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來自雲南的抗戰隊伍——滇軍,受命接受日軍投降。統計數據顯示,滇軍投入抗日戰場的兵力超過30萬人,傷亡超過20萬人。滇軍受降,這在歷史教科書里少有記錄。封面記者歷時3個月、行程數萬公里,遍尋國內外多地,逐一探訪滇軍受降的遺址和親歷者,試圖為你展現翔實的歷史時刻。
原 60軍184師老兵 李銘珍:去接收的時候,他那個日本人,個個都是低著頭,見到中國軍人來,害怕了,都發抖,他不像當時在中國的時候,是亂殺亂砍。
原60軍184師老兵 李金華:當兵的見我們要敬禮,當官的見我們要敬禮,還記得他們的樣子嗎,那就是縮頭烏龜了,一點士氣都沒有了,我們就是揚眉吐氣,戰勝國,那真是戰勝國。
在雲南省圖書館藏有這樣一套書籍,書里有這樣的記載。
《第一方面軍抗戰暨在越北受降交防紀實》:「此次我軍受降,亦本國際人道與正義,仍予敵酋以寬待。此日軍酋及其官兵人民,亦當有所感激而知悔悟矣。」
這是中國軍隊以人道主義對待戰俘的表態。
看親人展笑,見國土重光
八年時間,遠赴他鄉、浴血奮戰的滇軍將士迎來了抗戰勝利。受降,對於活著的老兵,這是一份榮耀,對於死去的烈士,也是一種告慰。他們以雲南人的血性、堅韌與忠誠,捍衛了中國抗日軍隊的尊嚴與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