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成了網紅聖地,歐洲政客紛紛打卡刷臉,澤連斯基:別空手來呀
隨著俄烏戰爭的延續,目前烏克蘭首都基輔,儼然也成了各國政要的「網紅打卡地」,多國領導人均以到訪基輔和會見烏總統澤連斯基的方式,表達對烏克蘭的聲援。一大波西方政客排隊前去烏克蘭,弄得好像基輔街頭成了網紅打卡的必到之地一般。
其實,烏克蘭目前的受寵地位,可不是因為他們有多正義,而是烏軍頑強抵抗、俄軍沒有取得預料中的戰爭勝利的緣故。
各個國家和我們普通人生活也差不多,都是很勢利的。烏克蘭就是很明顯的例子。當初,2月24日,俄羅斯開揍烏克蘭的第一天,絕大多數人的感覺是俄軍可能真的1小時20分拿下基輔,然後舉行閱兵,然後宣布俄烏親善一家人。
那時候,甚至普京都喊出來:烏克蘭是俄羅斯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未真正成為一個國家。當普京宣布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獨立時。在演講中,他回溯歷史表示,烏克蘭是俄羅斯歷史、文化及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與俄羅斯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在歷史上,烏克蘭東部隸屬於古俄羅斯,現代烏克蘭完全是由俄布爾什維克共產黨創立的,烏克蘭從未擁有過自己真正的國家地位。
戰爭開始以後,一開始烏克蘭向歐美國家求助的時候,並沒有後來的熱情,甚至德國直言烏克蘭堅持不了多久,抵抗完全沒有任何意義。這事讓烏克蘭駐德大使聲淚俱下的控訴德國方面的冷漠和自私。
那時候,美國甚至讓澤連斯基趕快跑路,甚至還商議組建流亡政府。小澤卻喊了一句:「我要的不是搭車,我要的是武器!」由此堅定全國抵抗的信心,如果他跑路了,俄軍很可能早已占領基輔。 一開始小澤打電話求助,歐洲各國甚至不搭茬,美稀宗說這是烏克蘭自己事,然後去睡覺。
然後,在隨後的一周時間裡,烏克蘭竟然奇蹟般地頂住了俄軍的猛烈進攻,而且表現出了空前的團結和抵抗決心。遲滯了俄軍前進的腳步。
這時美歐才開始大規模地援助烏克蘭,波蘭第一個跳出來,然後歐洲各國一個比一個跳得歡。再隨著戰事的延續,俄軍沒有取得想像中的進展,這才讓美歐進一步的全力支持烏克蘭。甚至連「租借法案」都搞出來了。把俄羅斯的尊嚴當鞋墊踩。
然後,支持烏克蘭竟然成了政治正確。基輔已經成了歐洲政治上的「聖地」,各國政客紛紛跑過來聲援刷臉,表現一番。來過的都是自由世界的同志和戰友。不來的肯定是俄奸反動派,例如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以及法國總統候選人勒龐。
這是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四國總統訪問烏克蘭,並來到基輔州探訪戰區的網紅打卡點。烏克蘭方面在俄軍撤走以後,在布查等地搞了多個戰地打卡項目,包括俄烏雙方激烈交戰的坦克殘骸或毀壞的樓房,供各國政要、新聞媒體和自媒體過來拍視頻發抖音。
有貓,有裝甲車殘骸,破損的公路,完美的背景,可以編一千多個戰地故事。 沉浸式的戰場體驗,沒準將來能發展出一個大生意。
澤連斯基甚至喊話外國領導人,不應空手來訪。據環球網報道,在當地時間4月24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汀到訪烏克蘭。美烏雙方討論美對烏提供武器等問題。澤連斯基同時表示,「他們不應該空著手來,我們等待的可不只是禮物或蛋糕,我們期待的是特定的東西和特定的武器。」
如果烏克蘭自己前兩天頂不住俄軍的進攻,西方大機率是裝死默認俄羅斯吞併烏克蘭,畢竟大家的第一時間都覺得這是斯拉夫人的家事。但是,烏克蘭自己頂住了,這才有了後來源源不絕的援助。烏克蘭一躍而成「歐洲之盾」,超出所有人的設想,歷史真是充滿的稀奇。
如果烏克蘭抵抗不堅決,美歐很可能會承認現實,承認俄軍的勝利,放棄烏克蘭。很有可能的場景是,西方和俄羅斯坐下來認真商量俄方在去年年末蘇聯解體30周年時向北約提出的安全清單的落實問題。
一個國家和一個人都是這樣,首先要自強,別人才高看你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