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載於:耳朵里的博物館(ID:erduolidebowuguan),關注耳朵里的博物館,和百萬家庭深度看展覽
期待的「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將於9月1日開展了!!!展期2個月!
「展訊」
千古風流人物
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
到上周為止,透露出的展覽清單共70多件展品,包括 書法、繪畫、碑帖、瓷器等,其中一級品20餘件。
大家最期待的蘇軾真跡包括 《新歲展慶帖》《人來得書帖》合卷、《題王詵詩詞帖頁》《三馬圖贊並引殘卷》《治平帖卷》《歸院帖卷》《春中帖頁》等也將有機會展出。
展覽分成「勝事傳說夸友朋、蘇子作詩如見畫、我書意造本無法、人間有味是清歡」4個主題,簡單理解就是:
蘇軾的朋友圈如何強大;
蘇軾本人和後人怎麼表現他的詩詞;
蘇軾的書法被誰影響和影響了誰;
蘇軾的生活意趣和人生態度如何流傳……
這不僅是全面了解蘇東坡的好機會,更是一個「蘇軾後援團」的大聚會—— 從恩師到友朋到追隨者,一眾閃著光的名字都在這兒了。
「展品目錄」
具體展品以最終現場為準
會展出蘇軾哪些真跡?
《歸院帖卷》
《春中貼》
《治平帖》
你對蘇軾有多少了解?
蘇東坡生於 北宋仁宗年間,是歷史上少有的通才。除了是北宋文學界的大V,他還是詩人、書法家、畫家、政治家、哲學家、佛學家、美食家。他現存世詩詞3000多首,存世文章4800多篇,數量居北宋之冠。
他的人生跌宕起伏,前半生精彩,後半生坎坷。
年少時一舉成名,禮部考試第二名,制科考試百年第一。
但進了仕途後就諸多不順,四十四歲遭到了頂之災,被貶為了黃州團練副使,一個「犯官」,沒有權力,沒有工資,不分房住。
沒房子住,自己蓋,沒錢吃飯,自己種地,他種的這塊地在黃州城 東門外邊的一塊土坡上,所以他給自己叫「 東坡居士」。
東坡寒夜賦詩圖卷-明 仇英 (非本次展品)
這之後,蘇軾的官場生涯依然坎坷,到他去世前,他不是在貶官,就是在貶官的路上,最後一次被貶,他被一葉孤舟送到了 海南島的儋州,據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
可蘇軾沒有被一次次的坎坷打倒,他依然非常瀟洒, 貶官生活對他來說就像一口枯井,但他卻沒有變成井底之蛙,而是在這裡邊算帳、種地、寫詩、做飯、交朋友、蓋樓房,做一切自己能做的事,做一切能使自己快樂的事情。
個人覺得看展前還是需要做點小功課,所以今天從每個主題選取了重點和蘇軾有關的人物,來做一個簡單分享。
偶像篇
-1-
歐陽修
蘇軾的伯樂
一個美麗的錯誤,蘇軾的命運在歐陽修的筆下被改寫了。
公元1057年,21歲的蘇軾和18歲的弟弟蘇轍,在老爹蘇洵(沒錯,這就是「三蘇」)的帶領下一齊奔赴開封參加當時的科舉考試。當時的主考官是誰呢?就是文壇「一哥」、當朝的翰林學士 歐陽修。
歐陽修讀到一篇絕佳的考卷文章,和考官們一討論,一致認為該拿第一名。但歐陽修心裡又想,這麼好的文章恐怕是自己的學生曾鞏的吧……給個第一會不會影響名聲啊……於是「大義滅親」判了個第二。
和你猜的一樣,這篇文章,就是蘇軾的。第一名的水平,第二名的命,確實挺冤的,但這也是青年小伙蘇軾仕途之路的開始。
十分幸運的是,我們將在這個展覽中,看到蘇軾恩師歐陽修的真跡《灼艾帖卷》。
修啟,多日不相見,誠以區區。見發言,曾灼艾,不知體中如何?來日修偶在家,或能見過。此中醫者常有,頗非俗工,深可與之論權也。亦有閒事,思相見。不宣。修再拜,學正足下。廿八日。
對於歐陽修的書法,蘇軾是這樣說的:「 公用尖筆干墨作方闊字,清眸豐頰,進退曄如。」
什麼意思呢?其實是說,歐陽老師寫字用筆鋒很尖的毛筆,枯墨寫過,字形方闊大氣。就像一個長著明亮眼睛,豐滿臉頰的帥哥,收放自如,星光燦爛。
-2-
顏真卿
啟發蘇軾書法
從蘇軾現存的書法作品看, 楷書受顏真卿 《多寶塔碑》《顏勤禮碑》《東方朔畫贊》等碑的影響較為明顯,其行 草書深得顏真卿 《祭侄文稿》《爭座位帖》的風神。蘇軾對顏真卿書法非常敬仰用功,書法在形質上受顏真卿的影響也最大。
雖然見不到顏真卿真跡,但我們能在展覽中看到拓印的《顏真卿書東方畫贊碑》冊、《顏真卿書鮮于氏離堆記》冊和《顏真卿書爭座位帖》冊 ,親身感受這位「書法前輩」對蘇軾的影響。
爭座位帖-唐 顏真卿 (拓印)
-3-
楊凝式
啟發蘇軾「尚意」書風
「 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關於各朝代的書法風格,清代書法家梁巘的《評書貼》里有這樣一句經典概括。
而這位楊凝式,就是在書法歷史上歷來被視為承唐啟宋的重要人物,他不拘一格無拘無束的書法風格給蘇軾「尚意」書風有很大啟發。
