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夏季管理六大關鍵技術要點

2019-07-30     星向三農


一、配方施肥

以有機肥為主,實施配方施肥。測定土壤養分,科學配比營養元素,一般氮、磷、鉀配比為1:0.9:1。全年分基肥、萌芽肥、壯果肥、優果肥四次施入。加大有機肥(農家肥)用量,科學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和生物肥料,逐步減少化肥用量。畝施腐熟農家有機肥3000—5000公斤,施用時間以采果後為主,前期有機肥施用不足的果園需在果實快速膨大期以前結合復合肥補充施入,以保證獼猴桃果實生長需要的養分。

有條件的果園可採用水肥一體化技術,藉助施肥槍或管道施肥技術,施入水溶性肥料,濃度一般為5%,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勞動強度。

二、科學修剪

以夏剪為主(除傷流期外),對獼猴桃實行全年修剪,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寒、抗病性。幼樹、初果樹前促後控,以促進健壯生長,擴大樹冠,加快成形為主;結果樹主要以調節樹體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葉面積指數保持2.8—3.2,樹冠下光斑占全樹投影面積的15%—20%,調節營養運輸和分配關係,達到樹勢均衡生長與結果,防止大小年,使之持續豐產、穩產、優質、高效。

5月至7月做好獼猴桃摘心等夏剪工作,對結果枝在外圍最後一個果子以上留3片葉子摘心;為下一年培養的結果母枝推遲摘心,一般保留8—12片葉子摘心,位置儘量靠近內膛,3×4米果園選留18—25個結果母枝。

海沃德品種不抗風,當新梢長到15—20厘米時摘去頂端3—5厘米促進枝條充實,預防風害。

三、合理負載

盛果期徐香、海沃德獼猴桃畝產量控制在2000-2250kg,紅陽產量控制在750-1000kg。盛果期園每平方米定果40-50個,單果重控制在90-140克。獼猴桃萌芽後,結果母枝每隔20CM左右留一個結果枝,疏除背下枝,過密枝,發育不良結果枝;花蕾分離後及時疏除側蕾,保留主蕾,疏除小蕾、畸形蕾,強壯枝留5—6個花蕾,中庸枝留3—4個花蕾。花後7—10天開始疏果,疏除小果、畸形果、病蟲果,隔半月後再檢查定果一次。

四、果園生草

幼園套種生育期短、淺根、矮杆、高效經濟作物,盛果期果園在行間播種毛苕子、三葉草等。合理利用雜草,割草覆蓋樹盤,增加有機質,改善果園小氣候,減少灌溉次數,減少化肥使用量。

五、果實套袋

落花後50-60天,對果實全面噴一次殺菌、殺蟲劑及鈣肥後套袋。選套架面上發育端正、無疵點病斑的果實。套袋選用木漿紙果袋,規格12×16厘米,底部有通氣孔。

六、綠色防控

以農業防治為基礎,保護天敵,綜合利用物理、生物、化學等防治措施,使用無公害植物源、生物源、礦物源農藥,不能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殘留農藥,禁止使用膨大劑。提倡果園安裝殺蟲燈、布設捕食蟎、誘芯、誘蟲瓶等防控有害生物,減少農藥使用量,確保果品質量安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vFOR2wB8g2yegNDay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