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走對了,錢和人就會自動涌過來,這就是歷史,而且是反覆上演的歷史。
作者:關風雲(抱朴財經國際時事評論員)
印度股市這兩天火了:白花花的銀子流向印度股市。
12月5日,印度股市市值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不到三年時間,印度交易所上市公司市值增加了1萬億美元。已創歷史新高的印度主要基準股指今年以來漲幅超過13%,並有望史無前例地連續第八年上漲。
今年以來,海外基金已經向印度股市注入了超過140億美元的資金,在印度散戶投資者持續流入的推動下,包括共同基金和保險公司在內的本地機構的股票購買量已攀升超165億美元。
從2003年到現在,印度股市20年翻漲了20倍。
印度股民贏麻了,這哪是投資,簡直就是搶錢!
我非常羨慕嫉妒,沒有恨。
01 莫迪小時候曾幫父親賣紅茶
印度做對了什麼?為什麼股市暴漲?
和人有關,我們從印度的邦選舉講起。
《今日印度》雜誌網站今年8月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莫迪及其政黨印度人民黨(以下簡稱「印人黨」)在執政近十年後支持率幾乎保持不變,52%的受訪者支持莫迪在明年的選舉中獲得第三個任期。
當地時間12月3日,印人黨贏得了4個主要邦中3個邦的地方選舉。
莫迪連任的可能性極大,而莫迪又一心一意搞經濟建設,所以,股市當然大漲。
講講莫迪這個人,其實不簡單,就一個特點:會賺錢,喜歡賺錢。
1950年9月17日,莫迪出生於印度古吉拉特邦瓦德納加爾小鎮的一個下層種姓家庭,幼年時期曾幫助父親售賣紅茶。
賣紅茶的主要KPI就是把紅茶賣出去,而且家裡屬於底層,所以,莫迪從小就在琢磨錢的事,從小就在市場經濟的氛圍里長大,不賺錢就沒飯吃。
他觀察人的表情,揣摩人的心理,猜測客戶的需求,滿足這種需求,凡是能買單的都要好好對待,凡是不能買單的,要爭取他買單。
家境對莫迪影響極大,塑造了他靈活務實又不乏狡黠的實用主義性格。
1982年,莫迪獲得古吉拉特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1988年,莫迪被任命為人民黨古吉拉特邦秘書長,正式進入主流政治圈。
真正的讀書人出身,又是從底層打拚上來的,莫迪從此不在底部磨地,而是直上雲霄。
1995年,莫迪任印度人民黨全國秘書長。1998年,任該黨全國總書記。
因為從小賣紅茶,莫迪很注意觀察老百姓有沒有飯吃,有沒有工作,並且去解決問題,這個人搞經濟是一把好手。
2001年10月7日,莫迪成為第14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
然後,他就開始大放異彩了,他大搞基礎設施建設,並積極引進外資,還多次訪問中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地。反正就是誰和我合作,我就和誰好,誰有錢有資源有市場能幫本邦人民掙到錢,我莫迪就和誰套近乎。
結果,在他的帶領下,古吉拉特邦經濟增長率創印度各邦之最。
這人是真有能力解決問題,真幹活的。
後面的事情是順理成章的。2013年9月,莫迪成為印度人民黨2014年總理競選候選人。2014年5月,印度人民黨贏得大選,莫迪出任總理。2019年,成功連任。
02 莫迪是典型的市場派
莫迪在他的第一個任期曾推出了一系列反腐措施。
這些措施包括:
2014年,印度政府下發被譽為「莫迪11條戒律」的文件,敦促公務員精簡辦事流程、清理陳舊政務文件以及設定明確工作目標;禁止所有官員乘坐飛機頭等艙、在五星級酒店開會。
2015年,莫迪甚至頂住保守派的壓力,宣布砍掉已有65年歷史的國家計劃委員會,以 「全國改革印度協會」取而代之。
2014年,莫迪上台不久,最高法院就宣布1993年到2010年所有政府批准的214件礦山許可凡未開工的一律撤銷。
六個月後,莫迪重啟礦山私有化進程。對有爭議的國有企業私有化,莫迪政府的進展則較為緩慢。
這說明莫迪還是堅持市場化、私有化方向的,他是個典型的市場派,畢竟有賣紅茶的基因在。
莫迪還積極努力幫印度人找工作,這是爭取人心穩定經濟的正確方向。
2014年9月25日,莫迪正式推出「印度製造」計劃,重點發展基礎設施、數字網絡、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等,立志將印度打造為全球製造業中心,轉變基本依賴服務業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
莫迪政府希望通過「印度製造」計劃,在2025年將製造業占GDP的比重由16%提高至25%,以期每年新增1200萬個就業機會。
印度工人在車間工作
同時,印度政府還放寬了外國投資者在國防、保險、航空、電子商務和房地產等重要領域的准入限制和退出機制,並對投資在製造業的企業給予優待。
只要能賺到錢,只要能幫印度人找到飯碗,莫迪都想去干,還是比較務實的。
稅制、金融、數字經濟、智慧城市、創業政策、公共衛生等,莫迪都在努力推動印度往現代國家方向靠。
印度人有了莫迪,還真是挺幸運的,所以,為什麼印度人都支持莫迪繼續幹下去?
