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上映的諸多影片里,我自己買票走進影院的首選,是《觸不可及》。
影片翻拍自法國同名影片,原版是我近十年最愛的電影之一,也是少有能擠進豆瓣top250的21世紀10年代新片。這部好萊塢眾星雲集的新片,讓我終於有機會在大銀幕上重溫這個曾經令我熱淚盈眶,更一度感動世界的故事。
當然,如果你沒有看過這個故事,那你很幸運,有機會第一次就在大銀幕上領略這齣能量爆棚的人性光輝美好一面。
電影講述了一名剛剛出獄的黑人混混,陰差陽錯照顧了一位因跳傘意外導致全身癱瘓的富豪的故事。由此開始,這一黑一白的命運交織,碰撞出很多溫暖瞬間。影片極具好萊塢類型片氣質,相較原版基調更加幽默,劇情也更加緊湊,人物的背景設置也有所不同。
出演戴爾的是美國知名笑星凱文·哈特,他站在那裡就讓人忍不住想笑的天然氣質,為這個在影片開頭顯得有些混蛋的人物增添了不少趣味性。
白人富翁菲利普的飾演者是因在《絕命毒師》中成功演出而聲名鵲起的「老白」布萊恩·科蘭斯頓,老白自帶的憂愁但又優雅的氣質,也將這個因為意外癱瘓而變得生無可戀的富豪演繹的十分鮮活。
另一位不得不提的主演是妮可·基德曼,在片中出演照料老白的女管家,這一角色在影片之中也有著相當分量的戲份,甚至可以說是兩位男主之間不可缺少的一道橋樑。
這樣的超級陣容,放在任何一部好萊塢大片里都十分夠看,他們之所以選擇這樣一部沒有大場面的電影,顯然是被故事與人物所深深打動了。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觸不可及》其實改編自真人真事,暖心的故事因此增添了不少傳奇色彩。片中菲利普的原型名叫菲利普·波佐·迪·博爾戈,他是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下屬伯瑞香檳公司的副總裁、法國兩大名門望族的財產繼承人。
軒尼詩、LV,這兩個名號一甩出來,相信大家單憑想像就能明白菲利普所擁有的的財富與地位是什麼級別的了。在他意外癱瘓後,認識了阿拉伯裔突尼西亞護工阿布德爾,在阿布德爾照顧菲利普的十年間,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菲利普甚至將兩人的故事寫成了名為《第二次呼吸》的自傳。
「觸不可及」,是戴爾出獄混混邊緣人身份的寫照,也是菲利普脖子以下再無法運動和擁有知覺的指涉,也是這兩個八桿子打不著不同階級人物仿佛不可能擁有關聯的隱喻。這樣兩個男人,在相處中完成互相成就,戴爾讓菲利普重新燃起對生活的信心,菲利普讓戴爾學會了照顧別人,擔起責任。菲利普在生活中備受尊重,他不需要同情,然而卻沒有人把他當成一個正常的人去看待,他自己也因此對生活喪失信心,終日掙扎於痛苦之中。
生活上,其實對於菲利普這樣的富豪而言,擁有無數種能讓他舒適並有尊嚴活著的解決方案。
心理上,菲利普即便再有錢,也很難讓自己不再自認是個廢物,讓周圍的人不再只是因為他的癱瘓而永遠抱著同情的心理。
另一面,戴爾因為教育的缺失,善良的本質被社會帶給他的蹉跎所淹沒,他不懂得如何照料家人,沒有一技之長,沒有理想,同樣也沒有未來。
他的人生的失敗當然源於他的不求上進,但同樣也是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上進。
影片之中,戴爾給菲利普講起自己的父親。戴爾父親早早便因為犯罪入獄,他們父子為數不多的相處時光竟是在戴爾入獄之時,父親在監獄中見到戴爾,和他說了聲「歡迎回家」,這樣的情形難免會讓人感到心酸。生活在這樣的原生家庭之下,戴爾成才的幾率自然是微乎其微。
菲利普有著戴爾沒有的財富與素質,戴爾有著菲利普沒有的健康身軀和不被生活擊倒的態度。
菲利普欣賞戴爾,是因為戴爾沒有像別人一樣區別對待自己,戴爾後來從心底里關心菲利普,不是因為對菲利普懷有同情,也不是因為菲利普為他提供體面的工作,而是在這個男人身上收穫了自己缺少的尊重和友情,並學會了如何去做一個更好的人。
《觸不可及》並非一部平凡人與富豪相遇從而改變人生的勵志雞湯,它是一部有著真實故事基礎,又向觀眾傳達人生信念的佳作。
我們不是戴爾,可能也不會成為菲利普,但我們在他們身上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人人都會有的脆弱和迷茫,並最終找到去對抗並戰勝這些人生陰霾的方法,朝著生活的光明駛去。
其實這樣跨越階級、種族的兩主角相遇設定,在電影中並不罕見,而且一直都深受觀眾的喜歡,《為黛西小姐開車》、《綠皮書》,都成為了奧斯卡最佳影片,他們與《觸不可及》一樣,都在告訴我們,人類的情感有時候是可以極為純粹的,與階級和背景無關,只關乎於待人是否真誠,在心靈上是否能給予對方扶持。
溫情與喜劇的結合,讓《觸不可及》如同溪流潺潺流入觀眾心間,它不沉重,時而感動,時而調皮,在帶給你身心放鬆的娛樂體驗,以及感同身受的情感釋放之餘,讓你對人生產生一些新的思考。
這就是電影的魔力,也是一個好故事的魔力,它們能讓我們進入一段人生,體驗自己未曾有過的經歷,獲得同樣適用於真實生活的經驗。
《觸不可及》能不能讓你的生活更美好,我不敢妄下定論,但是我確信,這絕對是一部能讓你愉快度過2小時的溫馨影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gIKpG4BMH2_cNUgQwH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