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片導演經典作,錯過太可惜

2020-08-13     五殺電影

原標題:禁片導演經典作,錯過太可惜

這兩天陰雨連綿,殺姐重溫了一部09年的電影。

主角呢,就是前段時間憑藉《隱秘的角落》大火的秦昊。

作為和章子怡、劉燁一屆的同班同學,秦昊的走紅確實頗有些大器晚成的味道。

但實際上,秦昊自畢業就出演了不少小眾的文藝片。

看看這文藝范,和禿頭的張東升老師簡直千差萬別。

今天我向你們安利的這部電影,就是他之前很經典的一部作品——

《春風沉醉的夜晚》

2009-05-14(坎城電影節)

三月的南京,霧靄瀰漫。

江城(秦昊 飾)依偎在他的愛人王平(吳偉 飾)懷裡。

他念著郁達夫的《春風沉醉的晚上》,周圍嘈雜的聲音似乎要淹沒了這一切。

王平與江城彼此相愛,可他是個有婦之夫。

這段見不得光的愛情還是被王平妻子有所察覺。

她找了私家偵探羅海濤(陳思成 飾)跟蹤丈夫。

發現了丈夫和江城的苟且之事,知曉了自己是同妻的事實。

她萬念俱灰,和王平發生了激烈地爭吵。

「你在外面找個女的都可以,你憑什麼找個男的啊?」

王平一氣之下打了她。

死守著無望的婚姻,妻子如洪水猛獸般將怨氣全部發泄到江城身上。

她找到江城的工作單位,在大庭廣眾面前,毫不留情地揭穿了他是同志的事實,並怒吼著逼他與丈夫分手。

那個年代同志還不能被廣泛接受。

當最後的遮羞布被無情地掀開後,江城害怕了,退縮了。

他只能選擇放手。

他穿起女裝,來到南京赫赫有名的同志酒吧。

唱歌喝酒,好像明天就要死去。

一直跟蹤江城的羅海濤被台上女裝扮相的江城迷住了。

已有女友的他還是終不能倖免地愛上了江城,兩個人的感情愈發升溫……

那晚,他們兩個喝得酩酊大醉。

第二天,江城就是那無所謂歡喜或悲傷的眼神,平靜得像是一切都沒發生過。

他只是躺在羅海濤的後背上,拚命想留下自己的味道。

而另一邊王平在江城的公寓外等了一晚,等到絕望。

他知道他失去了此生摯愛的人。

王平心如刀割。

他無法承受這種撕心裂肺的痛,選擇割腕自殺,將青春定格在紫金山上。

王平的去世令江城更加鬱鬱寡歡。

自從他走後,南京古都灰濛濛的天色變得更加陰鬱。

江城決定離開南京,去宿遷看看。

心裡住著未亡人,他不願在這座令他難過的城市多呼吸一秒。

羅海濤也要執意跟隨,他不願他一個人。

而羅海濤的女朋友李靜(譚卓 飾)也加入他們的旅行中。

三個人一起結伴,這樣奇怪的氛圍沒多久就被李靜打破。

她發現了男友與江城間的秘密,傷心的她唱著《那些花兒》。

最終失望又決絕地離開了他們。

從理想的愛情國度中率先來到現實冰冷的世界裡。

而羅海濤因為李靜的離開與江城發生了爭執。

那一刻,江城已明白,羅海濤遲早也會敗給現實,棄自己而去。

他趕走了羅海濤,又回到自己孤寂的世界裡,一個人哭泣著。

一個個的愛人前赴後繼,短暫地消解了他的孤獨,釋放了赤裸又滾燙的情慾,然後相遇又分離。

反覆摩挲自己的傷口,他相信終會癒合。

可是命運偏愛捉弄人,他又遇到了王平的妻子。

惱羞成怒的女人,用刀狠狠地刺向了他的胸膛。

鮮血噴涌而出,他蜷縮在地。

同時宣告著自己理想主義中的愛情滅亡。

出院後,他在傷疤的地方紋了身。

走在路上,看到一隻死去的黃狗,想起了王平曾和他說起的詩歌,其中就有黃狗。

故事的最後,江城站在自己的服裝店裡,幽幽地望向遠方。

被生活打磨過的他,不再過度掙扎在愛與痛的邊緣。

他只是淡淡地和現任戀人說著話,然後靜默地望著遠方,望著這座令他曾經躁動又平靜的城。

這部電影不僅是秦昊早期作品的代表作,也是導演婁燁最負盛名的一部佳作。

只是很可惜這麼優秀的作品無法上映,就如同婁燁之前的作品《蘇州河》《頤和園》的命運一樣。

本片拍攝於南京,故事圍繞三男二女展開。

婁燁用手持DV搖晃的鏡頭方式。

採用自然光,始終以陰鬱的基調,柔軟潮濕的氣質,混沌的色彩美學,密集的人物特寫方式。

在逼仄狹窄的有限空間裡,勾勒出一群頹廢迷茫的年輕人形象。

這樣的拍攝方式,也令我們極易走進角色暗潮湧動的情緒里。

直觀地讓我們感受到人物的糾結和困頓於現實中的無奈與矛盾。

無論是王平妻子得知丈夫出櫃的秘密;還是王平得知永失吾愛的淒涼;亦或是江城和羅海濤正繾綣地纏綿也難以掩蓋內心無盡的荒涼。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有著對相伴的渴望。

雖然電影叫《春風沉醉的夜晚》,看似滿是生機的片名,實則電影底色儘是暗淡與蒼涼。

光線模糊的鏡頭裡,每個人都在為情慾承受著折磨,也為理想和現實間的壁壘所禁錮。

羅海濤夢想著三人行的生活。

王平渴望與妻子的小日子,又不想失去江城的愛。

江城渴求與愛人廝守,卻屢屢碰壁,最終告別曾經躁動激情的自己。

婁燁用很多部電影印證一件事。

愛會在某個夏天的夜晚象風一樣突然襲來,讓你措不及防,無法安寧。

與你形影相隨,揮之不去。

人類為愛情掙扎,為慾望所負累,卻不能衝破現實的藩籬。

故事以江城為主線展開敘事,看似是講述了幾個人之間的愛恨糾葛。

但熟悉婁燁作品的影迷應該了解導演的個人風格。

他從來不只是講述破碎的悲劇愛情故事。

而是通過愛情故事,熱烈凝視主人公所身處的現實社會,用電影記錄時代的失語者。

比如《蘇州河》中的底層少女牡丹,《推拿》里追求愛情的都紅,還有本片因愛燃燒的江城。

他們擁有恣意盎然的生命力,自由地呼吸,慾望在雨季里旖旎而閃耀。

最終因生活的洗禮,命運被時代的洪流裹挾而走向衰敗。

而且無論是蘇州,武漢還是本片的南京,導演鏡頭下的這些城市不再是秀色華麗的溫婉都市。

而是高樓大廈陰翳下近乎廢墟般存在的陰暗角落。

那些新舊城市的變革與交替總是真實存在於他的影像中。

髒亂破舊的蘇州,衰敗不堪的冼村,潮濕灰暗的上海,清冷乾燥的北京。

在這些陽光照不到的地方,處處是小人物理想主義的虛無。

就像這部電影。

「三男兩女,他愛他,她愛他,她愛著他還想著他,他愛著他還想著她。」

字裡行間都是愛,並沒有誰是壞人。

可就是死的死,傷的傷。

這到底是誰的錯?

(春風沉醉的夜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Spt53MBLq-Ct6CZclM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