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浦防東山即老禿山,志願軍、美軍、韓軍不約而同地稱這是一座在1:50000的地圖上都沒有標註的山,卻是韓戰中最為聲名顯赫的山頭之一,其知名度絕對可以排進前五名。志願軍與美軍在此地進行了長達一年的反覆較量,最終以志願軍獲勝而告終。
老禿山的位置如圖所示
老禿山原本是中美兩軍緩衝區中間的高地,1952年6月6日,美軍第45師180團A連偷偷占領此山。隨後,志願軍39軍115師343團與美軍第45師179團、180團在老禿山進行了三次激烈爭奪,三次作戰三次失利(我軍稱三打老禿山,美軍稱第一次老禿山戰役),最終老禿山還是控制在美軍手中。
本文要講的是第四次老禿山攻防戰鬥,美軍稱為第二次老禿山戰役。此戰的真實歷史和志願軍、美軍、韓軍戰史所記載的,全都完全不一樣。
連續三次失利,39軍和115師都不打算讓343團繼續打了,原因很簡單,連打三次都沒打好,那還不換人?你不行,那就換別人上。115師政委沈鐵兵對343團團長耍清川和政委王國英說:「你們堅守陣地7個月了,撤下來休息吧。」話說得很委婉,其實115師已經決定了,讓345團來打。
耍清川
耍清川一聽,還不明白怎麼回事麼。那哪受得了啊,耍清川和王國英馬上去找老團長、4月剛上任的115師副師長王扶之,要他幫忙說話,然後再去找沈鐵兵,賭咒發誓:「再讓我們打一次,打不下來,撤我的職,殺頭都可以。」
既然立下了軍令狀,耍清川決定拚命了。但不是部隊拚命,而是他這個團長拚命。他決定自己親自去偵察,深入到美軍陣地縱深的346.6高地去潛伏,來偵察老禿山的美軍陣地。346.6高地,就是李延年攻打和奮戰的高地。到了戰爭最後期,由於老禿山已經被志願軍奪取,冷槍冷炮隨時可對346.6高地射擊,346.6高地的美軍如同驚弓之鳥。當時的美軍是第7師,當面志願軍也是第7師,美軍在346.6高地放兩個連防守,就這樣的兵力,駐守的美軍都不願意長待。以驍勇善戰聞名的希臘營在駐守一個月後離開陣地時,那都是如釋重負,簡直歡欣雀躍啊。希臘營把346.6高地稱為「死亡之地」,美軍第7師第31團E連連長霍爾多夫上尉說:「(346.6高地)是一個荒蕪、焦灼、令人生畏的地方,上面寫滿了死亡。」
李延年
其實志願軍在李延年那次戰鬥後再也沒有攻打過346.6高地,為什麼美軍卻會刻骨銘心呢?就是因為老禿山的戰術地位非常重要,老禿山被志願軍占領後,346.6高地上的美軍每天都挨炮彈,這日子難受啊。
耍清川要去346.6高地潛伏偵察,他就帶了兩個人,一個是1營營長姜玉清,一個是偵察參謀孫振冀。耍清川出發前把自己的個人物品都交給了政委王國英:「我要是回不來,你知道的。」然後耍清川等三人換上戰士服裝,每人帶兩顆手榴彈,一顆戰鬥,一顆準備同歸於盡;就孫振冀帶了一支卡賓槍。
吳信泉
39軍軍長吳信泉沒阻攔耍清川去潛伏偵察,他覺得這是對幹部的鍛鍊,但也不能不管耍清川,他命令115師:用4個炮兵連,全力保護耍清川等三人安全。
團長親自出馬深入潛伏,這是志願軍39軍的優良作風。如此一來,老禿山美軍陣地的全部情況被343團摸得清清楚楚。
而且耍清川更得到了一個好機會,美軍第23團在16日換防,而他的進攻定在了17日凌晨4時,正可以打新接防的美軍第23團一個措手不及。
美軍第23團可不是等閒之輩,可以稱得上是美軍在韓戰中表現最好的一個團,也是美軍最精銳、戰鬥力最強的一個團。
弗里曼
