取石油以及糧食,這些都是戰爭中的德國最缺的。

而蘇聯也需要時間,經過之前四年的特殊時期,整個蘇聯的指揮體系近乎崩潰。此時的蘇聯需要時間來重新建立軍隊指揮體系,更需要時間來擴軍備戰生產武器裝備,不然總不能拿灰色畜生的血肉之軀來對抗德國的鋼鐵洪流吧?

再說白一點,此時的蘇聯完全沒有做好任何的戰爭準備。

以當時的蘇聯軍隊為例,1939年初的蘇聯軍隊只有一百三十萬人出頭,但坦克卻是超過了一萬輛。

蘇聯當時的計劃是:在1943年末前擴充300個師的軍隊,其中100個坦克師,200個摩托化師,軍隊總人員達到500萬。如果世界局勢緊張,那麼最快也需要在1942年7月完成。

只要簽了這份條約,蘇聯能取得五年的發展時間,那德國會真正面臨一個強大的毛熊,血賺來形容不為過。即使這份條約的保質期沒德國說的那麼久,只要能爭取一兩年時間也不虧。

Ⅱ:蘇德條約造成了什麼影響?

其實這份條約對於蘇德都是有利的,但對於蘇聯來說卻是有著一個"名望"的打擊。

因為當時占據"民主燈塔"位置的可毫無疑問的是蘇聯,但簽訂了這份條約後的蘇聯,就約等於拋棄了"解放全人類"的理想,這也意味著當時的蘇聯已經拋棄了國際主義路線,甚至干出了出賣盟友和德國劃定勢力範圍的事情。

特別是對於波羅的海沿岸國家以及波蘭來說,此時他們的心情可以用上圖來形容。

但拋棄了盟友的蘇聯,卻是為了自身利益出發的最佳選擇,蘇聯通過此取得了芬蘭部分領土、立陶宛、比薩拉比亞北部科維納以及愛沙尼亞等諸多領土,邊界往西延長了300多公里,這對於蘇聯後面對於德國的防線來說也是一種助力。

該條約簽訂的後果不用多說,這完全助長了納粹德國的擴張野心,甚至可以說世界大戰也從某個角度提前爆發了,西歐國家首先受到了長達接近兩年時間的波及。

Ⅲ:蘇德條約因何破產?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正式文書中的有效期是十年,但真實是只持續了一年半的時間就被小鬍子給撕毀了。

雖說都知道這份條約不會持久,但史達林大概也想不到小鬍子會變臉的如此快。

後面的巴巴羅薩計劃就不多說了,從蘇聯軍隊的初期狀況來看他們是沒有做好準備的,這也被納粹德國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而德國為啥要讓自己陷入多線戰爭的不利境地呢?

原因還是沒資源了,不管是坦克還是飛機都要吃石油的,而德國當時的大多數石油都是需要進口的。但當和英國開戰以後,海上貿易就長期遭到了英國的打擊,德國這個時候的石油儲備基本已經見底了。

歐洲產石油的地盤也就羅馬尼亞和當時屬於蘇聯的高加索地區,但以德國當時的裝甲數量,即使是羅馬尼亞倒向了它那邊以後也不夠用。

因此,納粹德國要麼向蘇聯開戰掠奪資源,不然就等著鋼鐵洪流趴窩,然後被通過殖民地回血的英國一頓胖揍唄。

小鬍子也講了自己對蘇聯的開戰理由:我們需要物資,而物資在東方,我們必須爭取到那個生存空間。

說白了,當時的德國對蘇聯是必須得動手,但蘇聯沒做好準備。

而即使是小鬍子不主動動手,等蘇聯做好了戰爭準備也會主動開戰,這只是一個先後順序以及時間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c3acbe5a4500fb0b8d35f2ae65b5c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