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般1歲多就開始學說話了,到2歲已經能和家人簡單的交流溝通了。可是也有一些寶寶到了2歲多還遲遲不肯開口,寶寶說話晚正常嗎?如果不正常,問題又出在哪裡?
要判斷寶寶是否說話晚,首先要知道寶寶語言發育的過程。
寶寶語言發育的過程
根據寶寶的年齡,對寶寶的語言發育情況進行測試.大多數1~3歲的寶寶,學習說話的過程是這樣的:
能說出10~20個簡單的字詞、能聽懂簡單的詞或句子,能對大人提出的簡單要求做出反應。
能叫出身體各部分的名稱,能說出50~100個的字詞,能用簡單的句子表達自己的需求。
寶寶通常能夠區分書的正面和背面,並且知道哪些頁面有字,哪些沒有字,還能簡單區分哪一行字多、哪一行字少。
寶寶通常會說出自己的基本需要,如「要尿尿」「要喝奶」,還能說出常見事物的特徵,比如「大球」,描述行為的簡單句子寶寶也會說了,比如「球跑」。
寶寶通常能夠模仿兒歌編寫新的歌詞,比如將「兩隻老虎」編成「兩隻小狗」。
寶寶知道表達關注和安慰,還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比如「餓了怎麼辦」、「冷了怎麼辦「。
寶寶通常會正確使用人稱代詞「我」「你」「他」。
寶寶通常能糾正大人說話中的簡單錯誤,比如發音不對……當然,不是所有的寶寶都符合上面的語言發育歷程,寶寶因為個體差異,語言發育的速度會有所不同,只要推遲時間不超過6個月,就在正常範圍內。如果已經超出正常範圍,那麼寶爸寶媽們就要思考,造成寶寶說話晚的原因了。
寶寶說話晚,警惕這幾種因素
一、病理因素1 自閉症:不說話、自言自語這裡的「不說話」指的是不會說話,少有交談行為。寶寶玩的時候只是一個重複刻板的行為,沒有任何意義,比如喜歡來回開關門、開關燈,坐電梯喜歡來回地爬上爬下。也有一些自閉症患兒雖然會說話,但是言語錯亂或者經常自言自語,家長也需要警惕。
2 聽力有問題:不會連著說三個詞家長對寶寶講話時他沒有回應,對電視聲音、玩具聲、鈴聲沒有反應,跟其他小朋友玩也不見他有交流……如果有這些情況,就要想想是不是聽力有問題。如果家族長輩中有耳聾患者,那麼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更要關注了,遺傳性耳聾是一種隱性遺傳病,雖然遺傳幾率不大,但也需要警惕。耳聾的程度不同,反應也不一樣。如果是全聾,孩子完全聽不見,自然一句話也不會說。如果耳聾程度是90~100分貝,並且孩子已經2歲,仍然只會發出簡單的單音和雙音詞,不會說連續的句子,家長要儘快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3 腦癱:重度腦癱會導致寶寶不會說話腦癱也會導致寶寶不會說話,但腦癱所造成的語言障礙非常少,只有重度腦癱才會有,發病率也較低。所以,如果孩子曾有過腦損傷,說話有問題,一定要檢查。4 舌系帶位置靠前:不會髮捲舌音如果舌系帶位置太靠前,就會限制舌頭的運動,影響孩子的語言表達,特別是捲舌音的表達,但對孩子說話早晚影響不大。那麼,如何判斷孩子舌系帶是否有問題?先觀察孩子的舌頭能否伸出口腔外,伸出後看孩子的舌尖是否凹陷,有些舌系帶太靠前的孩子舌頭不能舔到上嘴唇。如果你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問題,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隨著舌體的發育,舌系帶會逐漸往後退,正常情況下,孩子在1歲半到2歲之間,舌系帶的位置就固定了。如果這個時候舌系帶仍然非常靠前,建議帶孩子去醫院接受治療。
二、遺傳因素如果爸爸媽媽小時候說話晚,那麼寶寶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如果寶寶說話晚是這個原因,則不必太擔心。三、環境因素比如家庭環境、小區環境等,如果這些環境提供給寶寶的信息刺激少,寶寶的思維能力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語言表達意願和能力。四、教育因素寶寶如果受到良好的早教,會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比如,每天有固定的親子閱讀時間,大人經常給寶寶講故事等,這些都會幫助寶寶積累詞彙量,激發寶寶和大人交流。五、學習能力寶寶的學習需要模仿,如果寶寶本身模仿能力弱的,大人又不注重引導,那麼寶寶很難模仿如何使用語言,包括肢體語言和口頭語言的發育都會受到影響。
六、性別差異一般來說,女寶寶的語言發展起步會早於男寶寶,而且口語表達能力也更好。但這是暫時的,在進入學校後,這種差異就會減少。如果寶爸寶媽排除了寶寶是因為疾病原因導致的說話晚,那麼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導和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
爸媽具體該怎麼做?
1.多給予刺激促使孩子講話身邊物品是教育寶寶學習語言的好工具。把這些生活用品或玩具指給寶寶看,告訴他這些東西的名稱、用途、形狀等等,隨後再問問孩子它們分別是什麼、顏色、用途如何。這不但能幫寶寶學到一些生活常識,還能幫他積累新名詞,促進語言的發展。2.滿足要求晚半拍寶寶想要某種東西,往往盯著它或用手去抓。這時媽媽不要馬上滿足他,而是把它拿在手裡,鼓勵孩子說出自己想要什麼。如果孩子說不好,媽媽可以先做示範,由寶寶「學舌」,再把這些東西給孩子。
3.重複說過的內容準備一套動物卡片,在寶寶認識了其中的動物之後,請他給媽媽講每張卡片上有什麼。也可藉助簡單的圖畫書,媽媽講、寶寶重複一遍,然後再往下進行。
最後給寶爸寶媽們小結一下:1.每個寶寶都是獨特的,語言能力發展各有快慢,判斷標準通常是一個平均水平。2.如果寶寶語言發育延遲狀況,確實超出正常範圍,那麼就要儘早請專業醫生判斷和檢查。3.如果排除了疾病因素,家長需要調整日常互動,引導寶寶開口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