第二次戰役一開始的時候,志願軍40軍120師359團奇襲魚龍浦,美軍第2師殿後的第23團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美軍第2師主力的退路被志願軍截斷。但第二天,其團長弗里曼上校即指揮部隊打開了通路,359團傷亡不小。在美軍第2師的大潰敗中,第23團依然是殿後的團,弗里曼當機立斷從安州公路逃跑,第23團因此未受多少損失。在第四次戰役初期的雙聯隧道戰鬥,美軍第23團戰鬥隊打破了42軍對它的伏擊,戰鬥規模不算很大,但對屢戰屢敗、士氣低落的美軍來說卻是一針強心劑,雙聯隧道戰鬥因此成為美軍在韓戰中的標誌性戰鬥。隨後的砥平里戰鬥,國人就更加熟知了,美軍第23團戰鬥隊頂住了志願軍8個團的圍攻,史稱「砥平里失利」。
在第四次戰役機動防禦階段,美軍第23團攻打的是東線的人民軍。1951年4月初的美軍第23團的「搖擺行動」又被美軍列為經典戰例,寫進了戰例選編。因此在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人民軍避開了戰鬥力強勁的美軍第2師,選擇了進攻美軍第7師第32團。第二階段作戰中,美軍第23團戰鬥隊被志願軍12軍34師、35師包圍於寒溪、自隱里地區,美軍第23團經苦戰再次突圍。在美軍1951年夏季攻勢中,美軍第23團在血嶺、傷心嶺又一次揚名立萬。
美軍第23團在自隱里被志願軍擊毀大量汽車和坦克,圖為美軍陸戰1師格哈特特遣部隊經過時拍攝
這是美軍在韓戰中極其精銳的一支王牌部隊。
耍清川雖然深入虎穴查清了美軍老禿山陣地的配置,但有一個情況他無法掌握,那就是美軍第23團與第179團換防,表面看起來是個好機會,實際情況卻未必如此。
美軍在老禿山修築防禦工事
《39軍軍史》、《115師史》、《115師戰例選編》均稱老禿山守敵為美軍第23團F連(加強連)。《115師戰例選編》更是稱該連於6月26日進入陣地(這是美軍第45師第180團F連之誤)。
實際情況則非常複雜,我只能結合戰鬥的情況來跟大家說。
志願軍343團團長耍清川在潛伏偵察回來後決定,動用1連、9連,集中優勢兵力四面包圍,以東北側為重點,實施多路進攻,全殲守敵。
其中1連從東北側主攻;3排為右翼直撲主峰;1排為左翼,突破後先殲滅反斜面之敵,再向主峰發展;2排為預備隊。9連從正面助攻;1排從西北側向主峰進攻,3排從正西向主峰進攻,2個排與1連3排形成鉗形之勢;2排為二梯隊,在主峰附近投入戰鬥。
團警衛連從南側攻擊,突破前沿後立即就地防禦,阻擊東南無名高地援敵;1個班接應9連3排。
2連1排進至東南,阻擊346.6高地及富興里方向援敵;115師偵察連3排進至東北,阻擊346.6高地及石峴洞方向援敵。
山炮、野炮、榴彈炮36門,坦克、自行火炮8門,迫擊炮18門組成炮兵群支援步兵戰鬥。另集中7連、8連陣地上輕重機槍18挺,高射機槍2挺支援步兵衝鋒。
7月14日至16日,115師及343團炮兵群對老禿山美軍陣地進行了破壞射擊。17日4時,1連、9連進入屯兵洞。而這個時間,美軍第23團F連2排正好登上老禿山,接替了第179團I連的陣地。17日白天,F連又上來兩個班。21時05分,志願軍炮兵開始火力急襲。21時21分,炮兵火力轉移,1連、9連開始衝擊。其實,當343團發起進攻時,老禿山上的美軍是1個排又2個班。幾乎在志願軍發起進攻時,前往老禿山的美軍F連1排遭到志願軍2連1排伏擊。
