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人物畫秀媚古雅,不愧為清代第一白描寫真高手

2019-11-30     名家書畫鑑賞

禹之鼎(1647——?),字上吉,一字尚基,一作尚稽,號慎齋,江蘇江都(今揚州)人。其擅長寫真,特別是其白描手法,秀媚古雅,當時推為第一,一時名人小像多出其手。

王原祁藝菊圖 局部

王原祁藝菊圖 故宮博物院藏

游月宮

幽篁坐嘯圖 山東省博物館藏

溪澗品茗

中國肖像畫在隋、唐就已獨立成科,宋、元時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明、清之際,肖像畫的創作已普及於統制階層與民間,創作數量及種類日益增長。至有清一代,肖像畫成就更為突出,它融入了一些西方傳教士帶來的西洋技法,在創作手法上推陳出新。禹之鼎就是清代肖像繪畫史上一位重要的畫家,其四十歲至六十歲之間的作品是他肖像畫技法極為成熟的時期,他的藝術風格拓寬了原有肖像畫的發展思路。

天官賜福

禹之鼎對於人物的刻畫拿捏十分準確,人物面部運用墨線勾勒後微敷淡色進行描繪,使得表情形象逼真;人物衣紋的表現手法則運用了花鳥畫中「蘭葉描」法,以靈活流暢、挺健的筆墨將衣紋的飄逸感充分表現出來。

松鶴

他在肖像畫藝術風格上最為創新之處則是將所要描繪的人物與事物、情景極為巧妙地融合。他所描繪的人物畫像並不如一般的肖像畫,如衣冠像、小像、雲身、整身等只對人物進行單獨的面貌及身體刻畫,而是將人物放置於某場景中,以景配人,用景物來烘託人物的內心活動,這樣的肖像畫不僅人物神態生動,更將其內心世界反映出來,達到神情兼備之藝術風貌,如《王世禎放鷳圖》、《幽篁坐嘯圖》、《月波吹笛圖》等等。

賞畫圖

而他之所以能創作出這種情景交融的獨特的肖像畫藝術形式,正是得益於他早年臨摹古法,對於山水、人物、花鳥的技法運用得得心應手。禹之鼎場景畫面中的山水、花鳥配圖宗宋元古意,為其創作的肖像畫融入了一股清新風貌,這種獨具匠心也使其成為清代肖像畫壇上成就較為突出的重要畫家。

人馬圖

人物3

南山獻瑞

南極長榮

牟司馬相圖 中國美術館藏

臨天王送子圖

江鄉清曉圖 旅順博物館藏

濟公畫像

花卉

湖山清幽圖

觀音圖

《雙英圖》清 禹之鼎 絹本設色 縱136厘米 橫56厘米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藏

《喬元之三好圖》清 禹之鼎 紙本設色 縱107.1厘米 橫36.5厘米南京博物館藏

《蠶尾山圖》卷,清,禹之鼎繪

《芭蕉仕女圖》 清 禹之鼎 紙本設色 縱87.5厘米 橫35.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聲明:傳播收藏知識為宗旨,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之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iMFu24BMH2_cNUgWXK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