因為是真有飯吃,真賺到錢了。
錢能穩定人心。
03 印度著急「入群」發展經濟
莫迪上任以來和絕大多數西方已開發國家的關係是非常好的,甚至可以說是越來越好,當然,近期和加拿大鬧得很不愉快也是事實。
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張家棟教授曾表示,印度長期以來奉行的所謂「等距離外交」曾發揮較好的效果,然而在莫迪政府上台後,「平衡外交」的內涵有所改變,從「和大國都保持距離」已轉變為「和大國都深化關係」,因為要合作賺錢。
根據印度商務部最新公布的數據,美國在2022-2023財年(印度的財政年度是從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成為印度規模最大的貿易夥伴。
印度和美國之間2022-2023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285.5億美元。《印度時報》稱,美國是印度少數幾個有貿易順差的國家之一。2022-2023財年,印度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為280億美元。
6月份的白宮消息:美國與印度在半導體、人工智慧、太空等領域達成系列合作協議。
日本外相林芳正7月28日在印度接受媒體採訪,表示重視與具有代表性的新興市場國和發展中國家印度之間的關係。林芳正參觀了日本援建的印度地鐵。
印度是德國在南亞和東南亞重要的貿易夥伴,印度目前有約2000家德國公司。對於德國企業來說,印度是機械、電子、汽車等產品的大型市場。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於7月19日至22日訪問印度,隨行的還有企業代表組成的商貿團。報道稱,哈貝克此行的目標是促進德國企業在印度增加投資。
德國總理參觀印度電動汽車公司
不僅如此,印度還在忙著簽各種協議。
印度著急「入群」,目的還是為了發展經濟。
04 莫迪乘坐新型戰鬥機
內修基建提效率,外結善緣興外貿,莫迪賺錢的興致很高。
自1991年啟動重大結構改革和經濟自由化進程以來,印度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強勁經濟增長,1991-2022年實際GDP增長率平均約為6.5%。
印度GDP規模和人均GDP。圖源:中金研究部
2022年,印度名義GDP總量為3.38萬億美元(參考世界銀行數據),躍升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和德國。
作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今年來印度經濟在全球增長放緩的情況下成為黑馬脫穎而出。
據此前印度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的三個月內,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6%,高於經濟學家的預期,同時也大大高於印度儲備銀行預測的6.5%。
關鍵是,印度儲備銀行自去年以來有六次加息,加息還能增長成這樣,所以說印度經濟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從Sensex指數的走勢來看,一直非常穩定。從2003年的3300點到現在的69030點,20年翻漲了20倍,印度股民如果持有指數基金不動,人人都是巴菲特。
股市上漲,經濟增速快,只是政策方向正確,全民努力發展經濟的結果,其實是個經濟規律,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8月15日,印度總理莫迪在該國獨立紀念日當天表示,他保證印度的經濟規模將在五年內躋身世界前三。
莫迪頭戴多色頭巾,在位於首都的德里紅堡向全國發表講話。莫迪聲稱,他的政府已使超過1.3億人擺脫了貧困,日益繁榮的印度對世界來說是一個機遇。
莫迪開始有點飄,而且飄上天了。
11月25日,莫迪化身飛行員,真上天了。
一身飛行員裝束的莫迪,坐進駕駛艙。戰鬥機起飛,莫迪笑容綻放,頻頻沖伴飛拍攝的戰鬥機揮手、豎大拇指……
莫迪轉發了自己乘坐飛機的視頻,配文說:這是一次難忘的飛行!光輝戰鬥機是印度驕傲,是14億印度人實力和技能的展現。
無論是賣紅茶,還是賣戰鬥機,對於莫迪來說都是一樣的,反正就是帶節奏,然後把東西賣出去,別的廢話沒有。
一個領導人乘坐戰鬥機上天,而且這還是一款新飛機,存在一定風險,莫迪確實很拼,畢竟73歲了。
印度未來怎麼樣?當然不會是一片坦途,問題也不少:根據印度經濟監測中心的數據,該國的失業率在過去一年中有所上升,而且通脹居高不下,基礎設施依然有待提升……
可是莫迪這麼拼,印度經濟增速狂飆,印度股市暴漲,外國資金、企業蜂擁進入印度,你說印度的未來會怎麼樣呢?
路走對了,錢和人就會自動涌過來,這就是歷史,而且是反覆上演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