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的過分依戀行為,父母切不可聽之任之

2019-09-03     智慧伴你一生

孩子喜歡與父母在一起,這是親情的一種表現。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種依戀行為會因為獨立性的增強而逐漸減弱。但有的孩子表現出了與其年齡不相稱的過分依戀行為。比如:孩子都五六歲了,還形影不離地跟著父母,極不情願到幼兒園去,回家後就纏著父母和他玩,甚至還讓父母抱,否則就悶悶不樂或者大哭大鬧。一些父母為此很著急,但又沒有辦法;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對自己親熱是好事,雖然有些煩,但也只好聽之任之。

孩子這種過分的依戀行為是不正常的,需要分析原因,及時加以矯正。

孩子喜歡和父母有身體接觸。如:孩子總要求讓父母抱,或來拉父母的手,抱住父母的腿。這可能是與父母以前對孩子過分親昵,且喜歡用身體接觸的方式來表達對孩子的關愛有關。要想改變這種情況,父母要有意識地多用語言的方式來表達這種美好的感情,並讓孩子接受這種方式。

孩子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不安或不舒服的感覺,從而對父母表現出反常的依戀行為,以求得一種安全感和心理上的安慰。這種依戀行為不是經常的,偶爾因素較多。只要父母留心觀察,並採取措施消除使孩子感到不安或不舒服的因素,就可達到目的了。

過度保護導致孩子過分的依戀行為。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是多方面的:在生活方面,父母怕孩子營養不足,一味地給孩子增加營養。稍稍颳風或下點雨就不讓出門,還怕太陽曬壞了身體。教養方面,全家人都關心他,服從他,有求必應。在行為方面,因為父母怕孩子出危險,使孩子愛動的天性受到壓抑。孩子什麼事都不用做,全由父母包辦代替了。在心理方面,父母怕孩子生氣,從不在孩子面前表露自己的不滿、不快與憂愁。時間長了,孩子得不到充分的精神意志鍛鍊,使孩子出現心理偏差。以上這些因素使孩子的獨立性沒有發展起來,適應外界的能力很差,離不開父母的幫助,就導致孩子依戀行為的發生。要想改變這種情況,應從培養孩子獨立性入手。父母要想通過自己的教導和自身的行為去影響、教育孩子,使孩子樹立起獨立意識;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先從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技能做起,再培養他們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對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也不可放鬆。

當您的孩子不再過分依戀您時,那就說明您的孩子能逐漸自立了。在不久的將來,您的孩子將如雛鷹展翅,翱翔於長空。

圖: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我刪掉。

我是智慧伴你一生。喜歡我的作品的話,請關注我吧!為您提供優質的育兒知識,如有育兒方面的疑問或困惑,請私信我,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建議,能幫到作為父母的您們,您們的育兒之路有我相伴。感謝您的閱讀,下期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1SA92wBJleJMoPMkq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