但是美軍兵力就這麼點嗎?也不是這樣。當志願軍343團發起攻擊後,美軍第23團首席作戰參謀立即命令F連其餘部隊全部進入陣地。而此時美軍第23團和第179團並沒有換防完畢。美軍第179團團長桑德林中校立即命令其1營接替美軍第23團E連陣地。美軍第23團E連隨即向老禿山增援。
但美軍增援再快也趕不上了,如前所述,此時的老禿山上只有美軍第23團F連1個排又2個班,志願軍兵力處於絕對優勢,初始的火力也強於美軍。經過30多分鐘激戰,1連、9連即攻克老禿山。按照事先部署,9連留下防禦,其他部隊撤回。
陣地戰期間,志願軍想要攻克敵軍陣地,幾乎可以說是想打哪個高地就能打下哪個高地。難點在於,在防禦隨後的敵軍反撲中,志願軍都是留下一支較小的部隊。進攻是1個營或2個連,那就留1個連;進攻是1個連,那就留1個排或加強排。這支部隊必然要在之後進行極其殘酷的防禦戰鬥,經歷極其嚴峻的考驗。
老禿山上的美軍機槍手
當9連留下組織防禦之時,美軍第23團E連和F連剩餘人員已經展開戰鬥隊形殺了過來。看起來真正的激戰在343團攻克老禿山才剛剛開始,可實際情況卻非常複雜。18日0時05分,美軍第23團團長梅根斯上校命令所有的支援火力全部對老禿山開火(美軍僅第37野戰炮兵營在這一次的老禿山戰鬥中就發射了47498發,創造了該營在韓戰中的新高;重迫擊炮連發射了8000發)。《115師師史》稱18日拂曉,1個營的美軍在炮火的掩護下發起瘋狂反撲。
美軍是將近2個連,怎麼寫1個營?寫得一點都沒錯。18日0時至清晨的戰鬥極其激烈,美軍一會報告已奪取山頂,一會報告又被中國人打了下來。這時,第3個美軍連出現了,這是美軍第23團K連。美軍第23團都還沒有和第179團接防完畢,作為預備隊的3營怎麼就有部隊上來了?這也太快了吧。
原來,當耍清川潛伏在346.6高地偵察時,美軍第23團3營營長就在他頭頂的山頂上。他也在看地形,並隨即制定了增援作戰的反擊計劃。美軍第23團3營認為,志願軍進攻老禿山可能的最大兵力為1750人,能得到7個炮兵連,反坦克炮兵2個連,及坦克和火箭炮的支援。其戰鬥力水平在中國軍隊中屬於上乘。原來第179團制定的以1個加強排的反擊計劃完全不可取。在反擊中必須投入坦克並附屬大量步兵,並規定了接近路線和關鍵地形。
18日4時,當美軍E、F連再次報告又被中國人趕下來的時候,K連出發了,跟隨他們的還有美軍第45師的第245坦克營的坦克和裝甲車。美軍第23團團長梅根斯上校和第179團團長桑德林中校跟隨前往一線。
這就是老禿山最經典的一張照片
在生力軍的幫助下,美軍再次取得突破,9連陣地的東北角被美軍占領,其步兵開始沿著交通壕繼續滲透。耍清川立即命令7連增援,7連首先派7班反擊得手,並隨即加入9連戰鬥。美軍K連報告無法前進,中國人的迫擊炮很不好對付,要求撤退,遭到了指揮戰鬥的2營營長的拒絕。
於是K連會同E連、F連再次進攻,而志願軍這邊以7連換下9連,又一次擊破美軍攻勢。
當老禿山上處於激戰之時,美軍還在調兵遣將。18日上午,美軍第23團1營正在逐次接替第179團陣地。很快,美軍第2師師長弗萊伊少將親自命令B連停止接防。隨著前方戰況不利,美軍第1軍軍長肯德爾少將親自和第45師師長魯弗勒少將協調,第23團1營全部停止接防,第179團繼續留在陣地上。
11時30分,幾乎是K連的2個排被志願軍趕下山的同時。美軍第23團團長梅根斯上校通知1營營長,從現在起成立由A連、B連、I連、L連、M連及坦克連3排組成的特遣隊,由他坐鎮,1營營長指揮,團首席人事參謀協助指揮。16時會同E連、F連、K連繼續進攻。
