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型冠狀病毒疑似出現新的傳播途徑——氣溶膠傳播。什麼是氣溶膠傳播?和之前的直接傳播、接觸傳播有什麼區別?
【直接傳播】: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
【氣溶膠傳播】: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
【接觸傳播】: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污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
其實大家不用太過擔心,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 修正版)》顯示,「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染途徑尚待明確」。
而且據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院傳染病科主任醫師、中華預防醫學會感控分會副主委肖永紅講:
飛沫在空氣中懸浮的時間不長,大概幾十秒或一兩分鐘沉降到地面上,這樣的話,它對空氣的污染比較少,可能通過此種傳播途徑受到傳染的人就不多。
而且人的咳嗽一般不易形成氣溶膠,大家不用太擔心。即使咳嗽形成了少量的氣溶膠,它在空氣中傳播時的濃度也是非常低的。
還有許多人擔心:
小區出現確診病例,傳染的風險有多大?
樓上的氣溶膠會不會飄進我家裡?
買回家的食材會不會有新冠病毒?
剛回到小區應該怎麼做?
一張圖解釋清楚
放平心態不驚慌,科學防護最重要!
本文內容整理自人民日報、健康中國等媒體。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