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傭兵被俘會有啥後果?不享受俘虜待遇,可執行軍法,當場槍斃

2022-06-20     佐羅軍事

原標題:僱傭兵被俘會有啥後果?不享受俘虜待遇,可執行軍法,當場槍斃

僱傭兵被俘會有啥後果?不享受俘虜待遇,可執行軍法,當場槍斃

俄烏爆發以後,在烏克蘭戰場上就活躍著大量的僱傭兵。俄烏雙方也針對戰場的外國僱傭兵給予了重點打擊。

據俄羅斯國防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戰爭爆發以來,有來自65個國家的6956名外國僱傭兵抵達烏克蘭並參加戰鬥,其中已經有1956人死亡,有1779人離開了烏克蘭。目前還有3千多名僱傭兵在烏克蘭作戰。來自波蘭、加拿大和美國的僱傭兵人數最多,來自波蘭僱傭兵「留駐率」最高,達到了65%。而來自美國僱傭兵的留駐率僅有不到17%。

戰爭爆發以後,烏總統澤連基斯通過社交媒體向世界發出「求救信號」,呼籲來自世界各地「心存良知」與「捍衛道義」的「志願者」們,趕赴烏克蘭組成「國際軍團」,以此加入抵抗俄軍侵略戰爭的行動中。為此他還承諾稱,所有「志願者」將會被免簽,且由烏方提供津貼與武器裝備。

隨後,有來自52個國家的2萬名「志願者」報名參加。最著名的僱傭兵,除「狙神」瓦力外,其中更不乏韓國網紅、日自現役士兵等,但主體人員大都來自英、法、美、德等老牌西方國家,總之,一時間前往烏克蘭戰場,成為各國「志願者」們的共識。但這些人多數要麼戰死要麼想辦法離開了烏克蘭。只有波蘭和喬治亞的僱傭比作戰意志最堅決。

在不久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最高法院,判處三名國外僱傭兵死刑,其中兩人是英國公民,一人是摩洛哥公民。據「頓國」檢方指控稱,三人於烏軍中效力,在馬里烏波爾與俄軍交戰數月。被俘後,「頓國」檢方以「充當僱傭軍」、「武力奪取政權」等多項罪名起訴他們。

該消息傳出後,整個西方世界為之譁然,兩名英籍僱傭兵家屬通過BBC發聲稱,兩人屬於烏軍成員,絕非所謂的外國僱傭兵,應當享有戰俘權益。與此同時,摩洛哥籍僱傭兵薩頓.易卜拉欣的父親也表示稱,自己兒子系基輔航空學院學生,早在兩年前已取得烏克蘭國籍,因此所謂的「充當僱傭軍」罪名,同樣也不能成立。

這個案子是頓涅茨克法院判決的,但很明顯頓涅茨克法院也是俄方的白手套,最後會聽從俄方的處理意見。按照《日內瓦公約》的規定,在戰爭期間,平民抵抗武裝,偽裝成平民進行作戰的軍人,僱傭兵等人員,都會被認定為武裝叛亂分子,不具有戰俘的身份和待遇,抓到以後可以實施軍法,甚至直接槍斃。

不過,這兩名英國僱傭兵比較特殊,他們倆屬於有正式烏軍軍籍的現役的僱傭兵,由於烏克蘭允許外籍人員加入烏軍,因此就有了具有現役軍人身份的外籍僱傭兵,這有點像法國外籍兵團,因此是一個法律上的灰色地帶。這就看俄烏雙方怎麼認定了。

這兩名僱傭兵大機率不會被槍斃,很可能會被俄羅斯、烏克蘭和英國用來進行某種交換,最後以某種利益交換而結束。俄羅斯沒有必要槍斃這兩名僱傭兵。沒準會用來交換被烏克蘭關押的被控叛國罪的親俄反對派領袖梅德韋丘克。

對於此事,英國首相詹森獲悉後感到「驚愕」,並表示稱將與基輔政府密切合作,以此尋求出解決方案,竭盡全力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

可在6月17日,詹森二訪烏克蘭後,他又發表聲明稱,將為烏軍繼續提供武器裝備,且為其給予培訓支持。

這一舉措,無疑又將兩名英籍僱傭兵徹底推向深淵,標誌著該事件毫無轉圜的餘地。需要指出的是,俄軍此前在亞速鋼鐵廠戰事中俘虜的國外僱傭兵里,自然少不了美國人,但「頓國」法院率先拿英籍僱傭兵開刀,可謂是意味深長。

儘管美俄雙方勢如水火已是世人皆知,可在此番俄烏衝突爆發後,西方各國中就屬英國跳得最歡,如果在俄政府擬定的「不友好國家」中排個名次,恐怕英國穩居第一。

判處兩名英籍僱傭兵死刑,除震懾其他國家僱傭兵不要趟這趟渾水外,還意在警告英國,如果繼續一意孤行的話,那麼「頓國」也好,俄方也罷,都將對此後被俘的英籍僱傭兵不再手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00ea062ab7a1e6a3b593e8538f20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