所以我說,情況非常複雜,我只能說太瘋狂了。為了一個連級的前哨陣地,在失守後沒多久,美軍就做出了幾乎動用第23團全團的決定,太瘋狂了。美國人用不著這麼拚命吧。
7連現在將要面對的美軍是7個步兵連(M連是火器連),從理論上講,面對美軍最精銳的部隊的巨大優勢兵力,7連很難頂住。
但戰況卻連續出現了各種戲劇性。第四次老禿山攻防戰鬥堪稱好萊塢魔幻喜劇大片。
18日16時,美軍第23團B連在M連和坦克連3排支援下在正東方向率先發起進攻;隨即I連在東北投入戰鬥;A連在南側進攻,由坦克連1排支援。美軍一口氣又扔出了3個連,現在美軍參戰部隊是6個連,馬上就變成7個連,L連也上去了。
結果倒霉的B連一出發就挨了志願軍的炮彈,戰況如何,志願軍沒說,美軍也沒說。美軍只說通過炮擊區足足花了一個小時,然後團長梅根斯上校命令首席作戰參謀前往一線收攏B連的散兵,讓他們繼續戰鬥。但是作戰參謀報告,B連的人員難以找到,但我看到L連已經接近山坡。
接著L連也挨了炮彈,這時美軍作戰參謀終於發現了B連的人員,大約還有20人在山腰的三分之一處,L連在半山腰,I連報告正在繼續執行任務以減輕B連和L連的壓力。
美軍實拍,老禿山夜間戰鬥場景
很快,天黑了,L連報告,已奪取老禿山。梅根斯大喜,但高興得太早了,劇情馬上就會反轉。
19日天亮後,美軍第23團1營營長向團長梅根斯上校報告,情況根本不是下級報告的那樣。現在B連一個人都找不到;I連在山腳下;L連在山腰,沒在山頂。最後查明,B連大部分人在18日晚上23時,跟著E連、F連和K連一起撤退了(E、F、K連奉命在23時撤退),此時的B連跑得還剩下20人(19日2時,B連連長帶了45個人又上了山,然後又跑了)。跟著B連的坦克連3排一起跑了,還鼓動來支援的第245坦克營的坦克一起跑。
這時美軍感覺情況非常嚴峻,中國軍隊非常強大,這個仗不好打,必須調整對策。於是他們緊急開會了。可是《115師師史》和《戰例選編》對於18日16時之後的戰鬥一個字都沒有。因為沒戰鬥、沒絲毫壓力,肯定寫不出字啦,總不能編吧。可美軍戰爭日記寫得很清楚,16時至23時,總共7個步兵連包圍著志願軍343團7連。
真是神奇的一幕,可是更神奇的還在後面。
美軍的緊急會議決定,把第38團3營拉上來,給第23團充當預備隊;挨揍的1營及K連與第179團換防,很快K連的換防命令又被撤銷;同時命令I連和L連在15時30分再次進攻。可是魔幻還在繼續,2個小時之後,這兩個連一半的人自說自話就從山上撤退了,反正沒一個美軍軍官承認下達了撤退命令。
這時《115師師史》說19日美軍的炮彈倒是蠻多的,步兵進攻只是在黃昏時有1個加強排的攻勢,被輕易打退了。時間倒是吻合,但兵力不吻合。美軍進攻的是2個連,跑了一半人,還剩1個連的兵力。志願軍卻說只看見1個加強排。這代表什麼?不用我說了,剩下沒跑的一半人,至少又有一半躲了起來,沒參加戰鬥。順便說一句,19日美軍支援炮兵僅第37野戰炮兵營就發射了8971發炮彈(18日,該營發射6416發)。
韓戰中的美軍第2戰鬥工兵營
20日,見第23團戰況不利,師長弗萊伊少將也是憂心忡忡,於是他把師屬的第2戰鬥工兵營和第2偵察連配屬給第23團,以加強力量。團長梅根斯上校則深感兵力不足,於是決定把K連拉回來繼續參加戰鬥,同時團指揮所和前進指揮所合併,由他直接指揮戰鬥。