蘇軾評價楊凝式說:「獨楊公凝式筆跡雄傑,有二王、顏、柳之餘, 此真可謂書之豪傑,不為時世所汩沒者。」
草書神仙起居法卷-五代十國 楊凝式
-4-
林逋(bū)
蘇軾的偶像
林逋是宋初的著名詩人,蘇軾出生時他已經去世了。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只喜歡植梅養鶴,自謂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 梅妻鶴子」。
行書自書詩卷-林逋
蘇軾拜讀了林逋的作品後,被他的品格、詩歌折服,後來在這幅行書後寫下了這首 《書林逋詩後》,也是蘇軾罕見的傳世佳作之一。
吳儂生長湖山曲,呼吸湖光飲山綠。不論世外隱君子,傭兒販婦皆冰玉。先生可是絕俗人,神清骨冷無由俗。我不識君曾夢見,瞳子瞭然光可燭。遺篇妙字處處有,步繞西湖看不足。詩如東野不言寒,書似留台差少肉。平生高節已難繼,將死微言猶可錄。自言不作封禪書,更肯悲吟白頭曲?我笑吳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盞寒泉薦秋菊。
朋友篇
-1-
王詵(shēn)
蘇軾的難兄難弟
蘇軾因為「烏台詩案」被貶時,王詵也受到牽連被免官。
蘇軾在《題王詵詩詞帖頁》中,講了王詵因受其累而貶至武當,但卻仍醉心於詩詞,有隱居世外的恬淡安樂。
這次也會展出王詵的傳世名作 《漁村小雪圖卷》。
-2-
蔡襄
蘇軾心中的當朝第一
蘇軾寫字誰都不服,就服蔡襄。
蔡襄的書法在當時極負盛譽,最推崇他書法的就是蘇軾、歐陽修。
蘇軾《東坡題跋》中說:「獨蔡君謨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無窮, 遂為本朝第一。」
京居帖頁-蔡襄
-3-
黃庭堅
相愛相殺
黃庭堅比蘇軾小 8歲,他一直仰慕蘇軾,把他當做偶像。蘇軾寫《春菜》,他就寫《次韻子瞻春菜》;蘇軾寫《薄薄酒》,他就寫《薄薄酒二章》。
但兩人經常互開玩笑,蘇軾說黃庭堅的字像死蛇,黃庭堅說蘇軾的字像被石頭壓住的蛤蟆。
蘇軾對黃庭堅的詩文評價極高:「 環偉之文,妙絕當世。」兩人通過彼此文學的欣賞,雖然遲遲沒見面,就早已成了知己。
君宜帖-黃庭堅
《君宜帖》在黃庭堅的傳世書法作品中或許並非上乘之作,卻是除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蘇軾《寒食帖》題跋外, 黃庭堅直接提及蘇軾的唯一一件墨跡。
-4-
米芾
蘇軾的忘年交
米芾比蘇軾小15歲,但卻有著近20年的友情,他們相識於蘇軾被貶到黃州期間。
當時在黃州,米芾專程前往拜訪求教於 東坡雪堂。看到蘇軾畫墨竹,從地一直起至頂,思路清奇,這給了米芾啟發。於是米芾向蘇軾請教了畫竹之法,蘇軾也對米芾的書法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並提出了學晉的建議。
自黃州拜訪求教以後,米芾就潛心魏晉,尋訪了不少晉人法帖,後來,米芾的書法已經明顯帶有王羲之的雅韻了。
盛制帖頁-米芾
粉絲篇
-1-
朱耷
「翻白眼專業戶」八大山人也是蘇軾後援團中的一員。
前面提到王詵是蘇軾的好朋友,他們就經常一起開party。文人的爬梯自然與眾不同——要在清幽的環境下,聚眾 寫詩繪畫、相互欣賞。
米芾的《西園雅集圖記》,就把 蘇軾、王詵、米芾、黃庭堅、秦觀、劉巨濟等著名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共16人在駙馬都尉王詵府中西園聚會的情景記錄了下來。
而與那個時代相距近600年的八大山人,用這樣一幅字與自己的「愛豆」精神相觸。
朱耷 西園雅集記卷
丁觀鵬 摹仇英西園雅集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2-
吳鎮
「元四家」之一的吳鎮,偏愛畫竹梅和漁夫,同時也是蘇軾的粉絲。
在這次展出的《墨竹坡石圖》軸里,能看到幾莖竹枝斜斜垂入畫面,與取傾側之勢的坡石相呼應,畫面既有趣味又有一種平衡。
他對東坡的喜愛非常直白,畫中就寫道:
「與可畫竹不見竹,東坡作詩忘此詩。」
墨竹坡石圖軸- 吳鎮
-3-
仇英
明代的吳門畫派代表人物仇英在《人物故事圖冊》中,描繪了四百多年前的一個春日,縉紳士大夫在某個江南私園中參加雅集活動的場景,你覺得哪個像蘇軾呢?
人物故事圖冊之「東坡品古」-明 仇英
參考資料:故宮博物院官網《郁文韜: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文物精品述略》
END
曹文軒主編唯一反映孩子心聲的抗疫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