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炮火連天,有人忙著割韭菜

2022-03-02     抱朴財經

原標題:俄烏炮火連天,有人忙著割韭菜

做一個價值投資者其實挺難的,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受消息影響的短線投機者。

作者:今綸

昨天,俄烏衝突,股市下跌,很多人驚慌失措,匆忙出逃。今天,股市開盤是上漲的,甚至創業板指數早上還上漲超過2%,有人完美割了一把韭菜。

黃金、原油昨天也是大漲,黃金是避險資產,至於原油,很多人擔心未來的供應會有問題。

昨天下午我在開會,有個朋友發微信給我抱怨股市的下跌,我很理解,不過,我認為不必過於擔心。

好吧,今天就講三個點:中國與俄羅斯、烏克蘭的經濟關聯度;為什麼說衝突未必會導致股市下跌;如何大幅度調整資產配置,動態應對世界變局。

01 俄烏衝突對中國影響有限

中國前五大貿易夥伴都有誰?

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前五大貿易夥伴依次為東協、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對上述貿易夥伴進出口分別為5.67、5.35、4.88、2.4和2.34萬億元,分別增長19.7%、19.1%、20.2%、9.4%和18.4%。

簡而言之,在中國對外貿易的大盤子裡,俄羅斯和烏克蘭占的比例都不大。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

從總量看,中國對俄烏進口依賴度較低。截至2021年,中國對俄羅斯的進口依賴度僅3.0%,為中國第十大進口國;對烏克蘭的進口依賴度更低,僅0.4%。

此外,從出口來看,份額也較低。截至2021年,中國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出口占中國總出口的份額僅2.0%和0.3%。

所以,俄烏衝突對中國貿易的影響有限。

不過,俄羅斯和烏克蘭確實有自己的優勢資源。

從出口結構來看,俄羅斯以能源為主;烏克蘭以穀物、鋼鐵和油脂為主。

截至2020年,俄羅斯能源產品出口份額超過4成,其次,出口份額較高的為寶石金屬(9.0%)以及鋼鐵(4.7%)。而烏克蘭的出口主要依賴穀物、鋼鐵和油脂,出口份額分別為19.1%、15.6%和11.7%。

從結構上看,中國部分能源、金屬以及農產品等對俄烏依賴度較高。

截至2021年,中國肥料和木製品對俄羅斯的依賴度高達27.9%和16.7%;原鋁、管道天然氣和原油對俄羅斯的依賴度高達18.9%、17.3%和15.5%。而中國玉米和大麥對烏克蘭的依賴度則高達27.1%和25.8%。

烏克蘭

所以,對能源、金屬以及農產品確實有影響,從這個角度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中國一直在強調「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上」,而且中國首次把實施糧食安全戰略納入了「十四五」規劃。

看一下數據:中國糧食產量連續7年超過1.3萬億斤,人均糧食占有率超過480公斤,遠高於聯合國400公斤的標準。

簡而言之,其實中國也提前做了一些應對突發的準備。

2020年中國進口原油的數量高達5.42億噸,雖然在2021年中國的原油進口量略有下降,但總量依然非常大。

02 衝突未必影響公司價值

說第二個問題,衝突必然導致股市下跌嗎?

沒錯,昨天確實跌了,今天又漲了,關注這種短期波動意義不大

看一下歷史:

1939年至1945年二戰期間,道指累計上漲約50%,年均漲幅超7%。在現代歷史上最嚴重的兩場戰爭中,美國股市總共上漲了115%。

研究諮詢機構美國財務研究與分析中心統計了自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以來的20次主要地緣政治衝突。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的平均最大跌幅為5%,股指觸底平均用時為22天,反彈平均用時47天。

美國股市百年走勢圖(網絡圖片)

所以,有人說:「當華爾街流血時,就是入手的好時機,哪怕流血的是你本人。」

我一直反對任何散戶炒股,但是很多人不聽,所以,只好多囉嗦幾句。

這種衝突會影響你買的公司股票的真實價值嗎?比如,一家賣牛奶的公司主要走內銷,他們那邊打成什麼樣都不會影響這家公司的牛奶銷量,那麼,你慌什麼呢?

比如,一家區域銀行的主要客戶是周邊的幾個城市、省份,業務很穩定。

那麼,受消息衝擊有什麼道理呢?我沒有推薦大家去買任何公司的股票的意思,我想說的是:做一個價值投資者其實挺難的,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受消息影響的短線投機者。

做短線投機者很累,其實是和自己較勁。

建議大家退出所有股票交易群也不要關注所有預測短期股價波動的消息,安靜地去研究一兩家好賽道上的優質基金,定投吧。

衝突不可能持續下去,總有結束的時候,用時間換空間。

如果你夠自律,也可以考慮定期定投優質公司的股票,但我不推薦股票,也不預測短期波動。

03 普通人的理財原則是什麼

普通的中國家庭投了太多資金在房子上,他們聽炒房經濟學家的忽悠,說「房子是最好的保值增值的工具」,是嗎?

為什麼要出那麼多穩樓市的政策?部分地方為什麼要出「止跌令」?部分地方的部分銀行為什麼要把首套房的首付降低到20%?

再看看黃金,因為俄烏衝突,已經到了高位。

至於原油,已經創了2014年以來的新高,我就不說美股指數過去十年的表現,也不提美國幾大科技公司過去十年的股價表現了。

所以,說到理財,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意識:

絕大部分國人要重新調整資產配置,動態應對世界變局,不要把身家性命和房子捆綁在一起,而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給各種資產劃定一個合適的比例。

什麼時候該買什麼,該賣什麼,要去聽專業人士的,也要有自己的定見。

對於已經在高位的房子、黃金、原油,我認為都應該清倉或者分批減倉。如果某一天,大家都嫌棄黃金,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波動,你反而可以通過ETF定投,慢慢買回來,等下一次出大事。

個人要學習基本的理財知識,或者是做保守的理財,而不要指望獲得過去十幾年在房地產獲得的那種暴利,這樣可以反忽悠。

最後這幾句話價值連城:遠離股票,拋售過多的投資性房產。你可以不投基金,把錢存在銀行,如果一定要投,請你熊市定投,牛市撤離,這樣才能永遠不敗。

普通人可以不理財,但不可以瞎折騰。

你本來以為理財可以跑贏通脹,結果發現自己買房、買股之後虧了20%以上,如果是這樣,還不如忍受通脹。

俄烏那邊炮火連天,我們這邊割韭菜的很多,各位各自安好,保重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06dd7fcf781d16507096265db9c50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