20日的戰鬥還沒開始,又一件奇葩的事出現了。上午,美軍第2師副師長命令1輛坦克前往老禿山偵察。結果這輛坦克居然被第2師的人事參謀給趕走了,理由是坦克成為中國人射擊的目標,引來了中國人太多的炮彈,危害到了其他部隊,麻煩趕緊滾蛋。結果坦克在滾蛋的途中真的翻車了。
下午,美軍特遣隊(此時就是3營)繼續發起進攻,進攻毫無效果。團長梅根斯上校決定不收兵,連夜進行夜戰,並命令K連在20時30分投入戰鬥。戰至22時,K連接近老禿山山頂遭到志願軍密集火力打擊,連長被當場擊斃,全連被打得只剩下24人。K連繼18日後又一次敗退。
團長梅根斯上校已經開始有點歇斯底里了,他命令團首席作戰參謀立即上山,組織K連和I連的殘餘人員繼續戰鬥。21日3時30分,梅根斯上校動用了他第8個步兵連——G連。
美軍迫擊炮陣地
中午時分,姍姍來遲的G連1個排終於出現在老禿山,原計劃他們應該在一個半小時內完成作戰準備。在同樣21日趕到的重迫擊炮全連(之前有1排參加戰鬥)發射了700發炮彈後,美軍以I連在左,G連一個排在中間,L連在右,再次進攻。20時30分,G連全連趕到,被命令立即上山,接應先期投入戰鬥的一個排。可是G連找不到自己的那個排(好想去老禿山看看地形,這些美軍玩捉迷藏遊戲到底都是躲在哪裡的)。22日3時30分,G連稱自己完成任務,占領老禿山。梅根斯上校立即命令部隊就地修築工事,後方韓國勞工隊全力運輸器材物資。可是山上的美軍報告中國人炮火猛烈,無法進行挖掘工作。天快亮的時候,美軍稱遭到中國人反擊,K連剩餘的一個排奉命立即增援,可K連發現,情況和G連所說的不一樣,G連在陣地上的人非常少。
跟隨上山的第23團首席作戰參謀用K連的無線電要求立即提供沙袋、彈藥和水。隨後他下山尋找那些本來應該在山上的人員和物資,他料定這幫該死的傢伙肯定又躲下山去了。可作戰參謀失算了,他找遍了整個老禿山山腳,都沒有任何發現。什麼情況?美軍士兵難道會玩人間蒸發?作戰參謀決定,既然找不到人,那先去前方供應站(19日開設,當天就挨了志願軍炮彈,被炸掉兩輛吉普車)催促韓國勞工隊往山上送彈藥器材。
來到前方供應站,他發現了人間蒸發的G連的70名士兵和其他連的15名士兵,這些人在前方供應站或抽煙,或吃東西,或喝酒,還有人在唱歌說笑,一片歌舞昇平。那真是讓人怒火中燒啊,作戰參謀立即命令這些人回到山上去,但遭到了無情拒絕,這些美國大兵沒人搭理他。這是戰場譁變,性質極其嚴重。同時美軍第23團的首席後勤參謀告訴他,韓國勞工隊無法把彈藥器材運上山,因為這些韓國人會在出發後扔掉物資直接逃跑。
作戰參謀立即打電話向美軍第23團團長梅根斯上校報告。聽了報告後的梅根斯上校惡從膽邊生,他命令:「槍斃這些違抗命令者,儘可能地殺,一直殺到其他人願意上山去和中國人打仗為止。」這是美軍團長在韓戰中下達過的最瘋狂的命令。作戰參謀覺得這實在太難以執行了,於是他決定採取談話攻心戰術。把譁變的85個美軍士兵分成若干小組,軍官和士官們一個一個小組跟他們談話。寫到這我不得不佩服這85個美軍士兵。無論作戰參謀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誘之以利、脅之以災,這85個人就是不為所動。作戰參謀大吼:「團長已經下令,不上山全部槍斃。」被分為若干小組的85個美軍士兵還是根本不理睬他,態度出奇地一致,沒有出現一個軟骨頭。什麼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85個美軍士兵就是!
