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究竟如何結束?要學中國對越反擊戰,老山輪戰拖垮越南
據環球網報道,在8月26日,梅德韋傑夫預測了俄烏戰爭如何結束:「只有兩個選項」。梅德韋傑夫針對西方媒體猜測俄烏戰爭如何結束,發布了兩項預測。認為「基輔當局必須確認特別軍事行動的結果。」
梅德韋傑夫認為,西方媒體和政客目前關於戰爭已經陷入僵局的言論,西方關於戰爭長期化會拖累俄羅斯的論斷,純屬是謊言,並且是西方政客在蠱惑選民。
梅德韋傑夫就俄烏戰爭給出了自己的兩個預測:「第一是俄方的特別軍事行動的所有目標都完全實現,基輔方面明確地承認特別軍事行動的結果(承認戰敗)。第二是烏克蘭內部發生軍事政變,然後再承認特別軍事行動的結果。」
不過,總體上看,小梅說得似乎有些高調了。俄羅斯方面對於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從開戰以來就飄忽不定,完全推翻肢解烏克蘭,徹底去軍事化,到現在只解放確定頓巴斯和要求烏克蘭承認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俄羅斯的總體目標是越來越低的。
當初,2月24日,俄羅斯開揍烏克蘭的第一天,絕大多數人的感覺是俄軍可能真的1小時20分拿下基輔,然後舉行閱兵,然後宣布俄烏親善一家人。那時候,甚至普京都喊出來:烏克蘭是俄羅斯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未真正成為一個國家。
一開始烏克蘭向歐美國家求助的時候,並沒有後來的熱情,甚至德國直言烏克蘭堅持不了多久,抵抗完全沒有任何意義。這事讓烏克蘭駐德大使聲淚俱下地控訴德國方面的冷漠和自私。
然後,在隨後的一周時間裡,烏克蘭竟然奇蹟般地頂住了俄軍的猛烈進攻,而且表現出了空前的團結和抵抗決心。遲滯了俄軍前進的腳步。
這時美歐才開始大規模地援助烏克蘭,再隨著戰事的延續,俄軍沒有取得想像中的進展,這才讓美歐進一步的全力支持烏克蘭。甚至連「租借法案」都搞出來了。
然後,支持烏克蘭竟然成了政治正確。基輔已經成了歐洲政治上的「聖地」,各國政客紛紛跑過來聲援刷臉,表現一番。把俄羅斯的尊嚴當鞋墊踩。
如果烏克蘭抵抗不堅決,美歐很可能會承認現實,承認俄軍的勝利,放棄烏克蘭。很有可能的場景是,西方和俄羅斯坐下來認真商量俄方在去年年末蘇聯解體30周年時向北約提出的安全清單的落實問題。一個國家和一個人都是這樣,首先要自強,別人才高看你一眼。
直到現在,烏克蘭還是一口拒絕了與俄羅斯和談的可能,烏克蘭明確表示絕不投降,也絕不承認現狀,要求將國土恢復到1991年的狀態。
烏克蘭之所以如此強硬,主要原因是俄羅斯真的打不動了,俄軍已經沒有能力再大幅度取得突破,占領更多的烏克蘭領土。儘管烏克蘭損失很大,俄軍在戰術上還有握有優勢,但是戰爭已經陷入僵局。
面對一個擁有著大後方、巨量援助、交通順暢、大規模全面戰爭動員、並且抵抗意志十分強烈的烏克蘭,俄羅斯方面已經無法完全徹底地打敗烏軍。
為了削弱俄羅斯方面「發動戰爭的實力」,利用烏克蘭戰場這把鈍刀子給俄羅斯持續放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顯然希望烏克蘭「戰至最後一人」,替西方消耗俄羅斯的軍事資源。
只要西方不親自下場,花幾年時間,燒幾百美元,就把俄羅斯的血放干,這太合算了。哪怕在幾年內燒掉幾千億美元,也是很划算的。因此烏克蘭戰場的狀態就越來越「阿富汗」化,只要俄羅斯堅持使用蠻力進攻,俄羅斯被放血的程度就會越嚴重。俄羅斯這個仗,還能打贏嗎?
由於進攻力量不足,俄軍已經很難再有比較大的突破,俄軍目前甚至已經不能組織起在兩個戰略方向的大規模攻勢。這時候就需要將作戰思想調整為戰略防禦態勢。
現在,俄羅斯最好的辦法就是學習中國的對越反擊戰。在初期給予對手重創以後,就撤回到有利於戰略防禦的戰線上,然後用龐大里的戰爭潛力拖垮對方。
對於俄軍來說,就是停止進攻,轉入整體的防禦狀態,頓巴斯地區退守到利西昌斯克高地,赫爾松地區退出第聶伯河右岸,在赫爾松,扎波羅熱,盧甘斯克和半個頓涅茨克州為一個穩定防禦戰線。
然後調集更少的部隊輪流在第一線進行輪戰,同時讓更多的部隊在二線處於休整訓練狀態。這樣一來,烏克蘭就難受了。
中國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十年對越反擊戰,在初期的雷霆打擊以後,就轉入兩山輪戰階段,各大軍區輪流參戰,摧毀了越軍在邊境地區的防禦體系,作戰思想停留在「教訓」和「懲罰」的程度,輪戰的戰術直接拖垮了當時的越南經濟。老山輪戰也沒有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反而對中國的改革開放起到了促進作用,最後越南實在拖不下去了,才主動與中國修好,讓中國取得了完勝。
相對來說,烏軍的防守能力很強,但攻堅和野戰能力很差。如果俄軍收縮戰線,呈防守態勢,那麼難題就到了烏克蘭那邊,如果硬著頭皮反攻俄軍的戰線,在俄軍的猛烈火力下會造成慘重損失。這樣一來,當俄羅斯轉入內線作戰,被放血的就是烏克蘭了。
中國的珠玉在前,俄羅斯完全可以學習中國的對越反擊戰,收縮戰線,進行局部防禦,通過長期輪戰來拖垮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