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班世乒賽選拔賽的六大未解之謎

2023-04-01   桌球也文藝

原標題:德班世乒賽選拔賽的六大未解之謎

中國桌球隊直通德班世乒賽(5月20日至28日)的兩站選拔賽已經結束,總共簽發了6張直通門票,分別是男單馬龍、樊振東、王楚欽,女單孫穎莎、陳幸同,混雙王楚欽/孫穎莎。

馬龍和孫穎莎是第一站的單打冠軍,新加坡大滿貫賽上,樊振東戰勝馬龍奪冠,孫穎莎榮膺三冠王。王楚欽和陳幸同是第二站的單打冠軍,兩站的混雙冠軍林高遠/陳幸同和王楚欽/孫穎莎一決雌雄,最後王楚欽/孫穎莎穩操勝券。

然而回過頭看,2023年的世乒賽選拔賽還存在諸多謎題。

1、為什麼要舉辦兩站

國乒舉辦世乒賽直通賽的歷史,還要追溯到2006年的不萊梅世乒賽,至今已經走過了18個年頭。

通常世乒賽直通賽只有一站,一站定勝負,決出部分直通名額,剩餘名額則由教練組「綜合決定」。而這次直通賽舉行了兩站,每站的第一名直接入選。

至於為何要舉辦兩次,新任總教練李隼指出:「整個巴黎新周期以競爭為主旋律,這次比賽所有主力隊員都利用直通賽提升自我。」

一次不夠,那就兩次,讓國乒自己內捲起來。

2、打排位還有必要嗎

既然只有首名能夠直通,那還打排位賽幹什麼?

拼死拼活,可能最終還是打了個寂寞。

其實排位的意義在於,給教練組綜合決定剩餘名額提供參考。

但是,這種參考又占幾成呢,解釋權最終還在教練組。

3、有的人是擺爛了嗎

關於剩餘名額的綜合決定,歷來流傳「保送」一說。

客觀上,選擇外戰成績出色,內戰排名靠前,近期狀態良好的隊員。而主觀上,主觀,上。

最近陳夢的狀態並不好,甚至可以說有點糟糕。新加坡大滿貫賽輸給羅馬尼亞老將薩馬拉,第二站直通賽小組賽被蒯曼3-0橫掃,排位賽又不敵錢天一。

陳夢的大滿貫夢想不會要夢碎吧。

在與王楚欽的半決賽最後一球,據說梁靖崑發球自殺,目送隊友晉級。而排位賽里卻0-3被林詩棟幹掉,離果阿站球星挑戰賽才沒多久就被打成這樣了,大胖真的有點迷。

4、傷病退賽成為常態

第一次直通賽陳夢沒輸,因為她腳傷退賽了。那一戰因為生病發燒,或者身體有傷而退賽的選手很多。導致人們也認為林高遠/陳幸同混雙冠軍的含金量不高,恰好第二站混雙四強都沒有參加第一站。

到了第二站比賽的時候,王曼昱賽前就因為腰傷退賽,何卓佳小組賽第3輪中途退賽。

退賽,退賽,現在傷病退賽怎麼成了常態。

是競爭太大,練得過猛,還是身體太弱,保護太差?再或者是,球真的變大了嗎?

遙想當年直通賽,十七八個人,甚至二十幾個人,有時候打大循環,有時候打九局五勝,有時候一天七八場,都能打得下來。

不禁慨嘆,時代不一樣了啊!

5、改賽制是否提前公告

大循環、淘汰制、血戰到底……,直通賽的賽制一直在更新和創新。

時代在變,花活也在變。

當王藝迪和陳幸同打到3-1的時候,很多媒體人和粉絲都認為王藝迪贏了,沒成想決賽是七局四勝,更沒想到陳幸同連扳三局,逆轉取勝,逆天改命。

第一站直通賽國乒採用的是5局3勝制,第二站直通賽除開決賽外也是採用5局3勝制,所以很多人都以為決賽也是5局3勝制。

所以,整得大家都很尷尬。

6、不直播真是害怕暴露

第二站直通賽最好玩的一點應該是,沒有直播,沒有直播,沒有直播。

於是一群人聚在群里,等著內部媒體人從現場傳回來的文字直播,仿佛又回到了上個世紀看球的光景,真是有點懷念啊。

都什麼年代了,還在看文字直播;都什麼年代了,還害怕技術泄露。

現在這個桌球,不都是擰起來,或者劈長拉起來,打相持,兩面互懟,比拼硬實力嗎。

還有啥技術是大家不知道的?還有啥技術是馬龍老師傅不會的?

遙想十幾年前,國乒舉辦直通賽的初衷,就是要將隊內競爭「透明化」。

時間回到2月14日,中國乒協宣布將在德班世乒賽前舉辦兩站選拔賽,國乒總教練李隼說:「我們希望為所有運動員搭建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平台……」