無奈的作戰參謀再次向團長梅根斯上校報告,梅根斯直接命令:「全部槍斃,一個不留。」
韓戰中的美軍憲兵
作戰參謀下不去這個手,正好美軍憲兵趕到,在作戰參謀的命令下把這85個士兵全部逮捕。
在美軍憲兵抓人的時候,志願軍343團7連終於第一次迎來殘酷的戰鬥,這才是進攻兵力高達3、4個連的美軍應該有的戰鬥場景。可是打得最賣力的其實就是K連剩餘的那個排。他們突入了7連4班陣地,陣地上只剩下副班長倪詳明和戰士周元德,他們是為了掩護轉移進坑道的傷員而留在表面陣地的。兩人同時拉響手榴彈與美軍同歸於盡。倪詳明追記特等功,被授予一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周元德追記一等功。
倪詳明
之後,隨著85個美軍士兵被逮捕,美軍第23團退出戰鬥。第四次老禿山戰鬥以美軍的恥辱性醜聞而收場。
此戰,美軍第23團動用了除C連外全部的步兵連,並得到大量支援,結果慘敗,僅19日至21日,美軍第23團傷亡364人。整個戰鬥,上世紀50年代的美軍衛勤數據為傷亡387人,最終數據一般是衛勤數據上浮10%。而志願軍343團的傷亡相當輕微。
為了一座小山頭大動干戈,動用這樣的強勁的兵力、火力,本來這次戰鬥應該是極其激烈和殘酷的。在之前不久進行的190.8高地戰鬥中,美軍第45師180團也是出動全團之力與志願軍39軍117師反覆爭奪190.8高地,志願軍傷亡近800人,美軍傷亡高達1200人。
同樣規模的第四次老禿山戰鬥卻打得不溫不火,美軍直到最後才找到原因,他們要是看了《115師師史》更會恍然大悟,《115師師史》寫道:「19日至21日,美軍以一個排到兩個連的兵力對7連進攻多次。」所記載的兵力和美軍實際投入戰鬥的兵力完全對不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戰史在記錄防禦戰鬥時都是高估進攻方的兵力的,韓戰中志願軍和美軍也是這樣,美軍向來誇張太過,志願軍估計一般會略高。結果《115師師史》出現了記載兵力低於實際兵力的情況,實在屬於罕見。原因就在那85個美軍士兵被逮捕的一瞬間揭曉:整個戰鬥過程中美軍很多士兵根本沒有參加戰鬥,而是躲了起來,直到22日才被發現這一情況。
這是一個巨大的醜聞,美軍最精銳的王牌部隊居然出現了這樣的醜聞。一直以來這個醜聞都被掩蓋著。美軍戰史《韓戰中的美國陸軍》所記載的第四次老禿山戰鬥和本文有相當大的差異,該書稱因為雨季來臨,泥濘不堪不利於戰鬥,於是收兵。韓軍戰史《韓國戰爭》直接不寫18日之後的戰鬥情況。直到美軍第3師在多年後為自己抱屈——他們在391高地戰鬥中出現類似情況,結果103個人被送上軍事法庭,91個人被判刑,一個團就此被解散。美軍第3師肯定不服氣啊,同樣的戰場譁變,憑什麼自己就引發美軍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軍法審判,被稱為美軍在韓戰中的最大恥辱,而第23團卻被掩蓋了?
正是因為看了美軍第3師的資料,我才去找出了美軍第2師第23團老禿山戰鬥的原始檔案。一看之下,天哪,這可是美軍在韓戰中最精銳的團啊,居然出了這樣的醜聞。
讀者們肯定會問,你既然口口聲聲說第23團是美軍在韓戰中最精銳的團,那你怎麼解釋在老禿山戰鬥中的拙劣表現?美軍替我做出了回答,美國將軍們認為第23團失利的責任完全在於團長梅根斯上校,認為其能力低下,神經質,脾氣暴躁,存在嚴重的精神問題。梅根斯因此立即被撤職。
梅根斯被撤職後的7月26日,美軍第23團制定了以A連、C連重奪老禿山的計劃,7月31日,進攻發起。8月1日,美軍第23團再次奪取老禿山,志願軍345團反擊至8月4日,依然未能奪回老禿山(也就是美軍所稱的第三次老禿山戰役)。志願軍想要攻克老禿山,還需要等待。
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